天天看點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日前,四川成都崇州懷遠鎮,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庫工程大壩順利填築至頂。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登上大壩,遠眺四周,青山環抱,建設者們正用智慧和汗水,在文井江上繪制山水畫卷。

超前謀劃 治水興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态之基。四川成都,因都江堰水利工程,潤澤四方,澆灌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國”,被譽為成都人民的生命之源。

随着城市快速發展,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成都“第二水源”應運而生,選址文井江。李家岩水庫工程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總庫容1.73億立方米,建成後水庫供水規模275萬立方米/日,同時具備滿足成都市30天、人均綜合生活需水70%的應急供水能力,将成為成都市民的“放心水缸”。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按設計規劃,李家岩水庫工程大壩為面闆堆石壩,壩頂高程766.80米,最大壩高123米,超過40層樓住宅樓的高度。壩頂長373米、寬12米,填築總方量404萬立方米,除壩前蓋重區外填築方量377.6萬立方米。壩料運輸累計約20萬車次,運輸路程累計800萬公裡,可繞地球近200圈。

成都市政府決定,由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岩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并将建設任務交給在川央企——中國電建水電七局。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責無旁貸,說幹就幹。

紮根大山 星夜鏖戰

2018年12月12日,水電七局收到中标通知書。

時任項目經理梁學成組織召開前期工作讨論布置首次會,研究部署重點工作,确定三個“小目标”:完成履約目标,給業主傳遞一個優良工程;完成創新目标,形成一批水利方面的管理、科技創新成果;完成人才培養目标,培育一批堆石壩施工的專業人才。

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展開,投标施組交底、施工總平面布置方案、技術經濟策劃、确定營地位址、企業文化可視化建設……各部門實行工作任務清單化,每個月、每個星期的工作計劃發在工作群,互相監督完成情況。

快一點,再快一點!沒有按部就班,隻能坐言起行。這就是李家岩,一切忙而不亂,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快速形成、工地試驗室建設完成、上壩路跨河橋開始箱梁吊裝作業、拌合站通過驗收、壩肩工作面開始開挖……

項目進度條不斷重新整理,每天都有新變化,老百姓看在眼裡,建設者們樂在心裡。

防洪搶險 堅強守護

然而,李家岩也是一個每年100多天都下雨的地方。

在這裡修築水庫,一旦遇上超标準洪水,影響工期不說,還可能沖毀堤壩,嚴重影響下遊老百姓生命和财産安全。

2020年8月,連續多場大暴雨來襲,防汛施工迎來大考。建設者們個個枕戈待旦,衆志成城。

其實早在半年前,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岩開發有限公司就作出防洪演練安排:“我們要做到有備才能無患”。

項目部随即組織平推工地,開展汛前安全大檢查。

檢查人員沿着水庫壩肩、壩後廠房、溢洪道、上遊圍堰、取水口等工作面,爬坡過坎徒步前進,檢查施勞工員各住宿生活營區周邊地質穩定情況、施工道路兩側截、排水溝情況、内外邊坡穩定情況,導流明渠、鋼筋石籠護坡等防汛設施和防洪度汛物資儲備。

防洪有“硬體”,圍堰填築提前完成。

2020年5月17日,李家岩水庫提前完成圍堰填築施工節點目标,為“防早汛、防大汛”提供必要條件,也為下一步基坑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各級上司多次親臨施工現場,調研指導。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岩公司、水電七局上司多次來到施工現場,察看工程建設情況,提出具體要求。

2020年8月,李家岩水庫所屬地區受強降雨天氣影響,釋出暴雨預警資訊19次。

這期間,李家岩水庫項目部安排各級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撤離城鄉供水洞明挖段地質災害風險區域住宿人員,适時封閉涉外交通道路上壩公路及4号路,在確定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排除邊坡地質災害隐患,協助地方政府對涉水路段進行警戒和雨後清理,保障地方村民出行安全。

8月17日,大雨傾盆,文井江水位持續上漲,項目部幹部職工嚴陣以待,共産黨員、共青團員輪班冒雨守在圍堰上觀測水位。

8月18日淩晨,圍堰前水位達到693米高程,五年一遇。項目部啟動Ⅳ級應急響應,黨員突擊隊指揮施工機械打通溢洪道到上遊圍堰的通道,為堆填沙袋做準備。青年突擊隊組織圍堰下遊施工區域内所有人員和裝置進行撤離。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擔任組長的技術支援組、警戒疏散組、物資保障組、搶險救援突擊隊人員,20分鐘内到達指定地點集結待命。按照水位上漲情況,如果水位繼續上漲到達704.3米高程,二十年一遇,将通報地方政府,開始水庫下遊懷遠鎮和元通鎮洪水影響區域内居住人員疏散。

02:27,堰前水位上升至693.5米高程;03:00,堰前水位上升至693.7米高程;03:28,水位693.85米高程……所有防洪搶險人員仍然嚴陣以待。

05:28,圍堰前水位高程694.05米高程,水位呈下降趨勢。所有人員偷偷地松了一口氣。

早上8:35,應急響應解除,文井江水終于恢複了平靜。所有人在工地上堅守13個小時通宵無眠。

8月30日,文井江上遊持續暴雨,40分鐘水位上漲約1.2米。8月31日淩晨再次超過5年一遇洪水高程,上午7:30導流洞前的貝雷橋水位達到695.5米高程。

施工的圍堰無滲水、無異常,再次經受住了洪水考驗。

洪水過去,抓緊施工。“我們目标不變,任務不減,标準不降,不是‘争取’,是‘必須完成’”。料場開挖隊隊長魏偉、大壩填築隊隊長蘇毅立下“軍令狀”。

每天,數百名建設者堅守施工現場,甘之若饴,無怨無悔,向大壩填築目标發起沖刺。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技能競賽 勞動比武

春來好時節,項目加油幹。

2022年初,31歲的陝西安康小夥張铎,接過接力棒,來到李家岩水庫工程項目部擔任項目經理。

畢業于河海大學給水排水專業,2013年參加工作後,一直在成都項目曆練。成都錦江生态帶整治項目、成都漢州北路項目、成都科學城南路、成都第七再生水廠二期工程項目,早已“入鄉随俗”,成長為水電七局國内二級項目經理,最年輕的局管中層幹部之一。

“這是民生工程,擔子重、責任更重呀!”張铎心裡明白,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他想起此前梁學成的叮囑:“相信自己,大膽去幹,發揮團隊智慧,發揮專業所長。”

此時,李家岩水庫大壩填築正正面臨重大挑戰,他需帶領團隊共同攻克這一難關。

作為大壩填築“糧倉”的徐家槽料場,地質條件複雜,且存在夾層,剝采比較大,料場易發生不均衡開采;部分料物運輸道路需共用經過壩區的旅遊公路,且徐家槽料場上壩運輸距離約18.8千米,道路坡度大、彎道多,道路通行直接影響石料上壩填築效率;開采高程範圍大,邊坡穩定也是制約料場開采的關鍵性因素;料場有用料、無用料同時開采,分區、分台階多作業面同時施工,場地内作業面多、挖裝運和鑽爆裝置多,台階間連接配接道路多,爆破頻次多、各種石料的爆破方法和爆破參數均是制約料場開采的重要因素;同時安全管控、料場區域特殊小氣候也是影響料場開采的間接因素。

張铎跟團隊成員商定,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勞動競賽,以此聚人心鼓士氣,保生産促履約。

項目團隊提前梳理工程推進難點及制約因素,科學編排施工計劃,優化料場爆破參數,分區分塊分層制定開采方案;合理規劃填築順序,分區填築,確定工序銜接;及時維護運輸道路,車輛有序通行,保證施工效率;雙班施工,24小時作業;每周召開施工專題會,解決大壩填築過程中的問題,全力推進大壩填築施工。采取“日碰、周推、月考”方式,強化目标責任落實;嚴守安全紅線品質底線,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綱舉目張。3月21日,完成4号渣場排水暗涵施工;4月21日,啟動防洪度汛;5月19日,大壩前沿填築至720米高程(度汛關鍵節點目标);5月20日,完成取水口事故閘門安裝,具備臨時下閘條件。大壩填築完成212萬立方米,累計填築過半;溢洪道引渠混凝土施工完成,閘室一期混凝土施工完成,洩槽混凝土澆築完成93%;城鄉供水洞襯砌混凝土澆築完成90%(1200米)……

他們以“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勞動競賽為抓手,提前實作大壩主體填築至720米高程度汛目标,将施工期攔擋洪水标準從20年重制期提高至100年重制期,大幅減輕了水庫下遊防洪度汛壓力。

競賽期間,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對項目部、專業工區及施工廠隊品質管理人員、現場作業人員開展相關品質教育訓練,累計開展各項品質、教育教育訓練學習14次,共教育訓練256人次。

層層落實安全生産崗位責任書,有效抓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有效保障安全生産。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安全環保部主任楊照明介紹,在現場施工中,工地設定排水溝、洗車池、三級沉澱池、砂石混凝土系統配置污水處理系統等,并定期對水質進行檢測,確定達标排放。對邊坡用綠色密目網進行遮蓋;屋後空地、渣場裸露地全部選擇根系發達、抓地力強的草種,起到美化環境、固土防沖刷的作用。定點設定垃圾箱、垃圾池。灑水車每天在施工便道、生活區、作業區進行灑水降塵,有效降低因施工引起的粉塵濃度,提高空氣品質。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嚴格落實李家岩工程環評報告批複意見書、水土保持方案相關要求,按照環水保“三同時”工作原則開展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工作。以《臨近生态保護區料場大規模開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面闆堆石壩智能築壩關鍵技術研究》為題,通過對“生态保護區料場開采綠色施工技術”“料場互層地質智能化開采施工技術研究”“長距離築壩料運輸可視資訊化智慧管理研究”等課題的研究,獲1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通過系統收集和整理資料,達到智慧化、數字化管理,方案主要包括“電子圍欄”“全息掃描技術應用”“人臉識别技術應用”及手機及電腦用戶端軟體開發等。

“競賽就是戰場,施工就是戰鬥。”事實證明,這場聲勢浩大的勞動競賽凝聚了職工力量,激發了職工潛能,推動了工程建設,榮獲成都市總工會“勞工先鋒号”。

創新技術 精細管理

品質是工程的生命,品質責任重于泰山。

項目部堅持人水和諧打造綠色生态文明工程。采用可視化智能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産、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資訊化生态圈,綜合運用無人駕駛碾壓技術、智能灌漿技術、智能拌合站管理技術、長距離壩料運輸資訊化管理技術等四大核心技術,為工程品質和安全生産保駕護航。

引進集智能壓力控制、無級配漿、灌漿工藝控制和灌漿成果分析與處理、無線接入雲伺服器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灌漿系統,以智能“一鍵灌漿”替代傳統的人工灌漿,實作灌漿全過程智能化施工及管理。

2023年,溢洪道、城鄉供水洞、消力池以及壩後電站混凝土澆築齊頭并進,存在作業機關多、混凝土骨料供應不足、施工高峰連續重疊情況。

充分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抓住大壩填築關鍵線路和料場開采關鍵節點,合理優化現場施工程式,圍繞關鍵線路積極推進現場各項工作,使得大壩填築施工進度逐月穩步上升。

項目團隊分批次制作大壩填築各工序、鋼筋安裝等關鍵性工藝明白卡,下發至作業人員并現場教育訓練,提高作業人員自檢能力,確定每道工序一次性驗收合格。

這一項項舉措,落地落實,為工程品質增加了一條牢固安全帶,也為打造精品工程上了一份“保險”。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履職盡責 黨旗飄揚

在李家岩水庫項目部會議室,兩面錦旗格外引人注目。

項目黨支部成立愛心工作室,開辦“紅葉”愛心超市,将服務職工、友善職工與黨員志願者服務相結合,與黨建共建活動相結合,教育黨員、職工以“德存于心、善始于人”為宗旨,以“扶殘助弱、潤澤生命,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為使命。超市由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管理,售賣采用無人看守、微信支付方式,将職工的消費轉化為愛心,盈利所得用于項目黨内外職工困難幫扶和開展對地方上的助老、助殘、助學、助貧等公益活動。

2019年11月,項目部從村幹部處得知,村裡有7名孤寡老人。随即,李家岩項目黨支部組織開展幫扶活動。

項目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看望懷遠鎮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牛奶、大米、食用油、豬肉等慰問品。黨員志願者們陪孤寡老人拉家常,叮囑他們保重身體,享受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有困難随時聯系水電七局。

黨支部号召,黨員志願者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黨旗在服務中飄揚,讓黨性在奉獻中閃光。

這一切,老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握着黨員志願者的手激動地說,“你們來了,我們每天都看到了變化。”“你們來了,給我們修路,修水庫,還來慰問我們,太感謝了。”

為表達老人們的心意,他們制作了一面寫着“做實事溫暖民心,守初心關愛老人”的錦旗送到項目部。

黨支部與崇州市懷遠鎮黨委、崇州嘉康社工服務中心開展助力殘障人士“微心願”,組織黨員向重度肢體殘障人士捐獻食品消毒櫃、尿不濕、暖手寶等物品,切實幫助殘障人士解決實際需求,提升殘障人士的存在感、幸福感,幫助他們樹立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錦旗雖小,但是故事感人至深,更折射出作為央企的責任與擔當。

李家岩水庫項目黨支部現有共産黨員20名,他們堅持政治引領、示範引導、建優體系、建強基層,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與生産經營工作的深度融合。

2023年9月27日,崇州市文井江鎮到雞冠山的唯一通道一處路段發生山體滑坡,大量泥沙和石頭阻斷交通道路約60米,造成當地群衆、遊客1327人出行困難和不便。聞訊後,項目部積極響應地方政府搶險指令,組成應急搶險隊開展安全警戒、實地踏勘、排險搶通和道路重建工作,搶險隊員們放棄國慶休假,通宵達旦研究方案、落實措施、增加資源、現場施工,通過不懈地努力,成功打通滑坡體處應急通道,為受災群衆早日恢複生産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收到崇州市委、市政府感謝信。

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實作了大壩工程順利填築至頂,标志工程主體填築施工完成,即将向混凝土面闆澆築轉序,為實作下閘蓄水目标奠定堅實基礎。

當天,施工現場紅旗飄揚,數百名勞工聚集在填築現場,歡呼雀躍。

在群山中書寫綠水新畫卷——中國電建水電七局全力護航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紀實

水電七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橋表示,水電七局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高标準完成李家岩水庫工程建設,打造“三心工程”,造福成都人民。

胡毅 西南商報源點新聞記者 尚梅柱

編輯丨張天一 責編丨陶岚 馮丹

校對丨王林馨 稽核丨李國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