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磴口縣12萬畝紫花苜蓿迎來收割季

近日,磴口縣12萬畝紫花苜蓿迎來首茬收割季,綠油油的田園裡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磴口縣12萬畝紫花苜蓿迎來收割季

在磴口縣包爾蓋農場公司巴彥淖爾市聖牧高科生态草業有機苜蓿産業園區内,5.8萬畝連片種植的紫花苜蓿迎風搖曳,自走式割草機、摟草機等大型機械在大田裡來回穿梭,對今年的頭茬紫花苜蓿進行收割,苜蓿田裡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據巴彥淖爾市聖牧高科生态草業有限公司總監路建平介紹,聖牧草業在包爾蓋農場(公司)流轉土地打造5.8萬畝有機苜蓿産業園區,目前正屬于頭茬苜蓿的收獲季,整體苜蓿長勢較好,畝産在900公斤到1000公斤左右。

磴口縣12萬畝紫花苜蓿迎來收割季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稱,耐寒抗旱,且草質本身蛋白質高,營養價值高,宜被牲畜消化吸收,是喂養牲畜的優質飼草料。同時在防風固沙、改良土壤、固土保墒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今年,園區通過優化種植結構、大幅提升飼草畝均效益,確定苜蓿營養成分最高、品質最好。同時采用大型機械化作業,省人工,節成本,每年收割紫花苜蓿三到四茬,5.8萬畝紫花苜蓿大約需要30天收割完成。

磴口縣12萬畝紫花苜蓿迎來收割季

“包爾蓋農場(公司)從2018年開始種植苜蓿,從過去的幾百畝發展到現在5.8萬畝,是一項很好的防沙治沙項目,同時也能夠帶動農場經濟利益收益,讓老百姓增收緻富。”磴口縣包爾蓋農場公司黨委書記李萬全說道。

近年來,磴口縣積極探索優質飼草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示範和推廣,加大飼草料基地建設,持續在産業化、規模化、機械化、标準化上下功夫,培育飼草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等經營合作組織,實作了收割、晾曬、聚攏、打捆、拉運全程機械化,不僅促進了飼草産業規模化發展,同時也能夠助力農牧民增收。今年,磴口縣飼草種植面積預計将達到45.8萬畝,産量預計可達85萬噸。

來源:微磴口

編輯:喬鴻 校對:陳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