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4月國内汽車銷量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内車市銷量創下來自2019年以來最好的成績。銷量為660.6萬輛,同比增長了6.4%。
其中,乘用車銷量為560.9萬輛,同比增長6.6%。增幅最高的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維持在30%以上。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佔有率增幅也非常迅猛,國産乘用車銷量339.2萬輛,市場佔有率接近60%。
海外市場,第一季度出口量為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乘用車闆塊出口量為111萬輛,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34.3%。
從表面看,今年第一季度國内車市一片欣欣向榮。最近一段時間不少車企也都相繼公布了第一季度的财報資料,是不是也都收獲頗豐?
事實的真相,其實并非如此。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今年第一季度國内主流的車企中,誰是最大的赢家,誰又面臨着巨大的危機。
營收方面,上汽集團、比亞迪和北京汽車三家車企位居前三名。其中上汽集團和比亞迪營業收入分别是1430.72億元和1249.44億元,也是目前公布了财報資料的車企中,僅有的兩家營業收入超過千億的車企。
不過,上汽集團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淨利潤為27.14億元。
第二名的比亞迪雖然營業收入不及上汽集團,但同比卻增長了4%。淨利潤同比增長10.6%,為45.69億元,也是截至目前今年第一季度國内淨利潤最高的車企。
北京汽車之是以營業收入能夠進入到前三,不用說還是奔馳的功勞,營業收入465.22億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汽車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淨利潤降幅更是高達28.9%,為10.35億元。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排在第四名的長城汽車表面營業收入并不算高,隻有428.6億元。但長城汽車的淨利潤僅次于比亞迪,達到了32.28億元,同比增長1752.6%。
寫到這,突然想起了前幾天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說過的話,大緻意思是在車企中如果他賺不到錢,其他車企更難賺到錢,看來魏總所言非虛。
在造車新勢力車企中,賽力斯的表現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營業收入排第一,同比增長421.8%。淨利潤也達到了2.2億元,那也說明賽力斯在今年第一季度也首次實作了盈利。
相比之下,理想汽車就有些黯然失色了。不僅營業收入落後于賽力斯,淨利潤同比更是下降了36.7%,隻剩下5.91億元。
其他造車新勢力,除了小鵬汽車第一季度淨利潤為-13.7億元,增長勢頭很猛的零跑汽車,在第一季度營業收入漲幅高達141.7%的情況下,同樣是-10.12億元。
最後再來看看今年第一季度國内合資汽車品牌銷量情況。注意是汽車品牌,不是車企。
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中,豐田、本田和寶馬同比略有下降。而同為合資汽車品牌的大衆、奧迪和日産銷量同比都大幅增長。
很遺憾的是,奔馳沒有能夠入圍第一季度國内汽車品牌銷量榜前十強。累計銷量135796輛,同比下降了7.05%。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檔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