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功夫拍案

2024-05-27 16:49釋出于廣東汽車領域創作者

最近,奧迪惹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起因是有一名奧迪A6L車主向媒體透露,自己已經被奧迪車聯網的續費提醒彈窗困擾了很久。因為不想付1188元的服務費,奧迪長期讓車聯網續費的彈窗霸屏,導緻螢幕的其他界面都用不了,甚至有時候連倒車影像都激活不了。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看到這個消息,很多網友也是蒙了。這都2024年了,一線豪華品牌的服務是這樣的?這位車主的遭遇是該同情,還是該說一聲該?普通消費者應該如何應對車企的“增值服務”?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彼此的誤會,皆因變化太快?

這名車主的奧迪A6L購于2021年3月,剛好是三年多以前。請注意這個時間節點,因為接下來的三年時間,汽車市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這名車主在購車時,奧迪送了他三年的車機聯網服務。當然了,服務範圍其實是很正常的,基本就是三個闆塊,一是遠端控制功能,就是可以提前熱車或者提前開空調;第二就是遠端定位功能,友善找車;再就是一些附加功能了,比如保養提醒、車輛追蹤、緊急救援、違章提醒等等,其實那個時代的大多數車都有這些功能,隻是确實用到的機會很少。

對于三年前的車來說,這些功能已經算是不錯了,再加上奧迪屬于豪華品牌,每年1188元的服務費也不算誇張。畢竟40多萬的車都買了,一年掏1000多對于車主來說不算事,畢竟十年其實也就1萬多點。

但問題是,這三年的時間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在2021年以前,新勢力才剛剛開始冒頭,大多數豪車搭載的都是高通820A或者是三星Exyons 8890。但随着新勢力開始發力,很多車都換上了更新的高通8155晶片,相比于之前的820A,能實作的功能多太多了,畢竟性能翻了幾番,價格也是3到5倍,再之後的8295晶片就更不用說了。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更不用說華為、小米、魅族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也都入場做車機了,不論是界面審美還是流暢度,遠不是奧迪的“上古”車機能比。不是每年1188元掏不起,而是在這種情況下再讓這些車主心甘情願掏這個錢,确實有點不近人情。

就像這名車主說的,自己的藍牙鑰匙能夠覆寫部分的車聯網功能,其餘的功能自己用得不算多,就不想掏這個錢了。其實更核心的原因,還是覺得這些功能早已不夠炫酷,再掏錢就成了“冤大頭”。

就像特斯拉剛進國内那會,很多人還花6.4萬選裝了FSD功能,其實基本一點用都沒有,但他們依然覺得值。因為車主本身不缺這個錢,能讓他有個科技領先的感覺,這一點很重要。而奧迪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花錢買一個科技落後,車主不願買單也很正常。

(2)“強制”提醒,涉嫌違規?

車主不想買,奧迪又想收錢,事情會演變成什麼樣呢?當然就是各憑本事,“各顯神通”。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車主的做法很簡單,就是不掏錢,湊合用。管你來多少彈窗,我自一口真氣足。

奧迪就是“加大力度”,每次啟動車輛,車聯網“催費”彈窗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中控屏,如果不手動關閉的話,彈窗還會一直在,像導航、收音機這種傳統意義的免費功能也用不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沒有關閉彈窗,哪怕是挂倒擋,倒車影像也激活不了,這對于習慣了看影像的使用者來說,無疑是非常不友善的,并且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相信大部分的車主都選擇了“服氣”,畢竟奧迪車主也不願為了一年千把塊錢置氣。但遇到頭鐵的,就隻能杠到底了。

而且這個問題很難評,車主用車确實不友善了,但奧迪的做法到底有沒有違規,确實存在争議。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大陸法律确實對網際網路彈窗資訊有相關要求,但也隻是說應當保障使用者權益,不能以任何形式影響或者幹擾使用者關閉彈窗。那奧迪的“催費”彈窗能不能關呢?确實是能的,隻是每次車輛啟動又如影而至了,也确實影響到了使用者的權益。

隻是影響權益這個概念,可能法律意義上與消費者定義上并不一樣。或許我們覺得受到了影響,但法律意義并不一定認可。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是曠日持久的“官司”,大多數人肯定耗不起。

(3)如何應對?開源、截流

那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碰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呢?答案應該是開源、截流。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首先當然是選車的時候,規避大規模的後期費用問題。也許現在覺得一年千把塊錢很值,但三五年後就不這樣看了。是以之前面對類似的服務,功夫汽車堅持的原則是,送十年才叫送。送兩三年的這種服務,更多是“請君入甕”。

另外就是要“開眼看世界”,其實技術發展很快,加裝一些第三方的“盒子”,代價其實是很低的。比如現在很流行的華為Hicar功能(不一定是華為的裝置,但核心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很小的代價就實作了不少的車機功能,湊合湊合用着也不錯了。

這就是廣開源頭,畢竟老車的核心并沒有高通8155,在這個基礎上再怎麼折騰,意義都不大。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然後是截流,前面我們也說了,大多數的人跟廠家都“耗不起”。其實還有一個核心原因,就是很多人把保障自身權益當成一個“萬能”的事。比如訴求是不要車機彈窗,維權可能就會演變成要廠家“退錢”。這就是隻考慮了自身利益,沒有考慮廠家利益。

這裡就有人要說了,普通消費者為什麼要考慮廠家利益?但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廠家做這事百害而無任何利,那它們有動力去執行嗎?

車主們可以争取,不彈窗或者少彈窗,或者起碼導航、倒車影像的優先級優于彈窗,個人覺得實作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畢竟訴求合情合理,而且反正這個錢也很難收到了,廠家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很可能會實作。但要讓廠家直接送後面的服務,那如何對那些已經交錢的車主交代?少的收入誰來補?大機率行不通。

(4)功夫拍案

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直在變。記得五六年前買車,很多人覺得買一款20萬左右的合資SUV,人生就圓滿了。畢竟這是以前30萬級别的車,舒适度和功能性都是夠的。但現在再掏20萬,那能選擇的車就更多了。

車機、智能駕駛的進步可能比這更大,三五年前的産品,與現在早就不是一個次元。隻能說基于現有的條件,既然現在車已經買了,盡量減少内耗,獲得更好的服務吧,大家覺得呢?

檢視原圖 485K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 都2024年了,奧迪的服務是這樣的?中國消費者太難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