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作者:十堰長安

近期,許多朋友

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有人疑惑

“充話費”如何與“洗錢”搭上關系?

如今

有不少人被無意識“參與洗錢”

已有大量市民

僅僅為了節省5元話費

而被迫“封号”

更可怕的是成為洗錢的幫兇

給生活造成大量不便

充值“打折話費”後 手機賬号涉及詐騙案件被“封号”

日前,來自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購物平台出售商品,正好刷到了優惠話費充值活動,活動上寫着“180元可以充值200元面值的話費,三天内到賬,六天不到賬可退款”。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李女士曾經在其他平台充值過低價話費,是以并未多想,也沒有觀察賣家資質,直接購買并送出了手機賬号資訊。

三天後,該商家聯系李女士,稱話費充值到賬,請李女士點選“确認收貨”。

李女士看了下自己的賬戶,确實已經到賬,但點選收貨時卻彈出了安全提示。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雖然得到了提示,但李女士仍然沒有意識到對方可能存在問題。此時,該二手平台商家因被其他人多次舉報,被平台進行了封禁處置,平台對李女士發送了詐騙安全提醒彈窗。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而李女士因錢款到賬,并未再次登入平台,也沒有注意到平台多次彈窗提醒。

直至兩天後系統自動收貨,再過了一個星期,接到了營運商短信通知,因手機賬号涉及詐騙案件,被做出了“封号”處置,暫停通信功能。

李女士十分疑惑,“我從未做出違法詐騙行為,怎麼就涉詐了呢?”

事實上,詐騙分子通過話費慢充值的過程,已經完成了詐騙贓款的“洗白”。

浙江甯波今年以來

已有近20人被封停

近日,浙江甯波市反詐中心發出提醒。

今年以來,甯波市反詐中心接到營運商及公安部下發的涉案線索,已有近20名市民在網上低價充值話費,話費到賬後手機卡卻被封停。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低價代充話費廣告(圖檔由甯波市反詐中心提供)

家住甯波前灣新區的段某某近期就遭遇了此事。今年4月2日,段某某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通過搜尋“話費慢沖”找到了一個提供此項服務的商家,以270元的價格充值300元話費。

4月5日,段某某收到了該筆話費充值,而到了4月7日,段某某的手機号就因為涉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被封停,并是以被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慢充話費”商家與客戶間的聊天記錄。(圖檔由甯波市反詐中心提供)

詐騙分子“低價慢充” 背後的套路

對此,警方揭秘其中套路:

“洗錢”團夥在各網絡平台

釋出“低價慢充”廣告吸引客戶

謹防成為詐騙分子“幫兇”

↓↓↓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步驟一:廣告吸引受害人

詐騙分子會通過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短視訊平台等,釋出低價“話費充值”、“油卡充值”、“電費充值”等各類優惠充值服務,來吸引想要“省小錢”的潛在客戶購買低價充值服務。

步驟二:通過詐騙充值髒錢

事實上,“洗錢”團夥在收到客戶A充值話費的費用後,便将需要充值話費的手機号碼及充值金額告知上線。

由上線使用被詐騙被害人B賬戶内的資金,向這些手機号碼充值話費,利用正當充值話費交易的“外衣”,達到掩飾、嫁接、轉移違法犯罪資金的目的,緻使電信網絡詐騙被害人損失款難以追回。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步驟三:手機賬号因涉案被封禁

詐騙受害人B發現自己被騙,故而選擇報案處置,并送出了轉賬的手機号碼。

在如今高強度反詐防控體系下,警方立案追蹤後,對受害人A的涉案手機号進行封禁處置。

因“慢充話費”而被利用

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律師:視情況而定!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邱躍表示,如果有證據能證明是明知充話費就是為犯罪洗錢,而貪圖省錢甚至利益而繼續選擇參與充值,則有構罪入刑的可能。

同時,優惠或者獲利的數額也非常關鍵。

邱躍說,一般作為客戶選擇充話費,優惠10%左右一般都在合理範圍,認定為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果有人發出大額充值或者代理充話費的大量訂單,給予高額返點或回扣等收益,這就屬于超出常理,往往會被認定為明知、應知。在這種情況下,再選擇繼續參與,則構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警方提示

選擇正規管道充值繳費

請選擇正規管道進行話費、水費、油費的充值,雖然優惠較小但安全有保障,切莫因貪小便宜吃大虧。

保護個人隐私和兩卡資訊

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卡是當下詐騙犯罪的關鍵要素,切不可随意出售、出借、出租個人“兩卡”和身份資訊,警惕填寫個人資訊的“釣魚網站”。

警惕低價陷阱,提高法律意識

當下各類型詐騙多是深谙人們“貪小便宜”和“發大财”的想法,無論是低價充值話費,還是刷單等經典詐騙模式,隻要提高防範意識,保持清醒頭腦,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不會落入詐騙陷阱。

此外,如今有許多人通過“跑分”等方式參與洗錢犯罪,為了一點返利報酬,最終因“幫信罪”獲刑,網際網路時代中,新型犯罪如影随形,提高法律意識,才能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十堰長安』

設為星标🌟哦~

多人手機号被封停!已有人被傳喚!嚴重将構罪入刑

來源/錢江晚報、廣州日報、深圳公安釋出、警民直通車上海、申工社、甯波晚報編輯/驚蟄 終審/徐婧

◆G6827上救人的十堰女生,找到了!

◆兩天未拔,卧室燒光!你家可能也在用

◆實名認證也有假?倆“賬号販子”在十堰被判刑

◆十堰一地法院發出首份《預查廢證明》

◆女子翻看手機無意間發現13歲女兒的“秘密”

◆舉報劉勝慶有獎!十堰一地法院釋出懸賞公告

◆20多米高,十堰小夥饒昌鵬,縱身跳下!

◆代繳電費“折扣”大?千萬要當心!

◆中雨、大雨!十堰天氣有變

◆事關十堰聯考!今年安檢有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