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作者:吳曉波頻道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号:吳曉波頻道)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德國是個隻要你‘卷’一個小邊,就能立馬給你燙平的地方。”

在今天網上還在讨論雙休工作難找時,德國打勞工已經在争取每周工作4天的可能性了。

我們以為的勤奮,在德國則會被當作貪婪。這或許正是造成中德制造差異的原因之一:我們追求效率,他們追求品質。

今年4月,120多名企業家跟随吳曉波老師,一同前往德國,近距離感受德國企業的管理哲學,及他們對品質的極緻追求。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在漢諾威工博會上,企業家們目睹了各種領先的前沿技術及解決方案,從AI(人工智能)到工業化機器學習,再到氫能和燃料電池等,這些都是目前科技領域的熱點。

在SAP展廳,我們看到了SAP對一家飲料裝備企業的改造過程——從流程再造、制造服務到傳遞環節,改造整個軟硬體協同系統。

據其負責人介紹,他們正在就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子產品讨論,如何跟生成人工智能相結合。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在工業物聯網場館,我們則看到了智慧能源,即指對能源的智慧運用和管控。比如對所有的電氣進行遠端管控,瓦斯洩漏能第一時間發現等。

現場,我們還體驗了一次工業元宇宙的“擰螺絲表演”:機器人會先擰一遍,通過擰螺絲的力矩,來判斷最後要擰多少圈,測出來後,你可以去親自體驗,去操控機械臂擰螺絲,它會自動擰到要擰的位置。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本次參觀,企業家們不止看到了AI應用及工業4.0的未來前景,同時也再次意識到:技術驅動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永恒話題。

在展會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共同參加了第五屆中德智造對接論壇。

現場除了有吳曉波老師、鄧地老師的主題演講外,多位德方制造業的專家還為我們分享了德國制造型企業的管理經驗與數字化轉型的曆程。

此外,飛書制造業負責人孫昊天分享了中國制造企業出海歐洲需要具備的軟實力。

他表示,作為先進企業的協作與管理平台,飛書正被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選用,成為推動數智化組織變革的重要工具。

當天我們也安排了主題私董會,中德企業家齊聚,共同探讨新政治環境下的中德市場新商機。

随後幾天的行程更是緊鑼密鼓,我們相繼走訪了數家德國工業巨頭企業,及德國“隐形冠軍”企業,深度學習德國工業的成功之道。

包括德國電氣技術上司者菲尼克斯、汽車制造企業代表奔馳、德國著名軟體服務公司思愛普(SAP)、德國化工巨頭企業巴斯夫(BASF)、德國百年名企西門子、汽車零部件和家電制造領域的國際領軍企業博世(BOSCH)、德國軍火之王蒂森克虜伯、全球高壓清潔市場上司者凱馳……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在西門子,其負責人向我們介紹,德國企業之是以能夠持續創新,正是因為它們不斷投入研發,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于實踐中。

他說,早在1850年前後,西門子的創始人就開始通過一系列開創性的的員工福利措施,把幾乎所有加入公司的工程師,都留了下來。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很多企業家無法了解他的做法,但在過了20年左右後,西門子積累了一大批最優秀的工程師。因為他們,西門子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了如今的全球化企業。

在菲尼克斯,我們則了解到德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經驗。

在他們看來,戰略、技術和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三大基石。工業企業必須從這三個層面去思考,從未來看現在,前瞻性地布局和投資,形成全面的數字化競争力。

在本次訪學的複盤會上,部分企業家學員表示,德國大量的企業圍繞專精特新,縱深做透、做專,在這樣的理念下不斷地多代傳承、創新發展,共同将“Made in Germany”打造成一個國家品牌,為本土公司的國家化布局打下了基礎。

當然,更多學員看到了機會,他們思考的是:在漢諾威工博會上有哪些前沿的新技術?如何将它們帶回去,應用到自己的企業和産品中?德國工業企業及“隐形冠軍”企業的一些管理經驗,該怎樣應用自己企業的發展與戰略上?面對德國乃至歐洲市場,我們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建立合作?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家從這次學習中獲得啟發,我們整理了幾位老師的精彩觀點,與你分享。

▶▷ 吳曉波

财經作家

從參展數量看,德國和中國是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雙主角。中國制造在全球制造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

▶▷ 鄧地

中德“隐形冠軍”企業資深研究專家

暨南大學跨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德國“隐形冠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壽命>企業規模。活下去,而且一直做這個行業的領頭羊,這是德國企業的長遠眼光。

▶▷ 張應春

朗歐咨詢創始人

管理類暢銷書《組織才能管好人》作者

智能工廠和工業物聯網的融合,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标志性的工業4.0,讓我看到了制造業的未來。

▶▷ Mike de Vries

中德科技園首席營運官

德中聯絡會總經理兼董事

AHK調查顯示:91%的德國企業計劃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超過50%的德國企業計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 Andreas Hube

SAP前全球副總裁

SenV控股創始人

智慧城市可以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内保護市民,并為改善人們的生活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 孫昊天

飛書制造業負責人

資料是繼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後的“第五生産要素”,信仰“資料就是先進生産力”,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向資料要增長。

5月31日,我們将帶領企業家們走進菲尼克斯(中國)站,由實戰派導師帶隊,參觀菲尼克斯電氣新一代智能标杆工廠,并與企業高管深度交流,了解菲尼克斯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轉型的要點,尋找企業發展最佳路徑。

本次遊學,我們還邀請了朗歐咨詢創始人張應春老師同行。張應春老師是管理類暢銷書《組織才能管好人》的作者,十多年來對上百家制造業進行深度駐廠服務,總結出一套數字化轉型的實戰方法論。

120多位企業家9天德國訪學,帶回了哪些啟發和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