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作者:墨珑甲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毛蔣兩家的孫子輩孔東梅和蔣孝嚴在台灣見過面,還握過手。

這樣一個特别的場景很容易讓人産生聯想:毛蔣兩家人糾葛了那麼多年,通過這次握手,彼此間的恩怨就此一筆勾銷了嗎?

對此,孔東梅做出過自己的回應,稱這次的會面隻是巧合,自己沒想那麼多。同時,她也談到了對于台灣和蔣家人的印象,或許和一些人想得有些不太一樣。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本文内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偉人後人孔東梅

孔東梅身份的特别之處,不隻在于她是毛主席的後人,還在于她從事的事業是與偉人直接相關的。

她大學本來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的是英美文學,畢業之後便去了美國讀國際傳播碩士,回國之後她又成立了東潤菊香書屋,裡面包含了偉人的名字資訊,主要做的就是“紅色經典”相關的文化創意産業,經常會在各地舉辦偉人相關的展覽。

她也被問及過何時考慮将展覽辦到台灣,得到的回複是:“不太好說,要等各方面時機成熟的時候”。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對于偉人孫女的身份,孔東梅并不回避。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點,這也構成了一些人關心你的原因。

對她來說,這重身份帶來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她現在已經不會太過在意了,覺得這已經成為了她身體上的一部分,她也已經學會了如何像其他人一樣生活。在成為其他任何一種身份之前,她都首先是她自己。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談到所選擇的個人事業時,她說最開始是受到了母親《我的父親毛澤東》書稿的觸動,裡面記錄了母親和外婆遠在蘇聯的生活。

她也有聽母親談起外公外婆的事情,耳濡目染之下便對“紅色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同。

她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本來是有想法留在那邊的,這也是99%的留學生的共同想法,但她經過考慮後,還是選擇回到國内。原因很簡單,中國的發展很快,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舞台。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她也考慮到了自己的家庭,父親已經去世,母親的身體也不好,是以更想離家近些,可以多陪陪父母。

她還聊起過自己對美國的印象,說那裡是一個很現實的地方,同學們大都不會談及自己的父母身居要職,她也盡量不去透露。

她說,如果一個人特别強調自己的父親是誰,是會被周圍的人看不起的。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她在開始寫書的時候,考慮到了自己特殊的家庭,最初是想寫寫這個家裡的幾代女性的,從外婆到母親,再到她自己,但後來出來的第一本書寫的還是偉人,名叫《翻開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澤東》。

她談及背後的原因,說還是因為偉人給她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不過,因為沒有和偉人一同生活過,她隻能通過回憶錄和一些西方研究的書籍來了解他的一切,而随着認識的深入,她也就愈發佩服偉人的見識和魄力,覺得其身上有超乎常人的地方。

另外,她也有通過對老同志的采訪,在同偉人共事過的老一輩革命家口中了解過偉人的故事和形象,這也讓她感覺距離偉人更近了。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她還出過一本叫《毛澤東箴言》的書,裡面選取了偉人的360條語錄。她希望将偉人的思想精華提煉出來,讓讀者能夠讀得更輕松。

她說,這些箴言都是從大量的著作裡面精挑細選出來的,她去掉了很多政治化和口号性的内容,留下來的都是具有普世性的真理,男女老少都能看,讀起來不費勁。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在談到家庭背景對于自己的幫助時,孔東梅覺得可能是虛的幫助更多。如果自己不是偉人的孫女,不會那麼容易得到那麼多的關注,也不會有記者專程來采訪她。

實際的幫助則是有限的。她說得很坦然,畢竟不會有人因為這個身份,就掏出2000萬出來,說要給她投資。

在市場面前,她和所有人都一樣,必須要讓自己有足夠的競争力,才能有話語權。

對于創業路上的辛苦和困難,孔東梅則表現得相當坦然。她說自己很享受這個過程,其實複出本身就是收獲,而在付出的過程中還能赢得其他人的關注和支援,讓她感到很幸運。

關鍵的是,自己要是一個能夠做事情的人。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2009年,她會去到台灣和蔣孝嚴見面,本來也是為了去研究那裡的文化産業。她說,女人本來就是喜歡購物逛街的,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自己再穿打着更新檔的衣服,反而會顯得奇怪。

當時,除了和蔣孝嚴握手外,她還表達了對同樣從事創意文化産業的蔣友柏的欣賞,說蔣家人的後代也注重個人奮鬥,這讓她很感動。

接受記者采訪時,她還說自己對台灣的印象很好,覺得台灣在文化、教育和創意方面都走在相目前面,她也很希望能夠來這裡拓展業務。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蔣孝嚴其人

作為蔣家子孫,蔣孝嚴的身世是頗為複雜的。他的父親蔣經國是蔣介石的大兒子,與他的母親章亞若是在江西贛州相識相愛。他和弟弟蔣孝慈在出生六個月後,便從廣西桂林重又遷回到了江西的萬安縣。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蔣經國為蔣孝嚴的兒子取名為蔣萬安。

蔣孝嚴自己很重視自己家庭和江西的這段緣分和聯系,而這背後所代表的正是兩岸之間割舍不斷的血脈聯系。

他說,自己參加過很多次“贛台會”,而自己在1949年去台灣之前,住得最久的地方就是江西的南昌,有長達3年多的時間,國小一年級也是在這裡念的。他還講得了南昌話,說過自己時至今日還會很自豪地跟别人說,自己會說南昌話,南昌話講得很好。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對于兩岸之間文創産業的交流,蔣孝嚴也與孔東梅有着類似的看法。他覺得,江西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産也是很豐富的,“十二五”規劃裡面還對文化創新的内容做了強調,更意味着兩岸之間是可以進行深度合作的。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資産,兩岸之間也應當攜手起來,共同開發其背後的經濟潛能。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他在兩岸交流方面也做了很多的推動工作,比如兩岸的包機直航。

當時,他的弟弟蔣孝慈在北京生病了,他想要将弟弟接來台灣治病,從北京直接就飛到台北,但是談了很久“陸委會”都不同意,他們說不能破這個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02年10月蔣孝嚴提出了“台商春節包機直航”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台商和台灣民航業者的支援。

他也很快組建了一支代表團到北京通路,受到了國台辦主任和國家民航總局的認可,2003年便順利促成了包機。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關于自己的身世,蔣孝嚴還專門寫過一本回憶錄《蔣家門外的孩子》,講述了自己曆經60多年光景才認祖歸宗的故事。在重進蔣家門之前,他一直跟着母親姓章,這讓他感到了很強的羞辱感,決心要争回父姓。

1997年,蔣孝嚴受到了浙江奉化溪口蔣氏家族人的邀請,讓他帶着妻小回去看看。

蔣氏家族寫給他的信中提到,要認祖歸宗就要先祭祖。這是有道理的,隻是蔣孝嚴當時身居要職,台灣方面有嚴格規定,政務官不準前往大陸,祭祖于他便成了一件難事。

直到2000年,他才終于能夠帶着妻子和三個孩子,以及弟弟的妻兒一同回到了大陸。蔣氏家族對他的到來表現出了熱烈的歡迎,好多人都說他們“早該回來了!”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握手的背後

說到那次孔東梅和蔣孝嚴握手的細節,确實可見當中充斥的巧合與謹慎。

那天,孔東梅是作為大陸“文化教育交流團”的團員,在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的帶領下,去拜會國民黨中央的,而擔任國民黨副主席的蔣孝嚴正好就在迎接的隊伍之列。

本來兩個人沒有多少互動,是在場的媒體最先提出了讓兩個人合影的要求。他們聽到後表情還一度有些尴尬。

蔣孝嚴馬上詢問了吳伯雄的意見,王在希也向孔東梅做了示意,此時他們兩個人才一起握手拍了照片。之後,吳伯雄和王在希也一同加入進來合了影。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因為從事的事業與偉人直接相關,孔東梅很自然地會對曆史、過去這些事情有着深入的思考。

當被問及家族和曆史緊密地貼合在一起時,她是否能夠客觀地看待曆史,她說自己還是希望能夠做到客觀,努力對曆史進行客觀真實地呈現,也不去炒作。她覺得,偉人的功過是非無須她來多做評判,曆史自有其說法。

她還表示過,希望年輕人不要輕易地忘記曆史,美國曆史不過兩百年的時間,但是年輕一代對于林肯、華盛頓這樣的曆史人物都很熟悉,也為其感到驕傲。

我們有着相當長的曆史,但是近代史的面貌卻顯得模糊,也常被人淡忘,這是令人遺憾的。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參考資料

1、毛蔣孫輩握手 毛澤東外孫女沒想"恩怨一掃而空"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2、孔東梅:偉人後代的獨立夢想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3、蔣孝嚴南昌訴鄉情:如果可以 請把我算成江西人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

4、毛蔣後代握手言歡

2009年,孔東梅和蔣介石孫子握手,直言:隻是巧合,沒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