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作者:甜甜愛科普

導語

“2022年5月27日,一顆超過50米的小行星以時速76000公裡的速度飛掠地球,遠距離觀測。”

這條消息,并不是好消息,30年時間一晃滄海桑田,人們對這顆小行星的記憶仿佛已經泯滅在時間的長河中。

但這顆小行星卻一直對人類文明構成着潛在威脅。

這顆小行星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為是當年最具破壞性的威脅之一。

那麼這顆小行星,又究竟是什麼?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一、我來了33年。

這顆小行星的名字叫做7335(1989JA),被很多人稱呼為小行星1989JA。

小行星1989JA在1989年,由西安天文所的一個中國天文員工發現,并上報了小行星中心。

盡管當時國際間的條件比較落後,許多研究人員們在發現新行星、新彗星方面,也有着顯著的發展,但是大部分的小行星還是由發達國家進行觀測和發現的。

是以,小行星于1989年被發現後,立馬受到了國際間許多天文研究中心的關注。

小行星1989JA 被觀測後,由于其軌道較近,原地球經過的周期較短,是以它成了一顆“短周期彗星”,而這也正是它後來被認為是一顆巨大威脅的原因。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短周期彗星其實是指軌道周期不長,以太陽為中心繞日運動的天體,和我們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常見彗星不同,短周期彗星的發現常常伴随着比較驚人的事件,例如哈雷慧星。

1989JA沒能在第一次經過時候被觀測到,因為它的軌道距離太陽較近,是以無法被夜空中的望遠鏡觀測到。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但是,這個缺憾也并不好繼續下去,小行星1989JA的威脅程度比許多彗星都要大很多,它的大小不像哈雷慧星那樣小,而是一顆直徑有着1.8千米的小行星。

盡管比較起地球上的建築物來說,1.8千米的半徑看起來并不是特别可怕,但這顆小行星的巨大威脅在于,它的撞擊威力。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較小的半徑意味着較小的增加速度時的動能,是以,小行星1989JA的威脅并不是來自于自己的大小,而是來自于它在太空中的速度。

事實上,小行星1989JA 和地球接觸的速度是76000公裡每小時,按照這個速度來看的話,就算是人類的太空飛船也阻攔不住它,可以說是無形中增加了小行星1989JA的威脅值。

小行星1989JA 經過一次距離地球較近的掠過後,就沒在人類視野中露面過。

雖然小行星經過的時候人們進行了觀察報告,對它的軌道進行了較為準确的計算,但是因為沒有觀察到它再次經過,是以這顆小行星也就沒有再被太多的人所關注。

這種情況就一直持續到了2022年,而這也意味着,自1989JA 離去到2022年,已經過去了33年。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小行星1989JA 的周期不長,因為它的周長是33年。

是以,從1989年開始,它再次到達地球的時間就是2022年。

許多人也會覺得,那又怎麼樣?

目前的技術已經發展到如此之高,就算這顆小行星的軌道發生了一點偏移,也可以對其進行軌道校正,確定它永遠遠離地球。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但是,盡管小行星1989JA 距離地球非常近,相比于太陽系中靠近地球的一顆半徑小行星,甚至是哥白尼都有辦法觀測到,但是它距離地球的距離還是在幾百萬千米之外。

對于這種要經曆時間才能發現的小行星來說,地球上的觀測裝置就有些無能為力。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二、永恒的危險。

盡管小行星1989JA的周期隻有33年,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它對地球的威脅隻有一次,反而,正是因為它的周期短,是以這樣的小行星對地球來說危險更大。

在小行星周期中,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恒久的威脅,就像在上古年代一樣,被視為巨大的危險物件,而這個假設是正确的。

因為它是一個恒久的威脅,是以在觀測它經過的時候,人們可能會關注它目前對地球的威脅度,但是這種觀點其實是比較短淺的。

因為威脅的速度是76000公裡每小時,要是按照它的速度來看的話,那就相當于它瞬間就能撞擊地球,然而這顯然是不真實的。

但是它經過的時候的速度确實如此,就算是火星要是這麼快的話,也能在短短40天内繞一圈火星。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小行星1989JA 隻能在接近太陽的時候,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是以也隻有在它十萬裡外經過地球的時候,它才能達到這樣的速度。

通常來說,當小行星靠近地球的時候,小行星的速度會非常慢,甚至都不會超過地球的自轉速度。

是以,在上面我們提到的那句話是錯誤的。

在小行星靠近地球的時候,小行星的速度會非常慢,甚至都不會超過地球的自轉速度。

以這樣的速度撞擊地球,小行星很可能會被大氣層的摩擦燃燒而不是擊中地球表面。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小行星在靠近太陽的時候,它的速度能達到76000公裡每小時,但是它經過地球的時候,它和地球的速度大緻相同,是以到達地球的速度就變成了0.

當然,這并不是真的。

當小行星和地球相對靜止的時候,它的速度是76000千米每小時,由于它的慣性,要想達到0,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小行星的速度會減小,但是不會減小到0,然而小行星究竟是否會撞擊地球,這并不能說明什麼。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盡管小行星隻能在靠近太陽的時候達到76000公裡每小時,但是它離開太陽後,就會以這樣的速度遠離太陽,這種情況就和一個神射手一樣,在一杆鐵槍上走天涯一樣。

小行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的一員,是以,它也會圍繞太陽自轉,但是在自轉的過程中,它和地球之間并沒有什麼摩擦力,是以,它始終是以7600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在遠離太陽。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結語

是以,它經過地球的時候,隻要它的速度和地球相比不是76000公裡每小時,那它就不會撞擊地球。

但是小行星經過後,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它的軌道會發生一定的偏移,雖然軌道變化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它并不是0,而這就意味着它會對地球的軌道造成威脅。

必須加強對這樣的小行星的觀測,隻有掌握到它的真實軌道資訊,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抵抗。

可以用來對抗小行星的技術,目前來看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未來33年内,可能會有一個大突破,到那個時候,再也不用擔心這顆小行星威脅地球了。

時速76000公裡,NASA檢測到:直徑1.8千米小行星正沖向地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