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作者:幸福44960

這看似平凡的一句話,背後卻隐藏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對"黃金拍檔"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戰役篇章。他們是誰?又經曆了什麼樣的故事?陳赓為何總是推卸責任,而周希漢又是如何在戰火中建立功勳的?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峥嵘歲月,去探索這對知心好友之間獨特而動人的故事。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瘸子"與"瘦子"的萌芽

陳赓出身于湖南省的一個書香門第,祖上有過幾任翰林,家學淵源流長。他天資聰穎,12歲那年便随家人舉家南遷,為躲避北伐戰亂。南遷的路途艱險異常,一路上遭遇數次襲擊,陳赓由此第一次觸碰到戰火的滾燙。少年陳赓目睹家園被摧毀,親人遭殃,從那時起他便立志投身救亡圖存的事業。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1924年,陳赓18歲那年考入黃埔軍校深造,開啟了他浩浩蕩蕩的軍旅生涯。後經輾轉,陳赓加入國民黨,并且憑借英勇卓越的作戰才能,很快便小有名氣。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被共産黨人扣留時,陳赓奮勇沖入包圍圈,将其救出,由此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然而,随着時局的變遷,國民黨内閣腐敗日盛,與之初衷漸行漸遠。陳赓對此深感失望,于是在1928年毅然離開國民黨,全身心投入到共産黨的革命事業中。他以敏銳的嗅覺,早早認清了國民黨的終将腐朽,為後來的英勇卓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與陳赓命運相似的還有周希漢。周希漢生于南陽地區的一個普通農家,祖上世代務農為生。幼小的周希漢生長在戰亂的艱苦環境中,因而很早便樹立了報效祖國的宏願。1925年,19歲的周希漢加入了紅軍,成為一名傳令兵。因其勤勉好學,才幹出衆,很快便得到上級的賞識,被調任參謀工作。

1927年,陳赓與周希漢的命運開始交織在一起。當時周希漢已是徐向前部下一名小有聲望的參謀,而陳赓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這位"苗子"出衆的軍事指揮天賦,遂将其延攬入自己的麾下。自此,"周瘦子"與"陳瘸子"并肩而戰,結下了生死與共的不解之緣。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盡管兩人的身世背景迥然不同,但都是慷慨悲歌于九萬裡的熱血青年。面對國難當頭的時局,他們毅然抛開一切,獻身革命救亡的偉大事業。敵人無情的血腥鎮壓,更堅定了他們對信仰的執着;親人好友在戰火中的慘死,更讓他們對和平理想的追求燃燒如火。正是這份對祖國和平的赤誠愛意,将兩人的心緊緊地系在了一起。這就是"瘸子"與"瘦子"之是以能夠并肩走過漫漫長路的緣由所在。

結下不解之緣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陳赓對周希漢的賞識,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1927年秋,陳赓随部隊到達河南商丘一帶,進行了一場遭遇戰。戰事陷入膠着,雙方僵持不下。就在這時,周希漢以出色的謀略果斷将敵軍包圍,迫使其退卻,為陳赓的部隊擺脫了困境。陳赓見識到了周希漢過人的智謀,當即把他招入麾下。

從那時起,陳赓對周希漢有加倍器重。他發現周希漢不僅智勇雙全,而且謙遜有餘、待人誠懇。這與周希漢的出身有着密切關系。幼年喪父的周希漢,從小就體會到生活的艱辛,進而養成了勤儉樸素的品性。長大後,周希漢加入紅軍後,更是把大部分軍饷都節省下來,拿去資助家裡。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與陳赓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周希漢做事一絲不苟、謹小慎微。陳赓很欣賞周希漢這份嚴謹作風,覺得正是缺少類似的人才,部隊才會屢屢戰事失利。有了周希漢這個"細高手",陳赓從此有了可靠的智囊,在戰場上也終于小有作為。

相比陳赓對周希漢的欣賞,周希漢也很敬重這位前輩。在他眼中,陳赓不僅勇猛過人,而且還有着曠達磊落的性格。雖然嘻笑怪招不斷,但關鍵時刻卻能沉着冷靜、臨危不懼。正是這份性格,讓周希漢對陳赓油然生出一種崇拜之情。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兩人的相見恨晚,讓他們迅速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每每遇到艱難關頭,陳赓總是讓周希漢暫時掌舵,自己則從中協助。而周希漢也樂于将軍權交予陳赓,去借助這位前輩的閱曆和睿智。兩人在工作上相得益彰,生活上也患難與共、互相照應。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在婚姻大事上也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那是1929年的一個春日,陳赓突然對周希漢說:"聽說你對太嶽邊區的周璇小姐有好感?何不主動去追求一番?"周希漢被陳赓一問,當即羞紅了臉。原來早在數月前,陳赓就窺見了周希漢對周璇的心意,隻是沒提起而已。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陳赓逗弄了一陣後,又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子:"你已年過三旬,不早點成家,可就要人啯啯而語了。男子漢大丈夫,怎能被柔情蝕骨?快去追求吧,有陳伯伯撐腰!"周希漢隻得勉強應允,進而踏上了追求姻緣的不歸路。

不過,這一路上可謂荊棘叢生。周希漢固然謙遜有加,卻也因過分腼腆而對周璇無法表達自己的心意。周璇雖也有幾分好感,卻仍被周希漢的内斂神情吓到。無奈之下,陳赓隻得親自上陣"說親"。他一面向周璇竭力吹噓周希漢的過人之處,一面則拿捏周希漢不放,逼他主動獻殷勤。就這樣,兩個人的婚事終于在陳赓的周旋下有了些眉目。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此後,陳赓和周希漢更是形影不離,生死與共。就連婚後蜜裡調婚的趣事,兩人也毫無保留地分享。周希漢曾自嘲道:"要不是陳哥哥幾番巴力推的一把,我這個木頭人可就要終生隻身了。"陳赓則大笑着狡辯:"你若不娶她,那可就便宜了别人!幸虧我這刁鑽古怪的,終于鑽進你的心窩裡,讓你也成了人夫了。"

兩人的友情之誼,早已融入了正如兄弟般的血濃于水的親情之中。這段友誼的凝聚,不僅讓"陳瘸子"與"周瘦子"這對朋友攜手走過一個又一個危難關頭,更為他們日後在戰場上建立無數功勳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并肩作戰的"黃金搭檔"

陳赓與周希漢結下不解之緣後,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分工合作模式。陳赓作為統帥,專注于軍事指揮和戰略布署;周希漢則充當陳赓的軍師,負責謀劃作戰計策。兩人配合默契,在戰場上屢建奇功。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1929年初,陳赓率部進攻河南商丘城。商丘為國民黨重鎮,防禦森嚴。陳赓本欲循循漸進,周希漢卻提出猛攻直搗城心的建議。他發現商丘東北角有一處地勢較低,可乘夜色突破。陳赓深以為然,遂采納此計,果然在夜間順利攻克商丘,為鄂豫皖蘇區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次年,陳赓又在周希漢的謀劃下,連克河南靈寶、衛輝兩城,進而坐穩了豫西北根據地。1931年,面對國民黨"圍剿"的突然來襲,兩人并肩作戰,以出人意料的運動戰術周旋數月,終于全身而退。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到了1932年,國民黨集中重兵,對陳赓的根據地發動了決定性的"會戰"。陳赓原本準備固守陣地,堅持遊擊作戰。但周希漢深知國民黨兵力太猛,若固守隻怕會被迂回包抄,遂建議陳赓放權" 打遊擊"。在周希漢精心部署下,陳赓的部隊四處騷擾國民黨軍陣腳,損耗了對方大量有生力量。盡管期間傷亡過半,但最終部隊仍然全部渡過黃河,突出重圍。

這一仗,可謂驚心動魄。陳赓與周希漢更是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生死與共。陳赓回憶說:"如果不是周希漢那些出人意料又精妙絕倫的戰術部署,單憑我們也很難全身而退。"周希漢則贊許陳赓英勇頑強:"陳老總真是個熱血鐵軍,才有了我們最後的勝利。"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在8年抗戰期間,陳赓與周希漢更是并肩戰鬥,提出了許多創新的戰術,取得了諸多戰績。比如1937年的平漢鐵路戰役,就是在陳赓的總指揮和周希漢的運籌帷幄下,取得了同等兵力打敗優勢敵人的驕人戰果。

兩人默契無間的配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戰績,名聲也是以漸漸在敵我雙方傳開。對于共産黨軍隊,陳赓與周希漢無疑是很重要的統帥和謀士;但在敵人眼裡,他們則是個"狡詐"還是個"難纏"的勁敵。無論敵我,都對"陳瘸子"和"周瘦子"這對組合肅然起敬。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正是靠着這份密切無間的合作默契,陳赓與周希漢才能在那個動蕩年代屢建奇功。兩人雖有身懷絕技的一面,但他們更注重的是配合無間、互相欣賞、榮辱與共。這對"黃金搭檔"之是以赫赫有名,很大程度上源自如此的革命友誼和互相扶持。

"瘸子"的辯護與"瘦子"的矜持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盡管陳赓與周希漢在戰場上無往不利,但二人的友情卻也時有龃龉。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陳赓因為推卸責任被周希漢嚴詞斥責,而周希漢又會因過于謙遜遭到陳赓的嘲諷擠兌。這種情況往往會讓戰火紛飛中的兩人大吵一架。不過,這種争執往往也隻是昙花一現,很快就會被他們的革命友誼所撫平。

有一次,在河南戰役的最後一役中,陳赓因為身體實在吃不消,讓周希漢暫時頂替自己指揮。誰知此役周希漢以絕妙兵法大獲全勝,卻被陳赓嬉皮笑臉地說成是"躲懶慣了"、"推給你一個順水人情"。周希漢聽了大怒,質問陳赓為何诽謗自己,險些動武。陳赓笑着解釋說隻是開玩笑,這才把周希漢哄走了。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事後,周希漢對陳赓說:"你若真嫌累,何必開這種沒品的玩笑?你知我謙遜,卻偏要侮辱我。"陳赓摸着鼻子說:"誰說開玩笑就得傷及朋友?我哪裡敢诽謗你?你我雖位階有别,可都是肝膽相照的朋友啊。"

周希漢聽了,仍是睚眥怒目:"你若把我真當朋友,就别再無理取鬧了!我們可是要為革命事業奮鬥到底的,怎能總拌嘴生事!"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陳赓聽了也不惱,隻是歎了口氣:"你說的對,我确實做錯了。不過你也不必小題大作嘛。要當真惱火,我們這些年可就白混了。"

周希漢聽了,終于消了氣,笑着說:"那你可得改改性子了,不然哪天我真生你的氣了..."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兩人就這樣相視一笑,又恢複了往日的無話不談。周希漢謙遜自持是出于他的家世和教養,絕非對朋友有意故作高傲。而陳赓的嬉皮笑臉,也不過是他對朋友開的一些小小玩笑。盡管他們偶爾會是以拌嘴,但從未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有趣的是,陳赓在戰場上即使身負重傷,也總是要佯裝嬉皮笑臉,來掩飾真實的虛弱。每當這時,周希漢總會對他大加斥責。比如有一次,陳赓在戰鬥中腿部中彈,幾乎昏迷過去。等他蘇醒時,竟還要擺出遊刃有餘的派頭,被周希漢狠狠批評了一頓。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周希漢說:"你若無力再戰,何必硬撐?你這'瘸子'是誰也瞞不過的,倒不如實話實說。我怎會怪你一個傷殘之人?還是先歇息歇息吧。"

陳赓卻擺手說:"我就是不願被叫做'瘸子',才會逞強的。你我能有今天,就靠着革命無私無畏的品德。'瘸子'隻是形容外表,内裡可都是剛正不阿的鋼鐵漢子啊!"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于是兩人又大吵了一架,直到陳赓幾乎虛脫,才被周希漢拖走包紮傷口。背地裡,周希漢替陳赓無比感動:"瘸子"雖是一個粗鄙的外号,但正是這份對外号的矜持,展現了陳赓對理想事業的摯愛與執着。

不僅如此,在以後的戰役中,周希漢也多次主動讓陳赓暫時休息,親自指揮大軍。而陳赓則總是告訴周希漢:"我就是在偷懶,你可不要學我啊!"兩人就是這樣,通過開玩笑和斥責,互相照應着彼此的缺點,共同前行在艱難的革命道路上。

革命路上的"知心人"

在陳赓與周希漢的友誼中,有一些獨特的趣聞轶事值得一提。這些小事背後,都折射出二人深厚的革命情誼。

比如在吃食方面,陳赓向來好這一口,尤其喜歡大魚大肉。而周希漢作為軍師,平時隻顧謀劃軍事,很少注意吃食。有一回,陳赓在一次突襲戰役獲勝後,就興高采烈地對周希漢說:"老哥,咱們好不容易打了一場,不如痛痛快快慶祝慶祝?"

說着,陳赓就讓手下殺了一頭大老黃牛,熱火朝天地做起了牛肉火鍋。周希漢卻滿臉狐疑,問陳赓這麼鋪張作甚。陳赓滿不在乎地說:"那可是老黃的命根子啊,熬好了當年塊啊!我們可是苦戰多時,好不容易才有這一樂,怎能不盡興?"

陳赓總讓周希漢帶隊打仗,劉伯承批評他偷懶,陳赓卻說:我是瘸子

周希漢聽了隻能搖頭苦笑,說陳赓就是好這一口。陳赓也不以為意,反過來打趣周希漢說:"你這'瘦子'就是吃太少了,才沒精神的。快嘗嘗這牛肉老火鍋,定然能讓你壯怯腰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友誼之情寄托在了吃食之上。陳赓似乎将美食視為戰士補給體力的良藥,而周希漢對此也沒再多加指責。在戰火連天的年代,這頓大魚大肉無疑讓二人短暫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歡愉。

除了吃食,二人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小習慣。比如睡眠時,陳赓向來是個能呼呼大睡的人。但周希漢總是眠淺易醒,稍有動靜就會驚醒。有時陳赓半夜打呼就把周希漢吵醒了,二人也會是以發生小小的口角。

不過,二人平時也會互相照應對方的習慣。周希漢常常為陳赓精心準備一些小吃,讓他能及時補充體力。而陳赓也總是在周希漢夜讀時,特意放輕腳步聲,免得打擾到他的思考。戰火紛飛中,他們就是這樣互相關照着對方,維系着一份珍貴的友誼。

有一回,二人正在讨論作戰方略,陳赓竟忽然端起酒盅,對周希漢說:"老弟,咱們還是喝幾杯吧。"周希漢奇怪地問:"開什麼玩笑?現在可不是飲酒的時候。"陳赓卻神秘地一笑:"喝酒不是為了醉,而是慶祝咱們今日又能一同為革命事業出謀劃策了。你就當是我心裡話吧。"

周希漢一怔,随即也舉起了酒盅。二人就這樣相視而酌,在戰火紛飛中感懷着能并肩作戰的緣分和情誼。從此以後,每當二人謀定方略後,就會這樣簡單慶賀一番。這對他們來說,不啻是一種飲"革命之酒"的獨特方式。

結尾

當然,在二人生活的點點滴滴間,還有無數這樣有趣而感人的小事。每一件事背後,都映射着陳赓與周希漢之間那份"知心人"般的友誼。正是靠着這份友誼,他們才能在那個動蕩歲月互相關照、互相支撐,一起走過艱難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