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作者:幸福44960

这看似平凡的一句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对"黄金拍档"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战役篇章。他们是谁?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陈赓为何总是推卸责任,而周希汉又是如何在战火中建立功勋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峥嵘岁月,去探索这对知心好友之间独特而动人的故事。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瘸子"与"瘦子"的萌芽

陈赓出身于湖南省的一个书香门第,祖上有过几任翰林,家学渊源流长。他天资聪颖,12岁那年便随家人举家南迁,为躲避北伐战乱。南迁的路途艰险异常,一路上遭遇数次袭击,陈赓由此第一次触碰到战火的滚烫。少年陈赓目睹家园被摧毁,亲人遭殃,从那时起他便立志投身救亡图存的事业。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1924年,陈赓18岁那年考入黄埔军校深造,开启了他浩浩荡荡的军旅生涯。后经辗转,陈赓加入国民党,并且凭借英勇卓越的作战才能,很快便小有名气。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被共产党人扣留时,陈赓奋勇冲入包围圈,将其救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迁,国民党内阁腐败日盛,与之初衷渐行渐远。陈赓对此深感失望,于是在1928年毅然离开国民党,全身心投入到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他以敏锐的嗅觉,早早认清了国民党的终将腐朽,为后来的英勇卓绝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与陈赓命运相似的还有周希汉。周希汉生于南阳地区的一个普通农家,祖上世代务农为生。幼小的周希汉生长在战乱的艰苦环境中,因而很早便树立了报效祖国的宏愿。1925年,19岁的周希汉加入了红军,成为一名传令兵。因其勤勉好学,才干出众,很快便得到上级的赏识,被调任参谋工作。

1927年,陈赓与周希汉的命运开始交织在一起。当时周希汉已是徐向前部下一名小有声望的参谋,而陈赓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这位"苗子"出众的军事指挥天赋,遂将其延揽入自己的麾下。自此,"周瘦子"与"陈瘸子"并肩而战,结下了生死与共的不解之缘。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尽管两人的身世背景迥然不同,但都是慷慨悲歌于九万里的热血青年。面对国难当头的时局,他们毅然抛开一切,献身革命救亡的伟大事业。敌人无情的血腥镇压,更坚定了他们对信仰的执着;亲人好友在战火中的惨死,更让他们对和平理想的追求燃烧如火。正是这份对祖国和平的赤诚爱意,将两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这就是"瘸子"与"瘦子"之所以能够并肩走过漫漫长路的缘由所在。

结下不解之缘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陈赓对周希汉的赏识,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1927年秋,陈赓随部队到达河南商丘一带,进行了一场遭遇战。战事陷入胶着,双方僵持不下。就在这时,周希汉以出色的谋略果断将敌军包围,迫使其退却,为陈赓的部队摆脱了困境。陈赓见识到了周希汉过人的智谋,当即把他招入麾下。

从那时起,陈赓对周希汉有加倍器重。他发现周希汉不仅智勇双全,而且谦逊有余、待人诚恳。这与周希汉的出身有着密切关系。幼年丧父的周希汉,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养成了勤俭朴素的品性。长大后,周希汉加入红军后,更是把大部分军饷都节省下来,拿去资助家里。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与陈赓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周希汉做事一丝不苟、谨小慎微。陈赓很欣赏周希汉这份严谨作风,觉得正是缺少类似的人才,部队才会屡屡战事失利。有了周希汉这个"细高手",陈赓从此有了可靠的智囊,在战场上也终于小有作为。

相比陈赓对周希汉的欣赏,周希汉也很敬重这位前辈。在他眼中,陈赓不仅勇猛过人,而且还有着旷达磊落的性格。虽然嘻笑怪招不断,但关键时刻却能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正是这份性格,让周希汉对陈赓油然生出一种崇拜之情。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两人的相见恨晚,让他们迅速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每每遇到艰难关头,陈赓总是让周希汉暂时掌舵,自己则从中协助。而周希汉也乐于将军权交予陈赓,去借助这位前辈的阅历和睿智。两人在工作上相得益彰,生活上也患难与共、相互照应。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在婚姻大事上也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那是1929年的一个春日,陈赓突然对周希汉说:"听说你对太岳边区的周璇小姐有好感?何不主动去追求一番?"周希汉被陈赓一问,当即羞红了脸。原来早在数月前,陈赓就窥见了周希汉对周璇的心意,只是没提起而已。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陈赓逗弄了一阵后,又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子:"你已年过三旬,不早点成家,可就要人啯啯而语了。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被柔情蚀骨?快去追求吧,有陈伯伯撑腰!"周希汉只得勉强应允,从而踏上了追求姻缘的不归路。

不过,这一路上可谓荆棘丛生。周希汉固然谦逊有加,却也因过分腼腆而对周璇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周璇虽也有几分好感,却仍被周希汉的内敛神情吓到。无奈之下,陈赓只得亲自上阵"说亲"。他一面向周璇竭力吹嘘周希汉的过人之处,一面则拿捏周希汉不放,逼他主动献殷勤。就这样,两个人的婚事终于在陈赓的周旋下有了些眉目。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此后,陈赓和周希汉更是形影不离,生死与共。就连婚后蜜里调婚的趣事,两人也毫无保留地分享。周希汉曾自嘲道:"要不是陈哥哥几番巴力推的一把,我这个木头人可就要终生只身了。"陈赓则大笑着狡辩:"你若不娶她,那可就便宜了别人!幸亏我这刁钻古怪的,终于钻进你的心窝里,让你也成了人夫了。"

两人的友情之谊,早已融入了正如兄弟般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中。这段友谊的凝聚,不仅让"陈瘸子"与"周瘦子"这对朋友携手走过一个又一个危难关头,更为他们日后在战场上建立无数功勋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并肩作战的"黄金搭档"

陈赓与周希汉结下不解之缘后,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分工合作模式。陈赓作为统帅,专注于军事指挥和战略布署;周希汉则充当陈赓的军师,负责谋划作战计策。两人配合默契,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1929年初,陈赓率部进攻河南商丘城。商丘为国民党重镇,防御森严。陈赓本欲循循渐进,周希汉却提出猛攻直捣城心的建议。他发现商丘东北角有一处地势较低,可乘夜色突破。陈赓深以为然,遂采纳此计,果然在夜间顺利攻克商丘,为鄂豫皖苏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次年,陈赓又在周希汉的谋划下,连克河南灵宝、卫辉两城,从而坐稳了豫西北根据地。1931年,面对国民党"围剿"的突然来袭,两人并肩作战,以出人意料的运动战术周旋数月,终于全身而退。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到了1932年,国民党集中重兵,对陈赓的根据地发动了决定性的"会战"。陈赓原本准备固守阵地,坚持游击作战。但周希汉深知国民党兵力太猛,若固守只怕会被迂回包抄,遂建议陈赓放权" 打游击"。在周希汉精心部署下,陈赓的部队四处骚扰国民党军阵脚,损耗了对方大量有生力量。尽管期间伤亡过半,但最终部队仍然全部渡过黄河,突出重围。

这一仗,可谓惊心动魄。陈赓与周希汉更是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生死与共。陈赓回忆说:"如果不是周希汉那些出人意料又精妙绝伦的战术部署,单凭我们也很难全身而退。"周希汉则赞许陈赓英勇顽强:"陈老总真是个热血铁军,才有了我们最后的胜利。"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在8年抗战期间,陈赓与周希汉更是并肩战斗,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战术,取得了诸多战绩。比如1937年的平汉铁路战役,就是在陈赓的总指挥和周希汉的运筹帷幄下,取得了同等兵力打败优势敌人的骄人战果。

两人默契无间的配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战绩,名声也因此渐渐在敌我双方传开。对于共产党军队,陈赓与周希汉无疑是很重要的统帅和谋士;但在敌人眼里,他们则是个"狡诈"还是个"难缠"的劲敌。无论敌我,都对"陈瘸子"和"周瘦子"这对组合肃然起敬。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正是靠着这份密切无间的合作默契,陈赓与周希汉才能在那个动荡年代屡建奇功。两人虽有身怀绝技的一面,但他们更注重的是配合无间、相互欣赏、荣辱与共。这对"黄金搭档"之所以赫赫有名,很大程度上源自如此的革命友谊和互相扶持。

"瘸子"的辩护与"瘦子"的矜持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尽管陈赓与周希汉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但二人的友情却也时有龃龉。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陈赓因为推卸责任被周希汉严词斥责,而周希汉又会因过于谦逊遭到陈赓的嘲讽挤兑。这种情况往往会让战火纷飞中的两人大吵一架。不过,这种争执往往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他们的革命友谊所抚平。

有一次,在河南战役的最后一役中,陈赓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让周希汉暂时顶替自己指挥。谁知此役周希汉以绝妙兵法大获全胜,却被陈赓嬉皮笑脸地说成是"躲懒惯了"、"推给你一个顺水人情"。周希汉听了大怒,质问陈赓为何诽谤自己,险些动武。陈赓笑着解释说只是开玩笑,这才把周希汉哄走了。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事后,周希汉对陈赓说:"你若真嫌累,何必开这种没品的玩笑?你知我谦逊,却偏要侮辱我。"陈赓摸着鼻子说:"谁说开玩笑就得伤及朋友?我哪里敢诽谤你?你我虽位阶有别,可都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啊。"

周希汉听了,仍是睚眥怒目:"你若把我真当朋友,就别再无理取闹了!我们可是要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怎能总拌嘴生事!"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陈赓听了也不恼,只是叹了口气:"你说的对,我确实做错了。不过你也不必小题大作嘛。要当真恼火,我们这些年可就白混了。"

周希汉听了,终于消了气,笑着说:"那你可得改改性子了,不然哪天我真生你的气了..."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两人就这样相视一笑,又恢复了往日的无话不谈。周希汉谦逊自持是出于他的家世和教养,绝非对朋友有意故作高傲。而陈赓的嬉皮笑脸,也不过是他对朋友开的一些小小玩笑。尽管他们偶尔会因此拌嘴,但从未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

有趣的是,陈赓在战场上即使身负重伤,也总是要佯装嬉皮笑脸,来掩饰真实的虚弱。每当这时,周希汉总会对他大加斥责。比如有一次,陈赓在战斗中腿部中弹,几乎昏迷过去。等他苏醒时,竟还要摆出游刃有余的派头,被周希汉狠狠批评了一顿。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周希汉说:"你若无力再战,何必硬撑?你这'瘸子'是谁也瞒不过的,倒不如实话实说。我怎会怪你一个伤残之人?还是先歇息歇息吧。"

陈赓却摆手说:"我就是不愿被叫做'瘸子',才会逞强的。你我能有今天,就靠着革命无私无畏的品德。'瘸子'只是形容外表,内里可都是刚正不阿的钢铁汉子啊!"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于是两人又大吵了一架,直到陈赓几乎虚脱,才被周希汉拖走包扎伤口。背地里,周希汉替陈赓无比感动:"瘸子"虽是一个粗鄙的外号,但正是这份对外号的矜持,体现了陈赓对理想事业的挚爱与执着。

不仅如此,在以后的战役中,周希汉也多次主动让陈赓暂时休息,亲自指挥大军。而陈赓则总是告诉周希汉:"我就是在偷懒,你可不要学我啊!"两人就是这样,通过开玩笑和斥责,互相照应着彼此的缺点,共同前行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上。

革命路上的"知心人"

在陈赓与周希汉的友谊中,有一些独特的趣闻轶事值得一提。这些小事背后,都折射出二人深厚的革命情谊。

比如在吃食方面,陈赓向来好这一口,尤其喜欢大鱼大肉。而周希汉作为军师,平时只顾谋划军事,很少注意吃食。有一回,陈赓在一次突袭战役获胜后,就兴高采烈地对周希汉说:"老哥,咱们好不容易打了一场,不如痛痛快快庆祝庆祝?"

说着,陈赓就让手下杀了一头大老黄牛,热火朝天地做起了牛肉火锅。周希汉却满脸狐疑,问陈赓这么铺张作甚。陈赓满不在乎地说:"那可是老黄的命根子啊,熬好了当年块啊!我们可是苦战多时,好不容易才有这一乐,怎能不尽兴?"

陈赓总让周希汉带队打仗,刘伯承批评他偷懒,陈赓却说:我是瘸子

周希汉听了只能摇头苦笑,说陈赓就是好这一口。陈赓也不以为意,反过来打趣周希汉说:"你这'瘦子'就是吃太少了,才没精神的。快尝尝这牛肉老火锅,定然能让你壮怯腰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友谊之情寄托在了吃食之上。陈赓似乎将美食视为战士补给体力的良药,而周希汉对此也没再多加指责。在战火连天的年代,这顿大鱼大肉无疑让二人短暂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欢愉。

除了吃食,二人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小习惯。比如睡眠时,陈赓向来是个能呼呼大睡的人。但周希汉总是眠浅易醒,稍有动静就会惊醒。有时陈赓半夜打呼就把周希汉吵醒了,二人也会因此发生小小的口角。

不过,二人平时也会互相照应对方的习惯。周希汉常常为陈赓精心准备一些小吃,让他能及时补充体力。而陈赓也总是在周希汉夜读时,特意放轻脚步声,免得打扰到他的思考。战火纷飞中,他们就是这样互相关照着对方,维系着一份珍贵的友谊。

有一回,二人正在讨论作战方略,陈赓竟忽然端起酒盅,对周希汉说:"老弟,咱们还是喝几杯吧。"周希汉奇怪地问:"开什么玩笑?现在可不是饮酒的时候。"陈赓却神秘地一笑:"喝酒不是为了醉,而是庆祝咱们今日又能一同为革命事业出谋划策了。你就当是我心里话吧。"

周希汉一怔,随即也举起了酒盅。二人就这样相视而酌,在战火纷飞中感怀着能并肩作战的缘分和情谊。从此以后,每当二人谋定方略后,就会这样简单庆贺一番。这对他们来说,不啻是一种饮"革命之酒"的独特方式。

结尾

当然,在二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间,还有无数这样有趣而感人的小事。每一件事背后,都映射着陈赓与周希汉之间那份"知心人"般的友谊。正是靠着这份友谊,他们才能在那个动荡岁月相互关照、互相支撑,一起走过艰难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