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是環境美不美,是你能不能感受到這種美

作者:公衆号記憶承載

關注公衆号,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為投資人》

我昨天聊阿勒泰,跑題了,聊了一期海南。

去年我帶老婆孩子去過阿勒泰地區旅遊,有讀者問我和電視劇中一樣麼。

這話怎麼說呢,通常我們描述的都是主觀感受,就像有三亞的讀者講,那裡除了冬天不冷,其他時間都熱,一年四季都潮。

這實際上是一種主觀感受。

同樣一個地方,蘇東坡到了海南,他可以表達成: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你看到了,客觀事實并沒有發生變化。

你說的那些天氣潮濕,悶熱,對他來說也是一樣的。

而且事實上,換個季節,可能你的感受又不同。

比如海南7月份肯定比5月份更炎熱,那我問你,你是7月份從江浙滬出發去海南覺得熱,還是5月份覺得熱?

當然是前者。

因為主觀感受是相對的,從絕對值來說,海南的7月比5月熱,但是相對來說,海南的7月比江浙滬的7月涼快多了,而海南的5月比江浙滬的5月要熱。

看到問題了麼?

就像王陽明說的,咱們大部分時候描述的都是我眼裡的那朵花,都是我的主觀感受。

這個主觀感受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的。

你天天待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第一眼看到阿勒泰地區,美不美?

太美了。

像詩歌一樣,像油畫一樣。

我讓你待一個月,你發現吃的不合胃口,住的也不舒服,你習慣的各種各樣來自大城市的生活配套都不具備。

看到了麼?一個習慣于空調房的人,你讓他吹一會兒自然風,他的感覺很好,你讓他一直吹自然風,他各種不适應。

一會兒被蟲子咬了,一會兒踩了水坑,這了那了,問題層出不窮。

可是我們想一想,那個客觀事實本身發生變化了麼?

阿勒泰始終是那個阿勒泰,億萬年矗立在那裡,它又不是為人類所生的。

就像電視劇裡的那句台詞,女兒跟母親講,我太沒用了。

母親怎麼回答的?

她說,人為什麼非得有用?

一棵樹被人們砍了當柴燒,是它有用,如果沒人看上它,它就矗立在那裡千百年,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一直也沒有什麼用處,有什麼不好?

很有莊子的悟性。

這就是客觀事實本身。

客觀事實,是不以你的主觀感受,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存在。

我們很多時候,受普魯士教育的痕迹太深,過于狂妄自大了。

我們喜歡用主觀感受來評價一切,這是益蟲,那是害蟲,這是對的,那是錯的。

宇宙難道是為了人類而誕生的麼?

你仔細想想看。

當初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宇宙在那裡,未來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宇宙依然在那裡。

你愛或者不愛,它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不離不棄。

這就叫客觀事實。

我經常說,殺死人性,就是指我們要摒棄主觀感受,去認識客觀事實。

否則哪裡都不美,城市不美,因為它不是阿勒泰,阿勒泰也不美,因為它不是城市。

這個悖論,是我們的主觀感受造就的,隻有打破身體的束縛,你才能明白,并不是環境美不美,而是你,到底能不能感受不同類型的美。

經常有讀者跟我抱怨,為什麼資本回報率超過勞動回報率。

他能夠這麼抱怨,就說明在他心目中,資本回報率超過勞動回報率,是錯的。

阿勒泰地區戶外有蚊子,是錯的。

誰錯了?蚊子錯了,蚊子應該繞着他走。

這是他的主觀感受。

客觀事實是什麼?

客觀事實就是你統計人類幾千年來的曆史,哪怕在農耕時期,資本回報率也是超過勞動回報率的。

人類曆史當中,隻有戰争時期,生産力出現大規模破壞,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短暫時光内,勞動回報率才能跑赢資本回報率。

說到底就是人雷射了,供需發生根本性變化,人變得稀缺了,于是勞動回報率短時間超過了資本回報率。

一旦人口繁衍,人不稀缺,那麼勞動回報率就又會低于資本回報率。

這是大資料分析之後的客觀事實,幾千年來的曆史,就是這樣。

站在主觀感受的角度,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投資,你當然覺得很生氣。

就像我是人,它是蚊子,它咬我,我不懂得如何防蚊,我當然很生氣。

可是生氣管什麼用呢?

我說蚊子錯了,so tama what?它搭理我麼?

阿勒泰地區有阿勒泰地區長期生活的人,就像城市裡也有城市裡長期生活的人。

人家能長年累月生活在草原上,人家就有辦法應對問題。

當你攤開人類幾千年來資本回報跑赢勞動回報的這個大曲線,首要的問題不是對錯,而是我能做什麼。

如果你光考慮對錯,那你活到戰争年代去吧,如果大家都像1942一樣餓死了,你能夠活下來,那麼你能夠短暫的跑赢資本回報。

問題是,你能活下來麼?還是會變成電影裡那個倒卧?

如果在戰争年代活下來有那麼容易,就不會流傳甯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說法。

人這個東西,可以改變現實,但在那之前,首先是認清現實。

你說你要去改變一個你都認不清的東西,這不是胡扯麼?

你連在阿勒泰地區活下來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備,妄談什麼你要改變整個地區,你說草原上的牧民會怎麼看你?

人類曆史上所有改變環境的,都是強者,甚至可以說,是強者裡的王者。

改變美國金融市場的人是肯尼迪他爸,老肯尼迪是全美最大的投機者,大到誰都奈何不了他。

然後人家說,來,他來整頓市場。

他說這句話,有人聽,那是因為不聽的,他有的是辦法修理。

你說這句話,誰理你?你一個連獲利都不能的人,你一個被市場割來割去的韭菜,你說這話,不是笑話是什麼?

陳浩南說銅鑼灣要立規矩了,那些混混們會聽。

你一個被混混欺負的弱者,哭喪着臉說,銅鑼灣咋沒有規矩呢,混混們隻會笑,嘲笑。

孫文曾經解讀過什麼是以天下為己任,他的解讀是:有一人之力者,服一人之務;有十人之力者,服十人之務;有百人之力者,服百人之務。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請洗把臉,照照鏡子,先學着照顧自己。

這一關過不去,操十人百人千萬人,那叫白操心。

這就是每個人逃不掉的人生命題。

哈薩克人生來第一課,熟悉草場,我們漢人生來第一課,熟悉市場。

哈薩克人學習放牧牛羊,我們學習放牧資金。

哈薩克人學習通宵牛馬之性,我們學習通宵人心人性。

無它,生存之道爾。

關注公衆号,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為投資人》

不是環境美不美,是你能不能感受到這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