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謙語談書風
編輯|謙語談書風
千百年來,宋代大詩人陸遊寫給前妻唐婉的詞作《钗頭鳳》一直被人們贊譽有加,被公認為經典佳作,歌頌他對唐婉懷有深厚真摯的愛意,堪稱情深義重的好男兒。
然而,事實是否真如大衆所想的那樣單純美好呢?對于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筆者有一番新的解讀和見解,頗有獨到之處。
世人對《钗頭鳳》的了解,大多建基于陸遊對前妻懷有無盡眷戀,詞中所吟誦的不盡是對往昔美好愛情的追憶。然而,我們若仔細品味其詞,不難發現這首詞實則蘊藏了詩人更為複雜、沖突的内心世界。
曆史溯源
為了把事情的始末弄清楚,可以先從陸遊與他的前妻唐婉的婚姻說起: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二十歲的陸遊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
然而,唐婉的才華以及與丈夫陸遊的恩愛之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緻最後發展到強迫陸遊休妻。
經過陸遊的再三懇求,他的母親都堅持己見,最後,陸遊隻好依母命休妻。一段美滿姻緣就此終結。此後,陸遊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改嫁同郡士子趙士程。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遊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自飲酒、借酒澆愁之際,突然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丈夫趙士程也相攜遊園。
想到曾經的愛妻已屬他人,悲痛之情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欲離去,不料唐婉征得丈夫同意,給他送來一杯水酒,喝過這杯苦酒後,陸遊在粉牆上奮筆提下了千古絕唱《钗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遊題詞之後,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陸遊走後,唐婉反複将詞作看了幾遍,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便失聲痛哭起來。
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頭鳳》,不久便郁郁而終。唐婉的《钗頭鳳》是這樣寫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遊并非癡情郎
那麼,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故事是否值得人們津津樂道、千古傳頌呢?陸遊到底是不是一個癡情男兒呢?筆者以為,陸遊并非是一個癡情男兒,而這段廣為傳頌的愛情故事也并不值得人們傳頌。
先說陸遊的婚姻是如何破裂的。首先,陸遊的婚姻是由他的母親一手拆散的。關于陸遊的母親是緣何要拆散兒子和兒媳的美好姻緣的,說法各異。有說法是因為唐婉婚後未生育子女,有說法是因為陸母嫌兒子與兒媳感情笃厚耽誤了兒子進取功名前程。
筆者以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陸遊與唐婉剛剛成親一年時間,未誕育子女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說,古代男人是可以納妾室的,就算正室夫人不能生育,妾室所生子女也會算在正室夫人的名下,并由正室夫人親自教養成人。
若說是因為夫妻感情笃厚會耽誤學習,這種說法就更加荒謬了。好的愛情隻會讓人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積極進取,更有創造力,而不會讓人頹靡。
是以,像唐婉這樣知書達禮的書香門第的女子是不會教唆丈夫一味沉浸于閨房之樂的,她一定會督促丈夫在事業上積極進取,甚至于會陪伴丈夫挑燈夜讀。家庭不睦隻會讓人悲觀厭世、喪失鬥志,而不會激發人的進取心。
即使真是嫌兒子與兒媳太過沉浸于夫妻之情而耽誤前程,那也是兩人的責任,更應該做的是就此事訓誡兒子陸遊,而不是把罪責一股腦兒地推在兒媳身上,甚至讓她承擔被休棄的惡果。
那麼,陸母之是以态度蠻橫地拆散兒子媳婦的美滿婚姻就隻剩下“妒忌”這個理由了。她看到兒子兒媳感情深厚、伉俪情深,妒火熾盛,是以,由妒生恨,千方百計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
其次來看陸遊在這件事上的表現。在這裡,可以先不就陸遊的母親找各種借口拆散兒子兒媳的姻緣多加評論,而隻想就陸遊本人的做法談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以相信,陸遊不是傻瓜,他的母親大人為何要千方百計找借口讓他休妻,他是心知肚明的。
若是他做人有一點起碼的原則和道德底線,就不會讓自己的愛妻為母親的錯誤買單。中國古人把女子的貞潔看得大如天。所謂“婚姻大事”,意思就是姻緣是件大如天的事,非同兒戲。成了親就是從生到死的事情了。
被棄的女子在世人眼中是很恥辱的,很多女子是以而備受歧視,很多人是以而自尋短見、斷送性命。而陸母以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就讓兒子随意休妻,根本沒把兒媳的名節與生死放在心上,可見她的蠻橫。
可是即便陸遊知道自己的母親蠻橫無理,卻依然聽從了她的指令,休棄了毫無過錯的唐婉。若說他休妻是出于無奈,那總可以以不再娶妻來對抗母親的蠻橫吧,可是他很快就在母親的安排下另娶嬌妻,還納了幾房美妾,他的所謂“深情”也不過如此。
再看看陸遊在辜負了自己的發妻之後的表現,若是他知道自己已經辜負了唐婉,也再沒有立場來表演深情,就幹脆一别兩寬,各生歡喜,就此祝福前妻再遇良人,餘生幸福,也不失為一個光明磊落有擔當的男子漢。
可是,當他在十年之後在沈家花園再次看到唐婉與趙士程夫妻攜手同遊時,又對前妻以題詞勾引,深情凝望,勾起唐婉對前塵往事的回憶,情難自禁,也寫下和詞,之後一直郁郁寡歡,不久郁郁而終。
陸遊同時代的人與後世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情深義重的好男兒,他也因為這首《钗頭鳳》和後來陸續所寫的兩首“沈園懷舊”詩、兩首“夢遊沈園”詩和臨終前不久所寫的“沈園情詩”等幾首紀念唐婉的情詩而博得個癡情男兒的美名。
可實際上,這正是他自私自利又貪心的見證。若真的情深,會在與唐婉分别後不久就娶妻納妾嗎?若真的情深,應該誓死捍衛兩人的感情;若做不到,那就給對方自由,給予對方祝福。
若真的情深,應該在看到真心所愛之人這時得遇良配,能夠幸福時,而真正放下心來,祝福她餘生歲月靜好、幸福平安。
可是陸遊的所謂“深情”,卻要了唐婉的命。他難道真的不知道自己對唐婉表現出的舊情難忘、綿綿深情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嗎?他難道真的不知道自己這會兒已經沒有資格再去留戀這份舊情了嗎?
難道他真的不知道他這會兒所表現出來的所謂“深情”隻會是一塊阻擋前妻重新開始自己新生活的絆腳石、一把插向前妻胸口的利刃嗎?他難道不知道在他缺席唐婉人生的這十年時光中,是趙士程在照顧并陪伴着唐婉,他早已喪失了對唐婉表達所謂“深情”的權利!
若沒有趙士程的慰藉與陪伴,唐婉這時還能不能好好活着都是個疑問,他又有什麼資格在缺席唐婉人生十年之後再來表演“深情”呢?若是一個人所謂的“深情”隻能導引對方走向不幸與死亡,那這份感情的真僞很值得懷疑。
複雜的人性
那麼,陸遊對唐婉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愛呢!筆者以為,他并不是真正愛唐婉,他隻是不願輸給趙士程罷了。
他覺得,這個女子是屬于他的,就不應該再屬于别人,即使他不要了,别人也不能要,否則他就會嫉妒,就會不甘心,就好像一個自私任性的小孩子,自己不喜歡了的玩具,如果别人想拿去玩,他也會去搶是一個道理。
其實從他的這個行為,也依稀可以看見其母親的影子:陸母覺得唐婉搶走了兒子,是以要拆散兒子與兒媳;陸遊看到前妻與現任丈夫琴瑟和鳴,心裡很不舒服,是以要用一首情深義重的情詩與“深情凝望”的眼神留住前妻的心——即使得不到人,也要得到心。
這簡直和他母親的自私與霸道異曲同工。真正的愛是奉獻,是付出,是成全,是祝福。而虛情假意的愛才是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而罔顧他人的幸福甚至生命。
唐婉在自己的人生悲劇中也有應當擔負的責任。唐婉生命中最應珍惜的人是誰?應當是她後來的丈夫趙士程。這個人能在她被人休棄之後迎娶她,并對她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珍惜,那才是她真正的知音,是她該用一生一世好好珍惜與愛重的靈魂伴侶。
是他使得唐婉飽受創傷的心靈漸漸愈合,并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芽苗,這一切足見趙士程的寬厚善良。在沈家花園見到陸遊,趙士程很了解妻子對前夫還存有舊情,卻并沒有嫉妒吃醋,而是讓妻子去給前夫送壺水酒,以徹底了斷前緣,足見他豁達溫厚、胸懷寬廣。
這才是唐婉應一生珍惜的良配佳偶。可惜,唐婉在之前這段孽緣中陷入太深了,以緻從對前夫的感情中難以自拔,不懂得珍惜眼前人,最後枉送了卿卿性命。
唐婉在用自己的整個生命愛着陸遊,把這份愛情當作自己生命全部的意義,可是對于陸遊來說,這份遺落的愛情隻是他青春年少時的一個夢幻,是生命中的一個遺憾而已,閑來無事時拿出來回味一下,把玩一下,給自己平淡無味的生活添加一些色彩,也滿足一下自己是個癡情種子的自我陶醉感。
可是,這份所謂的深情從來沒有耽誤過他娶妻生子,綿延後代;也沒耽誤過他家庭幸福,安享天倫;還為他博得了“癡情男兒”的美名,卻獨獨斷送了前妻唐婉的生命!陸遊到底是深情還是薄情,據此可見一斑。
結語
但願所有的男兒都能成為頂天立地有擔當的大丈夫,而不是為母命是從的“僞孝之人”,斷送了自己的幸福,又斷送了他人的性命,願陸遊唐婉的愛情悲劇成為永不重演的曆史。
正所謂:
三生石上定前緣,天意難違莫等閑。
若聽細言斷了弦,一别兩寬是真言。
優柔寡斷是大忌,自私貪心更讨嫌。
默默祝福是真愛,歲月靜好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