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作者:平原隐者

前言:

波瀾壯闊的北韓戰争,既是大陸的立國之戰,更是無數英雄湧現的光榮時代,如《英雄兒女》中王成那般的英烈又何止千萬。“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是筆者童年最深處的記憶,一句慷慨赴死的呐喊,喊出了中華英烈的血性,也喊出了我族不屈的韌性。

王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他是數十萬志願軍将士的縮影,據北韓戰場的戰地記錄為證,如王成這般與敵同歸于盡的烈士就多達兩千多人,其他奮戰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烈士更是多達數萬!

從藝術表達的角度來看,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一個衆多英雄事迹的融合,而今天所講述的故事,就是王成的衆多原型之一——蔣慶泉。還有一點要着重說明,老英雄還健在,他現年已經92歲了。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一.隐居幾十年,故事被發掘

老英雄的故事、始于一位曆史作家——洪爐(1931——2019)對于北韓戰場英雄事迹的發掘。劃重點:洪爐先生就是創造出王成這一經典形象的作家!

那時正值2000年,這位曾參加過解放戰争、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家、在整理北韓戰争題材時,偶然間翻閱到了關于蔣慶泉的相關記載,研究之後他發現、這位老戰友活脫脫就是王成的原型啊。這樣的英雄為什麼沒有任何的傳頌和記載?

原來,在相史料中明确記錄着這位英雄後來的事迹,他曾經被美帝俘虜過,而北韓戰争結束後,作為交換俘虜的他就轉業回鄉,從此再無一絲記錄……“他是英雄,不是叛徒,必須讓所有人知道這位戰友的事迹!”洪爐先生打定了主意,立刻開始了走訪調查。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在那個還需要撥号上網的年代,資料的收集何其困難,先生前往了老英雄的家鄉,通過縣志和戶口記錄慢慢排查,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被他查到了蔣慶泉的家。還好,老英雄還健在,當年年逾古稀的他,看起來高高瘦瘦的,但精神狀态依舊透着一股子英氣。

得知來訪者也是在北韓戰場的同志後,老人家雖然很高興,但卻不太願意提及當年的過往。“當了俘虜,丢人呐”蔣慶泉提及此事眼中含着淚水:“我要是死在了戰場上該多好,我的連長、排長、班長都犧牲了,我卻活了下來,還被美國佬給抓走了”。

雖然一開始很不情願,但說開了之後、老人家的話匣子也逐漸打開了,更多的是對戰友的不舍和虧欠,以及這麼些年來戴着“俘虜”這頂帽子的辛酸和無奈。整個故事,還要從那場慘烈的戰鬥說起。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二.“向我開炮”

1953年、正值北韓戰争的末期,敵我雙方為了在談判桌上争取到最大利益,開始了最後階段的較量,其慘烈程度超過了初期的大迂回、大穿插階段,取而代之的是“死磕硬鋼”的陣地争奪。4月18日的石岘洞北山戰鬥,就是老英雄最後的一戰。

那天,接到上級指令、負責奪取石岘洞北山陣地的志願軍23軍201團,一個加強連的弟兄們如猛虎出籠一般,借着夜色掩護與敵人激戰一整夜,反複争奪了四次之後終于占領了陣地。

期間還有一位黃繼光式的英雄——許家朋,沖擊主峰時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用胸口堵住了敵人的射擊孔,保障了小分隊成功拿下主峰。隻是165人的加強連,此時隻剩下了十幾個人,蔣慶泉也在其中。就靠這十幾人要防禦敵人的反撲,怎麼打?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後方的增援還在趕來中,這十幾人也不同程度的挂了彩。此前的進攻中,蔣老已經多處負傷,但是他輕傷不下火線,作為連隊的話務員,他背上的步話機是連隊唯一與指揮部聯系的工具。

為了能堅守陣地,指揮部給他們配備了一支火炮支援部隊,而蔣慶泉就是後方那幾十門火炮的眼睛。接下來的兩天時間,緩過勁兒的美國佬對我軍陣地發動了不下十幾次的進攻,每次都是用優勢的炮火、把陣地犁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再發動攻擊。

十幾個弟兄在敵人的反複沖擊下也不斷減員,但是蔣老卻發揮如神,每當敵人就要沖上陣地的時候,我軍的炮彈就會劈頭蓋臉地把他們砸下去。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我一邊報告着敵人的位置,一邊扔着手榴彈,換着位置打沖鋒槍,打一梭子、扔幾顆手榴彈,再報告位置”蔣老越說越手舞足蹈,甚至比劃着打槍和扔手榴彈的姿勢:“但是打着打着,我就發現陣地上沒人了,兄弟們都倒下了….”

說到這兒,老英雄再度哽咽了:“當時我就一個想法,跟這幫雜碎們拼了!”他随即沖進碉堡中,搬開戰友的屍體、架起了“轉盤子機槍”開始掃射,沖上來的敵人被一批批的掃到,敵人的火箭筒和手榴彈也開始往老英雄的碉堡上招呼。

槍管打紅了、他就扔手榴彈,手榴彈扔光了,他就端起波波沙沖鋒槍和沖到眼前的敵人對射,眼看着敵人越來越多,他對着步話機喊出了最後一句。“向我開炮!向我的碉堡開炮!”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此時一枚美軍的手雷在他身旁爆炸了,一枚彈片擊中他的腹部,另一枚彈片擊中他的眼眶,頓時血流如注。已經站不起來的蔣老、還是憑借殘存的意識,抓過沖鋒槍對着坑道口的人影射擊,但是一枚毒氣彈又落在了他身邊。

濃烈的瓦斯氣體瞬間彌漫在碉堡内,蔣老也漸漸地失去了知覺….那一場戰鬥,後續的增援部隊還是奪回了陣地,整整5天時間,我軍以傷亡近兩千人的代價,共殲滅三千五百多美軍,為闆門店和談添加了重重的砝碼!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三.被俘後繼續抗争

“被熏暈的時候,我滿以為自己就壯烈了”蔣老說:“沒想到又醒了,還醒在美國佬的卡車上,我立刻就明白自己被俘虜了。”當時的蔣慶泉渾身的衣服都被鮮血泡透了,眼睛被血污迷住不能視物,腹部的劇痛也讓他生不如死。

但是更加生不如死的,是他當了俘虜的現實。“我當時隻想自殺,但是美國佬把我捆起來,連嘴也被捆上繃帶,就不讓我咬舌頭。”救治蔣慶泉也不是美國佬心善,而是要把這個敵方的戰鬥英雄拉攏過來,成為己方攻心戰的好典型。

但是敵人沒有想到,蔣老的意志堪如鐵闆一塊。面對着美金、美食的誘惑,他不為所動,面對着敵人的嚴刑拷打,他更是咬緊牙關一聲不吭,連審問他的南北韓走狗、私下裡都叫他“沉默的石頭”。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眼看着留着沒啥價值,美國佬想到了一個陰險的辦法,把他送到台灣去,讓他不叛變也得叛變。聽聞此事後,蔣慶泉爆發了,不斷地打砸病房,拒絕配合治療的同時還撕裂自己的傷口,絕食絕水以示必死之心。

如此一番折騰,美國佬也沒轍兒了,想到和談正在進行,必然要有交換戰俘的程式,幹脆打消了送他去台灣的打算,留下來準備作為交換的籌碼。就這樣,蔣慶泉出現在了闆門店談判的俘虜交換名單上!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四.不願提及當年、隻想平靜度日

被交換回來後,他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更多的是身為軍人的羞恥心,畢竟在我軍的傳統中,被俘是最大的恥辱。

實話實說,當年我軍對待交換回來的被俘人員,政策上是比較不公平的,在經過一系列的嚴格審查後,确定沒有背叛祖國的蔣慶泉,還是被除去了兵役,轉業回家成了一位普通的農民。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英雄應有的待遇,有的隻是背負着“恥辱”的後半生,回了老家的蔣慶泉,不再提及當兵的過往,更是從此沒跟任何人談及那場戰争。

老人說,每當村中有人問起他當兵走了之後的事情,他就告訴對方、自己剛到丹東就病了,病了很久是以沒去成北韓,在丹東生活了3年……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漸漸地,沒有人再提及相關的事情,大家也就逐漸遺忘了這個北韓戰争的英雄,隻有縣志還少量記載着他的生平。從此後直到2000年,整整四十多年的時間,老人家就隐姓埋名地活着,他說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後來也娶了妻、生了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過日子。

唯一一次“暴露”自己身份的事件,是在十年動亂時期,他入伍的事情被造反派們扒了出來,好在因為他為人非常低調、而且縣檔案館的資料被造反派們燒的沒剩下多少,他當過俘虜的事情沒有暴露,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從那兒以後,老英雄平靜地渡過了大半生。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尾聲:

經過洪爐先生的曝光,這位王成原型之一的老英雄、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視野,最重要的是,經過老戰友的勸解,蔣慶泉擺脫了“精神内耗”,于2003年【紀念抗美援朝戰争勝利50周年活動】中現身,見到了昔日的戰友,大家緊緊擁抱在的一起、老淚縱橫。

英雄不該被埋沒,正義必須得到伸張,“向我開炮”不僅是一句慷慨赴死的怒吼,也是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不屈的意志。明珠蒙塵、難掩其奪目光華,英雄無言、訴說着千古流芳,讓我們向着這些民族英雄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

#頭條創作挑戰賽#

參考資料:

1.【央視網】——紀錄片【偉大的勝利——抗美援朝啟示錄】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2.【中華網】2019年11月24日新聞——【戰地記者洪爐去世《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便出自其筆下】

《英雄兒女》中王成原型當年并沒死,獨自隐瞞身份半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