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月車企排名:這些車廠,掉隊了

作者:汽車公社

目前的汽車行業确實有一些怪象,說行業不景氣很艱難吧,4月的批發銷量繼續保持10%的增長,絕大多數車企銷量同比出現正增長,但要說輕松?并不見得。價格戰頻發,車企的利潤在極度壓縮,競争惡化似乎比過往任何時候都糟糕。

不過越是動蕩的時刻,就愈發推動格局生變,就像如今的車企排名一樣,借力新能源,自主品牌獲得更多認可和青睐,特别是頭部四家自主車企,基本上占據了所有自主品牌六成的市場佔有率,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其中除了比亞迪作為當紅明星,奇瑞、吉利、長安雖然沒有網上那麼火,但現實的銷量并不低,特别是他們的燃油車車型,不僅為企業赢得了銷量上的優勢,還在利潤方面為企業在新能源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強大的後勁。

4月車企排名:這些車廠,掉隊了

合資在自主的壓制之下此消彼長,不過德系下滑的程度相對優于日系和美系。當然,從銷量也可以看出,一些在企業戰略、産品布局、營銷方面出現問題的企業,混戰中逐漸掉隊了,日子越發艱難,而更多時候一旦失去勢能,品牌也就向下了。

比如4月份,上汽通用和廣汽豐田,基本上都挂上了三成左右的同比降幅,單月銷量跌破5萬輛以下,已經跌出了正常的車企十強。還有如廣汽埃安,原本4萬輛月銷量的,但4月份跌落到2萬輛的水準,同比下滑48%,增長稍顯乏力。

競争就是這樣,特别是在中國汽車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場境況,勢必會淘汰一部分産品力和品牌力以及企業底蘊和實力不夠深厚的企業,同時還有一批不能及時順應消費需求的汽車産品,也将逐漸淡出行業和消費者視線。

如果從今年前4月的情況來看,基本上全年的車企格局已經展現出來。比如比亞迪在短期兩年内,基本上沒有對手可以匹敵,奇瑞、吉利、長安追趕起來難度非常大。不過對比亞迪來說,累計同比23.6%的增幅也證明了“高處不勝寒”的道理,高速發展的阻力以及無數的追兵,要前進的每一步,都不會太輕松。

作為自主和行業第一梯隊的奇瑞、吉利、長安,随着銷售月份的增加,互相間累計的銷量差距也逐漸拉大,目前已經出現了約6萬輛的銷量差距,鑒于這幾家企業在各自領域都有優勢,比如奇瑞在海外出口有優勢,吉利和長安在多品牌和細分市場的均衡方面有優勢,是以三者在發展的道路上也會齊頭并進。

4月車企排名:這些車廠,掉隊了

2024年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拿下車企四強,領跑自主品牌乃至整個車市将是大機率事件。而在合資車企中,一汽-大衆雖然能夠保持在前五,但也可以看到目前其與長安汽車還有4萬輛的差距,相當于每月1萬輛,單從新能源這塊,長安的優勢就比一汽-大衆強了不少。

從上汽大衆開始,車企們的差距就凸顯出來了,南北大衆近20萬輛的差距,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鴻溝,且不能輕易被逾越,也就相當于車企第6-8名建構了一個第二陣營,裡面包含了上汽大衆、長城汽車、特斯拉三家車企。

從第9名到14-15名,基本上屬于頭部的第三陣營,前4個月20萬輛的水準互相之間差距不大,今年全年這個領域的厮殺應該會更加激烈。比如上汽乘用車在新能源上價格的一探再探,就像智己把價格拉低到20萬元以下,而飛凡目前因為定位和來自智己下探的壓力,新能源支撐力會比較有問題。

東風日産前4個月進入到十強,這确實令人意外,這在整個日系退敗的背景下,可以說給日系上了一劑強心劑。不過銷量和市占率的背後,那自然是血的代價,軒逸價格越來越便宜,銷售占比越來越高,這自然對日産品牌未來在華的發展是一個不好的信号。

部分月份,上汽通用五菱可以進入到十強,但是綜合前4個月來看,僅拿得第11。實際上上汽通用五菱爆品是有的,特别是在入門級的純電細分市場,隻是銷量的延續性有點差,無法形成銷量的疊加。

4月車企排名:這些車廠,掉隊了

系别銷量的變化,是近兩年來最熱的話題,其中以自主品牌最為火爆。4月份自主車企的份額已經達到了63.8%,創下了史上最高份額紀錄,且直接推動前4個月自主品牌的份額正式突破60%,達到60.8%,直接比同期提升了8.3個百分點。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主車企的銷量明顯高于行業的大盤走勢,4月份和前4個月同比28%的增幅就是最好的證明。

自主的強大有目共睹,除了四家頭部車企,霸占了六成的份額,諸多新勢力造車,也将新能源汽車的勢能逐漸提升,特别是賽力斯、理想、小米等,為整個自主車企帶來的增量相當可觀。

當然30家自主品牌中,月銷破萬不到20家,這也意味着市場的分化以及拉動自主品牌增長的核心能量,依然在部分車企手中。是以就算新勢力再火,拿到了更多的流量和關注度,實際上消費者在購車決策中,依然會看向頭部和成熟的車企和車型,這是不是意味着,搞流量不一定能搞到銷量。

外資品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在新能源還是在傳統油車上,或者說就算找到了方案,目前尚未奏效。大多外資車企新能源不瘟不火,其中純電産品難以在消費端得到更多使用者的接受,受消費者追捧的插混産品又暫時難以補齊到位,是以新能源這塊蛋糕還不能為外資品牌提供直接的助力。

4月車企排名:這些車廠,掉隊了

是以德系車的份額也還在下跌,4月份已經降低到了15.4%,前4個月已經降低到了16.7%,包括銷量上整個德系車4月和前4月同比都是下滑的。而日系車更是如此,4月和前4月的下滑幅度都在10%以上,以至于日系車的份額跌至11.2%,幾乎為近幾年來的冰點,除了東風日産和東風本田因為同期基數問題,為日系車的頹勢挽回了一些局面。

美系車的份額則主要受特斯拉和上汽通用影響,整體的跌幅在20%左右,成為所有系列最糟糕的存在,單月份額最低以及跌至7%以下。如今随着國内新能源的崛起,特斯拉的壓力頗大,4月和前4個月銷量同比都是下滑的狀态。上汽通用更是如此,跌幅更是達到40%左右,累計銷量已經成為主流合資車企的最差表現。

随着行業競争日漸白熱化,越來越多的車企拿不到訂單和銷量,清退和出局也将成為未來車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