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作者:向日葵愛曆史

請大家在閱讀前,先點選上面的“關注”,感謝各位的支援,希望能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并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筆者後續将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率部回撤時,遭遇日軍襲擊,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鏡頭中,132師師長趙登禹将軍乘坐的小汽車被炸毀,停在了路中間,而車上,車下則躺着數位國軍士兵的屍體,現場可謂是十分慘烈!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趙登禹是抗戰時期的一員戰将,也是在抗日戰場上殉國的第一位師長,他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一個貧寒的務農之家,雖然說趙登禹家中貧寒,但是他的雙親還是想盡辦法省吃儉用,供他去私塾讀書,而趙登禹則沒有辜負雙親的厚望,勤奮努力讀書,十分上進。

然而,造化弄人,趙登禹僅僅隻是在私塾讀了兩年書後,便因為家中實在太過困難,拿不出錢來,而辍了學。

辍學之後的趙登禹走訪名師,拜師學藝,練就一身刀劍棍棒之術,1914年,16歲的趙登禹選擇投軍報國,不遠千裡來到陝西,來投奔馮玉祥的軍隊,

當時,馮玉祥執掌的第十七混成旅并沒有招兵,但趙登禹千裡投軍的精神打動了第十七混成旅的軍官,這些軍官因而破例将趙登禹收入了軍中,就這樣,趙登禹在磕磕絆絆中開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趙登禹在來到第十七混成旅的前兩年,不顯山,不露水,一直都是一名普通的副兵,1916年,馮玉祥例行檢查士兵操練時,看到了身材魁梧,眼睛有神的趙登禹,一眼便看出他是一個練家子,便讓趙登禹出列,與自己切磋一下。

随後,一身精湛武藝的趙登禹連續三次将馮玉祥摔倒在地,讓包括馮玉祥以及在場的所有軍官和士兵都驚詫不已。事後,一向愛才的馮玉祥将趙登禹調到了身邊,成為了自己的貼身警衛員。

趙登禹為人正派,嫉惡如仇,有一年,趙登禹跟随馮部來到湖南常德駐軍,當時,日本浪人在常德城内為所欲為,依仗着會一點三腳貓的國術,肆意欺淩中國人,趙登禹獲悉這個情況後,十分憤怒,便想要好好教訓一下這些日本浪人。

不久後的一天,一群日本浪人醉酒鬧事,對一名中國商販進行了毆打,這個消息傳到了趙登禹這裡後,趙登禹絲毫沒有猶豫地便趕至酒樓,憑借着一身武藝将這些日本浪人好好收拾了一頓。

随後再将這些日本浪人帶到了當地的日本領事館,要求日本人賠禮道歉,并對挨打的中國商販進行賠償,日本領事館見有确鑿的證據,再加上趙登禹誓不罷休的堅決态度,令日本領事館最終隻能夠按照要求,向中國商販賠禮道歉,并進行了賠償。

事後,這件事情在湖南常德傳開,令趙登禹名聲大噪,成為了當地人口中的英雄好漢。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争爆發,在這場戰争中,趙登禹十分英勇,僅僅帶着一個排的兵力就端掉了奉軍的一個炮兵陣地,繳獲了上百門火炮,戰後,表現出色的趙登禹受到了提拔,被提拔成為了連長。

在後續的歲月裡,趙登禹憑借勇猛作戰和戰功,職務不斷升遷,從連長一步步被提拔成為了第二十八旅的旅長。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在這場軍閥混戰中,馮玉祥兵敗下野,他的部隊被蔣介石集團收編,趙登禹被收編後,被改任為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寇在侵占了整個東北三省後,又将目光瞄向了華北地區,為此,在1933年初,日軍對喜峰口發起了攻勢,面對日軍的強勢來襲,當時率部駐守在薊縣的趙登禹并沒有絲毫畏懼之心,而是率部來到喜峰口陣地,擊退了日寇的攻勢,有利的打擊了日寇的嚣張氣焰。這場喜峰口阻擊戰結束後,趙登禹收到了表彰,還被擢升為132師師長。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趙登禹率部據守南苑,抵禦日寇的攻勢,當時,132師從師長趙登禹到士兵,同仇敵忾,多次打退日寇的攻勢,令日寇攻勢受挫,日軍指揮官見南苑久攻不下,勃然大怒,當即便指令火炮和飛機對南苑的守軍工事發起了狂轟濫炸,這就使得132師傷亡較大。

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考慮到132師傷亡較大,便給趙登禹下達指令,指令他儲存戰力,率部撤回北平,趙登禹接到指令後,并不想撤退,想要繼續死守,但看到不斷增加的傷員,他最終接受指令,率部回撤北平。

但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二十九軍中僅有日本人安插的眼線和特務,他們将趙登禹撤退的計劃和路線全部報告了日本人,日本人在獲悉這些重要情報後,日軍則是當即在趙登禹必經之路——天羅莊設下了重兵。

1937年,北平南苑,趙登禹将軍,壯烈殉國後,一張罕見的鏡頭

1937年7月26日,趙登禹乘坐轎車,在兩輛裝有衛兵的卡車的護衛之下,行駛到天羅莊時,遭到了日軍的伏擊。

當時,日軍派出了日軍第七中隊和第三機槍中隊在伏擊點對趙登禹部進行了伏擊,在日軍密集的射擊下,趙登禹身中五彈,英勇殉國。

趙登禹壯烈殉國後,紅字會為了保護他的遺體不受日寇的侵害,便将其遺體進行了掩埋,後續,趙登禹的遺體又被龍泉寺僧人收殓,在1946年時,安葬于盧溝橋以東2公裡處的西道口山坡上。

回顧抗日愛國将領趙登禹的一生,他在青年時期走上了投軍報國之路,在抗日戰争中,投身抗日救國,用生命和熱血展現了視死如歸、甯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決心和信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