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作者:古物藝術

近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後的首張官方肖像油畫一經釋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這幅出自知名畫家之手的作品,本應是展現國王威嚴與尊貴的重要藝術品,卻不料被部分觀衆批評為“怪物”,這一評價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引發了關于藝術界标準和公衆審美差異的激烈讨論。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查爾斯為自己的肖像畫揭幕

當地時間5月14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後的首張肖像畫由現年75歲的查爾斯親自揭曉。

查爾斯滿懷期待地走向那幅油畫,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解開絲帶,然後緩緩揭開覆寫在畫上的幕布。然而,這一下,全場的氣氛卻瞬間凝固。

片刻的沉默後,稀稀拉拉的掌聲在尴尬與禮貌之間掙紮,最終勉強響起。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這幅畫的作者是著名藝術家 53歲的Jonathan Yeo,喬納森在2020年就接受了皇室的委托,為當時的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繪制肖像畫,以紀念他成為“德雷珀斯公司”成員50周年這一重要時刻。

然而,随着女王的離世,查爾斯登基成為國王,這幅畫作的意義也随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它不再僅僅是一幅親王肖像,而是一幅具有全新象征意義的國王肖像畫。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查爾斯肖像畫

這幅2.3米x1.66米的肖像畫被放在了白金漢宮中。我們可以看到,畫像中的查爾斯身穿威爾士近衛團制服,一臉鎮定,眼神平和,雙手緊握劍柄,整個人浸在血紅色的背景裡,肩部有一隻帝王蝶在飛舞——據英國媒體報道,說這是國王自己提議的,以彰顯其對環境保護事業的熱情。

然而,這一片大紅色的背景,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這幅畫作的線條和色彩處理與大衆常見的肖像畫有所不同,它采用了更為抽象和變形的表現手法,這種前衛的藝術風格顯然超出了部分觀衆的審美範疇。

據說,查爾斯和王後卡米拉對于這幅肖像頗為滿意。據說,在這幅畫完成三分之二的時候,查爾斯就看過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畫完人物沒畫背景的時候看的),而國王親自揭幕的時候顯然有點意外,對這幅作品濃烈的色彩稍感驚訝。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查爾斯(右)與畫作創作者Jonathan Yeo

藝術界的專家對這幅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是對傳統肖像畫的一種創新和突破,展現了畫家對現代藝術風格的探索和實踐。專家們指出,藝術不僅僅是模仿和再現,更是對現實世界的獨特解讀和創造性表達。這幅肖像畫正是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展現了國王的另一種面貌,它或許不那麼符合傳統的審美标準,但卻充滿了藝術的力量和魅力。

隻不過,對于這不尋常的烈焰畫風,英國的普羅大衆着實難以接受,網絡上直接炸鍋。他們普遍表示,這幅畫中的國王形象與他們心目中的國王形象相去甚遠,甚至有人直言不諱地稱其為“怪物”。是以,這幅畫作的前衛風格無疑挑戰了他們的審美底線。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查爾斯(右)與畫作創作者Jonathan Yeo

這畫亮相之後不光其他國家網友集體看樂子,就連很多英國人都覺得尴尬。有人調侃這畫像是在地獄之火中燃燒,散發着邪惡的氣息。更有人聯想到了卡米拉的衛生棉條。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有些人覺得,這看起來像是查爾斯下地獄了……

還有人說,這看起來像是地獄的統治者……

也有人表示英國王室的統治水深火熱……

英國王室曆代都有肖像畫,皇室肖像在象征權力和投射形象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是确立君主權威、鞏固統治的一種工具。

以前的君主肖像畫是這樣的: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盡管此畫争議巨大,但是讓世人有機會看到它還是重要的。面對這樣的争議,我們不禁要思考:藝術界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一幅肖像畫作品會遭到普通群眾的質疑和批評?

這背後反映的其實是藝術界與公衆之間的溝通和認知差異。藝術界追求的是創新和突破,他們希望通過新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來挑戰傳統的審美觀念;而公衆則更注重作品的直覺感受和情感共鳴,他們更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審美習慣的作品。

英國國王查爾斯加冕後首次公布肖像畫,好詭異!血色背景引争議

是以,對于這幅引發争議的肖像畫,我們應該保持開放和包容的态度。藝術是多元的,它允許不同的聲音和觀點存在。我們應該尊重藝術家的創作自由和探索精神,同時也應該了解和接納公衆的審美差異。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欣賞和了解藝術作品,讓藝術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