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慶餘年2》千呼萬喚始出來,結果廣告太多,被網友diss吃相難看

作者:咕咕不迷路

廣告植入就是娛樂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當今這個娛樂内容高度商業化的時代,有些作品的廣告插播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近日熱播的古裝劇《慶餘年2》就是極為典型的一個。從播出首集開始,這部劇的廣告就備受争議。

視訊加載中...

據統計,每集40多分鐘的正片時長,實際上由于廣告插播被大幅壓縮,廣告時長甚至超過了100秒,平均每集高達9條廣告。這種頻繁的廣告貫穿始終,讓觀衆戲稱“五步一個廣告”。正當觀衆尚沉浸在劇情之中時,突然就被廣告打斷,情緒瞬間被完全破壞。

《慶餘年2》作為一部備受矚目的爆款劇,背後自然少不了資本運作的影子。制作方為了獲得更多的廣告溢價,不惜以犧牲劇情流暢度為代價,大幅增加廣告數量和時長。在資本利益的驅動下,藝術創作的初衷被徹底抛棄,觀衆體驗反而淪為次要考量。

《慶餘年2》千呼萬喚始出來,結果廣告太多,被網友diss吃相難看

在目前的視訊網站格局中,各大平台之間的競争愈演愈烈。為了吸引更多觀衆轉投自家平台,《慶餘年2》的制作方在不同平台的廣告安排上也存在明顯差異。比如在央視播出時,廣告較少,而在自家平台首播時,廣告密集度則大幅提高。

這種不同平台間的“雙重标準”,再次凸顯了商業利益高于一切的本質。《慶餘年2》作為一部備受關注的IP續集,其背後的商業價值自然也備受重視。制作方為了最大化IP價值,不惜以犧牲使用者體驗為代價,瘋狂植入各種廣告。

《慶餘年2》千呼萬喚始出來,結果廣告太多,被網友diss吃相難看

在他們眼裡,觀衆不過是賺錢的“韭菜”而已,能榨幹的利潤就盡情榨幹。《慶餘年2》廣告“吃相難看”的背後,是資本主導、平台博弈、IP價值最大化,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讓原本應該專注于藝術創作的娛樂作品淪為純粹的商業工具。

不能否認廣告植入在娛樂作品中的必要性,适當的廣告插播不僅能為制作方帶來經濟支援,也能為觀衆提供更多免費優質内容。但問題在于,《慶餘年2》的廣告安排已經完全失控,遠遠超出了觀衆能接受的範圍。

《慶餘年2》千呼萬喚始出來,結果廣告太多,被網友diss吃相難看

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劇情的連貫性和觀衆的觀影體驗,更讓人感到廣告植入的“下作”和“肆無忌憚”。作為觀衆,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欣賞到高品質的娛樂作品,而不是被各種令人厭煩的廣告所困擾。制作方應該意識到,過度商業化并非良策。

過度把觀衆當成“韭菜”去剝削,終将損害作品的口碑和影響力。相反,他們應該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在保證合理廣告收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廣告對劇情的幹擾。

《慶餘年2》千呼萬喚始出來,結果廣告太多,被網友diss吃相難看

隻有這樣,才能讓《慶餘年2》這樣的爆款劇真正實作内容與商業的完美平衡,讓觀衆在欣賞精彩故事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觀影體驗。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作品的口碑和影響力,也有利于推動整個娛樂行業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