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作者:婦産科任向前主任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張大姐今年49歲,自從半年前體檢出血糖、血脂偏高後,她便開始管理飲食。不過,她用的方法不得家人和朋友支援,張大姐堅持通過不吃主食,隻吃蔬菜和肉類來進行控制碳水攝入,達到降低血糖和血脂的目的。

家人朋友都認為這樣做反而可能會使張大姐的身體更不好,說到底,“人哪有不吃主食的啊,這真能健康了?”

然而,張大姐的“逆反心理”也上來了,依舊沒改;堅持吃了一段時間後,張大姐覺得自己身體都輕盈了許多,便更加确信該方法正确,不顧勸阻,依舊這樣吃。

直到上周的某天,張大姐在早晨起床上廁所時,突然感覺一陣頭暈目眩,還沒來得及抓住門框就一頭栽倒在地。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家人聽到動靜連忙出來檢視情況,看到張阿姨癱倒在地後,及時撥打120将人送到了醫院。

“她這是嚴重低血糖導緻的昏迷,已經輸入葡萄糖了,她平時都吃了什麼啊,怎麼血糖這麼低?”醫生拿到檢驗報告後,訓斥家人道。

張大姐丈夫回憶了一會,将張大姐的飲食管理計劃講給了醫生聽,一臉無奈的說道:“我們都說這樣吃不健康,她非不聽,唉······”

醫生詳細了解了張大姐的過往病史,又對她目前的身體各項治療進行分析,提議家屬道:“以後讓她還是正常吃主食吧,不吃主食的危害或許比血糖、血脂略高要危險!”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不吃主食危害大,先來看看相關研究結果如何

對于國人來說,日常主食往往是饅頭、面條等食物,這些食物都有一個典型的特點,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當然,這些食物中同樣含有很多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如糖、蛋白質、維生素等,每日适當攝入,可以幫助保證機體健康運作。

上述講述的張大姐之是以出現昏迷狀況,就是因為長期不吃主食,導緻體内必需的糖分得不到滿足,影響葡萄糖供能,繼而無法滿足腦組織代謝需求,可能會出現活動障礙,即一旦身體活動幅度大便會出現眩暈感,這種情況在造成剛起床時尤為明顯。

為了控制血糖/血脂水準,就完全不吃主食,這個做法是沒有醫生會建議的;因為适當吃主食,控制好量以及做法等細節把控,吃主食對于血糖/血脂的影響不大;反而是完全不吃主食,對于身體的危害可能更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看完下面的相關研究就能得到一些答案。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2023年,國外知名學者在《世界心髒病學》大會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針對主食攝入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影響進行試驗,研究人員在美國進行了長達12年的随訪調查,最終發現:不吃主食或少吃主食的人中有9.8%患有心血管疾病,而标準主食飲食參與者的患病風險僅有4.3%。

由此可以看出,不吃主食對心腦血管傷害較大,其患病機率是标準飲食的兩倍,極有可能增加心髒病、外周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健康很不利。

另外,還有學者發現不吃主食,或許會影響壽命長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為證明不吃主食可能會對壽命造成影響,有學者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雜志上發表了相關研究,對超過43萬人進行長達25年的碳水化合物飲食記錄分析,得出結論:

中等劑量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即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50-55%能量的參與者,相比于低劑量和高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會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說,不吃或極少吃碳水化合物和高碳水化合物都會增加死亡風險,繼而可能造成壽命縮短。

研究人員表示:“日常還是要保證主食攝入量的,不吃主食可能會縮短壽命,當每日的碳水攝入達到總攝入量的53.7%時,對壽命的好處最多,最有利于延長壽命。”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不吃主食危害大,深入了解:可能展現在方方面面

其實,如果真的抛開研究不談,關于不吃主食對于身體的影響,已經确定的危害也不少,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1.營養缺失,或會出現營養不良

常被我們當成主食食用的全谷物和豆類是我們身體營養的重要來源,長期不攝入此類物質,很容易導緻機體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缺失,進而出現營養不良。

長時間營養不良會導緻面色晦暗、身體消瘦,稍一運動便可能出現心悸、心律不齊,嚴重的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對健康十分不利。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2.大腦功能衰退,增加心腦疾病風險

日常生活,主要從主食中攝取碳水化合物,而且對人體極為重要,因為沒有足夠的熱量供給,人體就會自動分解,釋放熱量,有可能造成碳水化合物供給不足,血糖降低;

但是,大腦細胞的活動需要血糖,當身體出現低血糖,對神經系統傷害特别大,影響大腦功能,嚴重者會造成腦組織損壞甚至導緻死亡。

其實,這很容易了解,想要器官正常運轉的話,是需要前提條件的,最起碼要滿足它的生存所需,就像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睡眠,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一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證,談何正常運轉呢?

3.肌肉流失,體質虛弱

這一問題的出現,不排除上了年紀之後,身體機能退化帶來的影響;當然,如果長期不吃主食造成人體碳水化合物嚴重缺失;為保持平衡,機體便會動用身體中儲存的蛋白質和脂肪,導緻肌肉得不到修複和維持,長此以往肌肉含量下降,對骨骼的保護下降,骨密度會逐漸降低,會增加中老年人骨質疏松風險。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4.免疫力低,抵禦疾病的能力差

碳水化合物是維持免疫功能的關鍵物質之一,當它缺失後,身體的免疫細胞可能會出現異常,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不能正常代謝,抵禦能力大幅度下降,繼而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增加患病風險。

5.心情低落,情緒波動大,反應遲鈍

除了對身體上的傷害,不吃主食還會影響情緒和認知,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和脂肪可以在體内生成血清素,這是一種保持情緒良好的物質,當它減少時,情緒便會出現波動大,負面情緒多等情況。

另外,碳水化合物還是大腦運轉的主要能量來源,它的缺乏勢必會引發大腦能量不足,神經功能出現異常,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症狀。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6、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大

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還選擇不吃主食的方式控制血糖,可能會導緻胰島素分泌不足,身體對葡萄糖的耐受力降低,導緻血糖代謝紊亂,出現血糖值浮動變大,可能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總之,不論是哪方面考慮的話,都不建議大家完全不吃主食,那麼,問題又來了,像從前的張阿姨一樣的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到底該如何正确吃主食呢?

健康吃主食,醫生教你幾招

1.選擇很重要,全谷物薯類可以有

主食可以吃“雜糧雜豆飯”:将雜糧類的小麥、玉米和燕麥等,最雜豆類的紅豆、綠豆等豆類混合食用,适當選擇一些蕃薯、洋芋等薯類食物。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這種飲食選擇與精制米面相比,可以避免糖分和脂肪攝入過量,血糖、血脂出現增長的危險情況,長期這樣吃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

2.控制好攝入量,健康同時不超标

當然,選擇好食物後也不能無節制的吃,還要根據健康标準進行每日攝入量控制,醫生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谷類薯類及雜豆的總量在250克-400克,盡量不超過500g。

進行細緻劃分後,全谷粗雜糧和雜豆類攝入量保證在50克-150克之間,薯類同等攝入量,其餘的100g攝入精米白面,保證人體健康的同時,降低脂肪、糖分超标的風險。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3.主食要粗細搭配

另外,主食的粗細搭配也要合理,一般建議成年人每日粗雜糧攝入比例應占主食的1/3左右,這表示在一日三餐中,應該至少有一餐以全谷物、雜豆和薯類作為主食,滿足這種搭配比例,可以有效減少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損失,彌補機體的空缺。

這樣一來,顧及到了糖分、脂肪攝入,又彌補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對健康益處頗大

49歲女子,每天光吃菜和肉不吃主食,半年後身體如何了?聽醫生分析

總而言之,即便是要控糖控脂,也不能太過極端。

盡量将避開日常生活中的含糖超标的食物,如甜點,糯米,飲料、冰淇淋,一部分高糖水果等;和一些脂肪含量超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紅肉和加工肉制品、酥餅、千層餅、肉包、骨頭湯等食物。

當真正做到了健康飲食,身體才可能得到“拯救”,如果在管理飲食的過程中出現不适,大機率可能是管理方式不當,要盡快咨詢醫生,調整飲食習慣,避免出現張大姐類似情況!

參考文獻:

1.減肥不吃主食,這不是在減肥,而是在減壽!2023-03-11.

2.低碳水飲食或折壽,碳水控制這個量,最利于延長壽命.2023-09-01.

3.超8萬人研究,碳水化合物攝入高低會影響壽命,男女有别.2023-09-01.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