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份兒“厚禮”!井陉遊子認祖歸宗

作者:視窗線上

井陉縣南王莊鄉東尖山村張密蘭,做夢都想不到,和土坷垃打了一輩子交道,古稀之年卻在家門口當起了掙工資的“脫産勞工”。

帶份兒“厚禮”!井陉遊子認祖歸宗

張密蘭“身份”的轉變,得益于東尖山村馬紮廠“橫空出世”。東尖山村是個在冊僅有128戶、430餘口人,常住人口不滿百的偏僻小山村,全村95%以上的人都姓馬。這個村也是以紅石建材為主格調的“中國傳統村落”,抗戰時期,共和國7位開國将軍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

帶份兒“厚禮”!井陉遊子認祖歸宗

“建這個廠子,多虧了人家馬總。”村黨支部書記栾瑞華說,馬總是他們村馬氏家族在修編《馬氏家譜資料》時“找”回來的遊子。栾瑞華口中的馬總名字叫馬永健。2021年7月,在村兩委的支援下,《馬氏家譜資料》馬氏家族修編正式啟動。在北京與他人合夥開辦着一家專事教育訓練、團建公司的馬永健,在修譜人員找上門時才知道自己原來祖籍東尖山村,是曾祖那輩遷出去的。知情後,他專程從北京趕回東尖山村找他家的祖墳,受到了村兩委和族人的熱情接待。此間,當他得知村兩委正為找不到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的項目犯愁時,當即提議建個馬紮廠,他負責産品的包銷。

帶份兒“厚禮”!井陉遊子認祖歸宗

“當時就感覺這個項目可行。”栾瑞華說,他們這個班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執行力強,認準的事兒說幹就幹。缺少啟動資金,怎麼辦?包裝項目向上争取,村幹部帶頭入股。在村兩委的努力下,累計籌集70餘萬元,建廠房、買裝置……今年4月初,東尖山村馬紮廠正式投産,包括張密蘭在内的9位村民成為這裡的首批員工,他們的平均年齡超過了55歲。“活兒不累,也不耽誤家裡的事兒,每個月能掙個小千數來元。”張密蘭說,她的工作是給小馬紮穿帶子。

“俺們負責生産,馬總負責銷售。”栾瑞華說,現在一天能加工500多個,通過馬總公司的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各地,平均每個馬紮純利潤将近2元。接下來,他們将動員更多的村民入股,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她有信心将小馬紮做成強村富民的支柱産業。

“你們一定要重點提提馬總。”采訪結束時,栾瑞華再三叮囑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說馬總對他們村的發展很關心,現在村裡的粉條兒、蜂蜜、山韭菜花兒等農産品也是人家馬總幫着賣的,全村人很感動也很感激。

作者 | 揚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