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皮書前瞻:中國腸道菌群研究,誰牛誰強?

作者:熱心腸先生

視訊加載中...

在過去24年裡,中國哪些腸道研究機構、哪些科學家産出最多,又是哪些的影響力最大?經過幾個月的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我們有了自己的答案。

下面是2000-2023年總發文量排名前20位的中國機構,可以看到類型非常豐富,醫口、食品口、農口(包括動物口)都有頭部機構位列其中。中國科學院以1200多篇位列第一,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緊随其後,而後4位均是食品、農林牧漁領域的頂尖院校,發文量均超過500篇。

白皮書前瞻:中國腸道菌群研究,誰牛誰強?

2000-2023年總發文量排名前20位的中國機構

而從文章被引次數這個“影響力名額”來看,在之前24年的資料中,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一,中國科學院第二,浙江大學第三。而不在前面的發文數榜單上的華大基因、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位則在這一名額上位列前20,成為“以質取勝”的代表。

白皮書前瞻:中國腸道菌群研究,誰牛誰強?

2000-2023年總被引次數排名前20位的中國機構

至于發文數量最多的20位學者,也都是《熱心腸日報》的常客。李蘭娟、陳衛、印遇龍三位院士位列前三,前面所說的前20位機構裡,也幾乎都有代表性的領軍人物入榜。

白皮書前瞻:中國腸道菌群研究,誰牛誰強?

2000-2023年以通訊作者身份發文總量排名前20位的中國研究者

至于總被引次數排名前20位的中國學者,這些年不那麼被人關注的王俊排名榜首。早年他在華大基因帶領團隊參與 MetaHIT 以及主導後續一系列基因組目錄、物種分析等的論文,不少都是領域開創性的成果,早年引用高,長尾效應也很強。

我們熟悉的趙立平老師,發文數量不在上面榜單,但被引位列第三,說明其研究論文水準得到同行的充分認可;香港中文大學的于君、黃秀娟老師在這個榜單中也都排名前五,論文影響力令人矚目。

白皮書前瞻:中國腸道菌群研究,誰牛誰強?

2000-2023年總被引次數排名前20位的中國學者

今天就簡單“劇透”這麼多,529之前不再多劇透了。至于發頂刊的中國學者,我們也在白皮書裡做了一一列示。還有整個領域14大學術主題的詳盡分析,就請大家期待5月29日,我們來公布。

利益沖突聲明

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

熱心腸先生熱衷于科普事業,是iMeta期刊聯合創辦人和執行主編,在全國性學會等專業機構擔任職務,并擔任高校講座教授。

然而,需要提醒讀者的是,他創辦及主要所在的機關——北京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盈利性的商業化機構,他也是以在這家公司及多家關聯公司擔任董事長、董事等要職。

此外,他還是上海醫藥、健合集團、蒙牛集團等企業正式聘任的咨詢或顧問專家,并為其他衆多企業提供戰略、産品等顧問服務。

熱心腸先生通過持股、薪酬、分紅和顧問費等方式從上述盈利性機構中獲利,盡管在撰寫文章時,其始終希望秉承科學嚴謹、客觀公正的态度,但仍因上述原因可能會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利益沖突:

  • 因商業動機失去科學傳播應有的嚴謹性客觀性。
  • 偏重于介紹利益相關公司的産品和服務,而忽視其他潛在的選擇。
  • 重點強調利益相關公司的優勢,而淡化其劣勢。

為避免和減少利益沖突帶來的不客觀性,熱心腸先生将采取以下措施:

  • 公示本聲明,明确标明利益相關公司的關系。
  • 客觀公正地評價包括利益相關公司在内的所有機構。
  • 鼓勵讀者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并加以改善。

讀者朋友們在閱讀熱心腸先生的文章時,請注意了解其商業背景,并保持理性判斷和批判性思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