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皮书前瞻:中国肠道菌群研究,谁牛谁强?

作者:热心肠先生

视频加载中...

在过去24年里,中国哪些肠道研究机构、哪些科学家产出最多,又是哪些的影响力最大?经过几个月的文献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有了自己的答案。

下面是2000-2023年总发文量排名前20位的中国机构,可以看到类型非常丰富,医口、食品口、农口(包括动物口)都有头部机构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以1200多篇位列第一,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而后4位均是食品、农林牧渔领域的顶尖院校,发文量均超过500篇。

白皮书前瞻:中国肠道菌群研究,谁牛谁强?

2000-2023年总发文量排名前20位的中国机构

而从文章被引次数这个“影响力指标”来看,在之前24年的数据中,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一,中国科学院第二,浙江大学第三。而不在前面的发文数榜单上的华大基因、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位则在这一指标上位列前20,成为“以质取胜”的代表。

白皮书前瞻:中国肠道菌群研究,谁牛谁强?

2000-2023年总被引次数排名前20位的中国机构

至于发文数量最多的20位学者,也都是《热心肠日报》的常客。李兰娟、陈卫、印遇龙三位院士位列前三,前面所说的前20位机构里,也几乎都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入榜。

白皮书前瞻:中国肠道菌群研究,谁牛谁强?

2000-2023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文总量排名前20位的中国研究者

至于总被引次数排名前20位的中国学者,这些年不那么被人关注的王俊排名榜首。早年他在华大基因带领团队参与 MetaHIT 以及主导后续一系列基因组目录、物种分析等的论文,不少都是领域开创性的成果,早年引用高,长尾效应也很强。

我们熟悉的赵立平老师,发文数量不在上面榜单,但被引位列第三,说明其研究论文水平得到同行的充分认可;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黄秀娟老师在这个榜单中也都排名前五,论文影响力令人瞩目。

白皮书前瞻:中国肠道菌群研究,谁牛谁强?

2000-2023年总被引次数排名前20位的中国学者

今天就简单“剧透”这么多,529之前不再多剧透了。至于发顶刊的中国学者,我们也在白皮书里做了一一列示。还有整个领域14大学术主题的详尽分析,就请大家期待5月29日,我们来公布。

利益冲突声明

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

热心肠先生热衷于科普事业,是iMeta期刊联合创办人和执行主编,在全国性学会等专业机构担任职务,并担任高校讲座教授。

然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他创办及主要所在的单位——北京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盈利性的商业化机构,他也因此在这家公司及多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长、董事等要职。

此外,他还是上海医药、健合集团、蒙牛集团等企业正式聘任的咨询或顾问专家,并为其他众多企业提供战略、产品等顾问服务。

热心肠先生通过持股、薪酬、分红和顾问费等方式从上述盈利性机构中获利,尽管在撰写文章时,其始终希望秉承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但仍因上述原因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利益冲突:

  • 因商业动机失去科学传播应有的严谨性客观性。
  • 偏重于介绍利益相关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忽视其他潜在的选择。
  • 重点强调利益相关公司的优势,而淡化其劣势。

为避免和减少利益冲突带来的不客观性,热心肠先生将采取以下措施:

  • 公示本声明,明确标明利益相关公司的关系。
  • 客观公正地评价包括利益相关公司在内的所有机构。
  • 鼓励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改善。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热心肠先生的文章时,请注意了解其商业背景,并保持理性判断和批判性思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