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扶摔倒老人被誣陷,結局讓人欣慰,好人最終還是得到了家屬道歉!

作者:伊印

遇到摔倒的老人,到底要不要去扶?

這事放在從前,隻會被認為是一個道德問題,大多數的國小生中學生甚至大學生,心中充滿熱情,也在被老師好好的教導下,認為扶老人是應該的。

可現實同樣是面鏡子。現實的教育,卻讓更多成年人變得理智,并且深思。一個連國小生都不會猶豫的選擇,卻被成年人再三權衡。

這樣的變化,讓人感慨,但你就能是以說成年人的權衡利弊是不對的嗎?若你就是當事人,可能無法如此雲淡風輕。

扶摔倒老人被誣陷,結局讓人欣慰,好人最終還是得到了家屬道歉!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這一回,也有一個男子遇到了類似的事情。他好心扶起醉酒老人,卻被老人的家屬誤以為是他導緻老人受傷。

幸好這件事的結局是讓人欣慰的,老人的家屬最終道了歉并且道了謝,好人得到了好的結局,也算是圓滿。

可如果最後老人沒有告訴自己的孩子,不是這個好心人的錯,如果老人的家屬一直誤會,隻願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那麼好心人又是否會覺得心累呢?

事情發生以後,有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感想。還有人說,如果當初沒有出手,男子也不會遇到這件事,更不用擔心被誣陷。

扶摔倒老人被誣陷,結局讓人欣慰,好人最終還是得到了家屬道歉!

這樣的想法其實也是情理之中可以了解的,畢竟人都會害怕麻煩,而這類事件帶來的影響不僅僅隻是麻煩,如果事情過程沒有被澄清,男子不僅僅會被家屬誤解,還可能被不知情的網友中傷。

然而事實也是男子的底氣。他是因為好心才選擇幫忙,他并不是事件的罪魁禍首。隻不過當好人需要為自己證明,想清辦法說清楚不是自己的錯時,心也總是會累的。

網友的讨論是人性最基礎的感想,你不能去是以否定他人的認知,也不可以就這麼說誰有多冷血。畢竟想要讓大家熱心的前提,也應該是保障好這一部分人的權益,至少不能讓好人被冤枉,不能讓好人覺得自己受了委屈,這才是我們更應該去努力争取的。

扶摔倒老人被誣陷,結局讓人欣慰,好人最終還是得到了家屬道歉!

這次的事件結果算是比較圓滿,畢竟老人明理,即便當初酒醉不夠清醒,但他依然告訴自己的孩子,給了那位好心的男子一個公道。

但這類事件頻頻發生,也讓人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口頭上的指證沒有證據,是否人們可以在論證誰對誰錯之前更加謹慎?

雖然這次男子表示,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他還會選擇出手,可這件事多少讓其他的看客唏噓了。好人可以繼續選擇當好人,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善良的人,可人性是複雜的,也是應該被善意引導的。

扶摔倒老人被誣陷,結局讓人欣慰,好人最終還是得到了家屬道歉!

如果其他本來有想要幫助他人想法的人,看到這種事情發生,你說他們是否還會堅持自己的信念?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又是否會讓這些人堅持自己的信念?

一個好的信念,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群人擁有的美好信念,有時候甚至能創造不凡,是以,還是應該思考,如何讓行善沒有代價不受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