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裁員潮席卷車圈,2024真成了最難的一年?

作者:馬拉車市

去年11月,大衆汽車品牌首席執行官Thomas Schaefer曾表示,“2024年是艱難的一年,多個市場面臨沉重的壓力且電動車訂單不如預期。為此大衆汽車品牌計劃裁員,以提振公司财務前景。”彼時,馬拉車市就曾斷言,類似大衆汽車品牌的裁員計劃,極有可能在2024年的國内車市同步推進。

至于原因,一方面由于進入後疫情時代,受經濟下行大趨勢的影響,絕大多數企業都舉步維艱,“裁員”貌似是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國内車市打了近一年的價格戰,恐怕早已有人被“打得”動搖了根基,裁員亦勢在必行。

當然,這些也都是馬拉車市在去年年底作出的預判,實際情況到底會否照此發展下去,我們也在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然而伴随着今年元旦檔期的那部黑馬影片《年會不能停》造出了“裁員廣進”這一網絡熱詞,2024年的車圈也開始不平靜了起來。

裁員潮席卷車圈,2024真成了最難的一年?

車圈“裁員潮”襲來

近期更是出現集中爆發

今年春節前夕,一名自稱是阿維塔售後員工的網友在脈脈平台發文稱:因公司架構調整,阿維塔正在進行“裁員”廣進計劃,全國售後人員95%被裁。後經阿維塔品牌負責人回應辟謠稱,該消息為不實資訊,實情為對部分人員進行了轉崗調整。

若該回應屬實,那麼阿維塔便沒能成為2024年首個推行“裁員廣進”計劃的車企。事實上,車圈的2024裁員“第一槍”其實是被零部件供應商們所打響。

今年1月19日,博世集團宣布因電動汽車領域就業需求降低,高通脹及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計劃在2026年底之前,在軟體和電子部門裁員約1200人;同日,法雷奧宣布為增強組織競争力,将在全球範圍内裁員1150人;2月20日,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佛瑞亞宣布,為了削減成本,在未來五年計劃裁撤至多10000個工作崗位。

相較于那些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率先推進“裁員”計劃,車企們則顯得相對克制了些。加之春節假期的緣故,整個一季度的車壇,特别是國内車壇都尚屬平靜期。

正當馬拉車市都以為我們去年底的預判,可能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的時候,該來的終究還是到來了。

3月23日,汽車巨頭Stellantis集團宣布,鑒于汽車行業目前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競争壓力,Stellantis将繼續在整個組織中作出必要的結構性調整,以提升工作效率并優化成本結構。當時據媒體報道,此輪Stellantis的裁員人數約為400人。

就在Stellantis集團宣布裁員後不久的4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更是釋出全員信,宣布特斯拉全球将裁員10%。Stellantis和特斯拉的先後宣布啟動裁員計劃,真正意義上拉開了2024年車企裁員的大幕。

邁入5月份,多家車企或主動宣布或被曝出,“裁員廣進”計劃開啟。

5月1日,早就有裁員計劃的大衆集團宣布,為了精簡人員提振業績,大衆集團将為提前選擇離職的員工提供9億歐元(約69.85億元人民币)的巨額離職獎勵。

而在近日,又有媒體先後曝出兩家車企的裁員消息。

據21财經報道,目前理想汽車内部正在進行人員優化,此輪整體優化比例超過18%,預計涉及員勞工數超過5600人。其中,銷售服務營運部門優化超過400人,招聘部門從原來的200多人縮減至40至50人,智駕團隊會縮減到1000人以内。

與理想汽車幾乎同時被曝出裁員消息的車企是廣汽本田。據紅星資本局報道,其從廣本内部員工處獲悉,5月以來,廣汽本田已認證逐級通知的形式,啟動大規模裁員,規模預計上千人。内部人士稱此次為整體裁員,涉及多條線。目前内部已啟動離職程式,以主動離職為主,會有相應的補償,目前很多員工已經開始離職前的體檢了。預計裁員行動會持續至8月。

針對裁員,廣汽本田回應稱,“為了保證公司的可持續經營、加速戰略轉型,廣汽本田将進一步提升人員效能。措施包括生産領域部分員工第一次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約、自願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等。”

這還是被媒體曝出來的裁員車企,馬拉車市在知乎等平台上還看到了許多開始實施裁員,但未經證明或者說隻是尚未被曝出來的車企名單。

總之,接連多家車企裁員的消息傳出,若全部屬實,那麼近期的車壇可以說是平靜期後的一次集中爆發。不僅如此,種種迹象表明,此輪“裁員潮”席卷的對象,可能遠不止上述被曝出的那幾家車企。

2024這艱難的一年

降本或成車企主旋律?

不斷曝出的車企“裁員”消息,客觀上印證了大衆汽車品牌CEO去年對2024年的那番整體預判言論,2024年的艱難性,恐怕正在一點一點地顯現出來。

至于2024年為何會成為汽車人眼裡最艱難的一年?我們開篇已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方面是整體經濟形勢所造就,另一方面也跟去年年初開啟一直持續至今的價格戰有關系。出于某些原因,大家都在不斷地“卷”,可卷完之後發現,其代價更是十分明顯。

據各家上市車企釋出的去年财報顯示,在價格戰持續打響的2023年,大多數車企都出現了盈利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情況。例如上汽集團去年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12.48%,廣汽集團淨利潤同比減少45.08%,東風集團淨利潤更是出現了十年來的首次虧損。

造車新勢力方面,除了理想汽車繼比亞迪之後,成為2023年第二家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之外,其他的幾乎都在巨虧。僅蔚來、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3家造車新勢力車企的淨虧損就超過了357億元。

或許你會好奇,為何理想在去年難得地實作了盈利,可它依然逃脫不了今年的“裁員廣進”?

因為在當下,降本對于任何車企而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毋庸置疑。理想雖實作了盈利,可它畢竟還是個創業公司、民營企業,它得想辦法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有新鮮流動的血液,其源頭也需活水來。

而其他營利增速放緩,甚至是虧損的車企,降本就更加刻不容緩,勢在必行。那麼在這艱難的一年裡,裁員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它會否真的成為今年車企的主旋律?

是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尚無法斷定,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從不斷延續的價格戰,到日趨激烈的市場競争環境,從車企的單車毛利率到實際的月銷量狀況,一切仿佛都在證明着,“裁員廣進”大機率會成為今年車企的主旋律。

馬曰:

客觀來講,裁員之于車企,甚至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是企業正常的運作機制,從管理和經營邏輯來講,員工有進有出,一反面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帶給企業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經營發展。

對于那些被“裁員廣進”計劃波及到的員工來說,或許就顯得有些無奈,甚至是件悲傷的故事。馬拉車市在此除了能對這些員工表示同情之外,也希望對他們給與一些鼓勵,隻要不是你自身不努力不争氣的原因,或許隻跟運氣有關,那麼你大可不必太過懊惱,畢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