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作者:平庸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近日,胡潤研究院正式釋出《2024全球獨角獸榜》。在快遞物流領域,共有44家企業上榜,較去年同期增加兩家。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在此次評選中表現突出,包括菜鳥網絡、貨拉拉、京東産發、豐巢科技、順豐速運、中通快運等企業均成功入圍,充分展現出中國物流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創新活力。

01

飙升的“物流獨角獸”

此次榜單彙集全球衆多成立于2000年之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企業。榜單釋出的目的是評選出最具價值和高成長潛力的創新企業,作為新經濟發展和創新創業領域的風向标。企業入圍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不僅代表市場對其綜合實力的高度認可,也印證其具備強大的發展潛力。

在入圍的中國物流企業中,菜鳥網絡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公司,以745億元的估值榮登榜單第47位;緊随其後的貨拉拉,以其靈活便捷的同城貨運服務,赢得市場廣泛認可,位列榜單第64名,這也是其第4次上榜;京東産發憑借其在供應鍊管理和技術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排名第94位,估值530億元。

除上述跻身百強榜的3家企業外,豐巢科技、滴滴貨運、順豐快運、中通快運、準時達、日日順等中國物流企業也在全球獨角獸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豐巢科技是該榜單上的“老朋友”,已連續6年登上榜單,此次憑借自身在末端物流行業的9年沉澱成功上榜,排名第270位,估值250億元;滴滴貨運通過為使用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企業影響力不斷提升,此次排名第320位,估值210億元;順豐速運作為高端物流服務的代表,已連續4年入圍榜單,此次以205億元的估值位列第373位;中通快運以完善的服務網絡和高效的營運模式,深受消費者青睐,位列榜單第495位,估值155億元;憑借在精準配送和供應鍊優化服務等方面的出色表現,準時達和日日順分别排名第537位和第759位,估值分别為140億元和110億元。

作為科技物流領域的獨角獸代表,福佑卡車連續第4年入圍該榜單,并且是整車運輸領域惟一入榜企業。此外,G7、極智嘉、蜀海等中國物流企業也成功跻身全球獨角獸榜單,它們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展現出強勁競争力,通過創新的業務模式和技術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彰顯出中國物流行業的卓越實力和創新能力。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02

數智化注入新動能

獨角獸企業具有成長性高、創新性強、發展潛力大等特質,是推動經濟轉型更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力量。

近年來,快遞物流行業數字化變革加速推進,物流獨角獸企業的崛起更是為這一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更新注入強大動能。不難發現,今年入圍的物流獨角獸企業普遍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引領,積極賦能傳統快遞物流産業,推動其實作更高層次的轉型更新,這已成為它們的共同特點之一。

以菜鳥網絡為例,過去幾年,其持續打造和優化自身數智化物流體系,并于2014年率先在國内推出标準化電子面單系統,僅用不到三年時間,推動中國物流行業包裹數字化率從不足5%提升至80%以上。不僅如此,菜鳥網絡還推出包含自動化、數字化供應鍊及智能硬體在内的一站式物流數字化解決方案,進而進一步提高整個物流價值鍊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除菜鳥網絡外,以順豐速運、中通快運為代表的快遞公司紛紛加大資訊化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輸送分揀裝置在各大分撥中心普及應用。随着快遞企業将數字化創新付諸實踐,針對末端配送、幹線運輸、倉儲分揀等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不斷落地,行業資訊化、智能化水準顯著提高。

其中,在末端配送領域,此次上榜的豐巢科技面向市場推出多款無人配送車輛,可實作24小時自動化配送,有效提升派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物流園區,京東産發通過投資開發、資産管理和多元化增值服務,為全行業提供現代化标準倉庫、一體化智能産業園、資料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營運的綜合解決方案,助推物流園區智能化、智慧化轉型;在幹線運輸領域,福佑卡車緻力于運用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運輸車輛數字化、标準化、智能化運作,進而實作效率躍遷和成本優化。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智能供應鍊建設已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基于成熟的供應鍊服務能力,日日順已針對多個細分行業推出供應鍊管了解決方案,積極運用5G、網際網路、大資料等相關技術對物流裝備設施進行智能化更新改造,實作不同作業環節之間的高效銜接;同時形成包括訂單優化管理、倉儲管理、運力排程、智能路由規劃以及智能裝備在内的超過20項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超過40套資訊系統,基本實作數字化和資訊化貫穿于供應鍊服務的核心業務環節,為提供高效穩定的供應鍊服務奠定堅實基礎。

在業内人士看來,數字化是物流行業發展的“加速器”,可實作互聯互通,打破資訊壁壘,幫助物流企業提升營運效率、節約成本,為消費端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從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單中的中國快遞物流企業來看,這些獨角獸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中均有出色表現,精準把握科技創新的前沿方向和發展趨勢,通過積極探索新興技術應用、創新服務模式,推動快遞物流時效及服務品質持續優化,綜合競争力顯著增強,進而助力整個行業新質生産力的培育與壯大,既在世界舞台展現了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創新發展的活力,也為全球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03

大而不強難題仍存

物流獨角獸企業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對數字化創新的深度探索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從次日達、次晨達到半日達,從無人配送的廣泛應用到快遞進村的創新實踐,這些措施為快遞物流行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近年來,大陸快遞物流行業蓬勃發展,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态勢。據國家郵政局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重新整理行業曆史紀錄。進入2024年,行業依然保持穩步上升态勢,截至4月29日,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這一資料的達成較2023年提前了32天。

快遞業務量不斷增長,規模優勢加速顯現,進一步凸顯快遞物流業的蓬勃生機和強勁動力。但與此同時,業界也應正視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即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象依舊顯著,“大而不強”的特質仍然突出,且行業内同質化競争态勢十分嚴峻。

“快遞物流行業因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和迅猛的發展勢頭,吸引衆多企業紛紛加入戰局,競争日趨白熱化,這一點從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便可見一斑。”物流行業專家孔震表示,近年來,大陸快遞業務量持續增長,快遞公司營收增速更是遠超大盤整體表現。不過,由于這些企業過度依賴以價換量的競争政策,導緻整個行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各大快遞企業也被“卷”得精疲力盡,單票價格和盈利能力一度觸底。此外,業務模式相對單一,網絡化、一體化服務能力尚顯不足,使得大陸快遞物流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缺乏競争力。

不僅如此,國内快遞企業整體服務水準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在末端配送環節,車輛品質不達标、配送貨車不符合市場多元化需求等問題依然突出;快遞派送不電聯、不上門、服務态度差等症結深受消費者诟病;網點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智能化水準低等問題仍待改善;整個行業呈現微利化、無利化态勢,導緻部分快遞加盟網點出現罷工、倒閉的情況,嚴重影響快遞服務品質。

此外,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目前國内快遞物流巨頭紛紛加大海外布局力度,積極開展跨境物流業務,但總體規模上還遠不及國際頂尖快遞企業,尚未建立起全球性快遞體系,從市場集中度來看,大部分企業仍處于跑馬圈地階段,依然有較大的降本空間。

中國快遞物流業加快由大向強轉變

04

逐漸邁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總體來看,大陸快遞物流行業正從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要素驅動發展,從追求數量向提升品質發展,從單一物流向綜合物流發展。同時,在政策監管的積極引導下,飽受“價格戰”困擾的快遞物流業正逐漸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發展環境也迎來扭轉性改觀的新局面,市場競争正逐漸由價格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

在相對良性的市場競争及穩定的商流環境下,快遞物流企業正積極培育并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這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發展,更助力中國快遞物流業實作由大到強的曆史性轉變。

“目前,随着資本的不斷湧入、電商巨頭對快遞物流的深度整合以及政策環境的持續規範,國内快遞物流行業正站在轉型更新的重要關口,提質增效已成為引領行業前行的主旋律。對于快遞物流企業而言,繼續依賴粗放的競争模式進行擴張,很可能會在下一階段競争中‘掉隊’。是以,企業亟需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優化以及商業模式的革新,打破同質化服務的低價競争局面,進而在價值鍊中實作不斷進階。”物流行業專家戴定一強調,在精細化營運的新階段,核心競争力将聚焦在“服務”與“效率”兩大關鍵點上。現如今,快遞行業對服務品質提出更高要求,僅僅依靠成本優勢來擷取利潤的空間将逐漸縮小。未來,隻有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實作服務溢價,企業才能從根本上擺脫成本内卷的漩渦,順應行業變革的潮流,邁向轉型更新的康莊大道。

“在未來的市場競争中,高品質服務将成為決定性的競争要素。”貫铄資本首席執行官趙小敏同樣強調,相關企業隻有在經營政策、管理模式以及服務品質等方面形成差異化優勢,才能真正穩固在行業中的地位。是以,在制定未來戰略規劃時,快遞物流企業務必要注重協調發展,加快創新轉型的步伐,推動産品分類精細化、服務分層個性化,持續升維業務模式,向産業鍊上下遊進行深度拓展,逐漸實作向綜合物流供應商轉型。

目前來看,快遞物流行業“質效之戰”已經打響,多家快遞公司均在調整競争政策,從“盲目擴張”向“精益管理”轉變,着重提升配送效率、擴大物流網絡、更新配送體系、優化末端環節等;與此同時,發力打造差異化競争優勢,通過不斷提高營運管理水準和服務品質,改善客戶體驗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除此之外,頭部快遞物流公司還在不斷加快創新轉型,在供應鍊更新、“快遞進村”、“快遞出海”等方面謀求新突破。

以“快遞進村”為例,各大快遞物流企業積極适應農産品“品多、質鮮、量大”的特點,通過創新攬收模式、加大冷鍊技術投入、優化運輸路徑、延伸服務鍊條等舉措,顯著提升農村地區服務能力水準,推動農産品寄遞業務規模化發展。資料顯示,目前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流動,為農村生産服務、促進農村消費、聯通城鄉經濟、暢通市場循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此外,綜合化和國際化是快遞物流行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快遞物流企業面臨的第二場關鍵戰役。業内普遍認為,面向未來,國内快遞物流企業需要積極推進快遞出海戰略,持續增強跨境網絡建設力度,加速建構現代化、國際化快遞物流體系,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與合作;同時,還需加快海外倉和物流樞紐建設,加強與國際電商、物流企業的合作,持續優化全鍊條跨境服務,為保證國際供應鍊安全構築穩定可靠的新發展途徑。

與此同時,快遞物流行業也将迎來資源整合的新階段。随着産業鍊和供應鍊的快速發展,高時效性的供應鍊将推動快遞物流企業加快向綜合性服務平台轉變。這些平台将基于數字化産業鍊物流需求,提供高效、一體化、定制化的供應鍊服務。在這一過程中,技術、效率、管理、服務品質、管道建設、資訊化管控能力以及商業模式等要素,都将成為快遞物流企業在競争中不可或缺的優勢要素。

可以預見,随着資源要素條件的持續優化,快遞物流行業的分化現象将進一步加劇。弱勢企業可能會逐漸失去市場佔有率,而那些管理能力更強、服務品質更佳、成本管控更優的企業将進一步展現競争優勢。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在持續加大對快遞物流行業的支援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商貿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業務規模,并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将加速資源整合的步伐,努力打造出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綜合性快遞物流企業。

文:李亞楠 編輯:孫偉川 版式:王琨

給小編加個雞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