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作者:平庸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近日,胡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在快递物流领域,共有44家企业上榜,较去年同期增加两家。中国快递物流企业在此次评选中表现突出,包括菜鸟网络、货拉拉、京东产发、丰巢科技、顺丰速运、中通快运等企业均成功入围,充分展现出中国物流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创新活力。

01

飙升的“物流独角兽”

此次榜单汇集全球众多成立于2000年之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企业。榜单发布的目的是评选出最具价值和高成长潜力的创新企业,作为新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领域的风向标。企业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不仅代表市场对其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也印证其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在入围的中国物流企业中,菜鸟网络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物流公司,以745亿元的估值荣登榜单第47位;紧随其后的货拉拉,以其灵活便捷的同城货运服务,赢得市场广泛认可,位列榜单第64名,这也是其第4次上榜;京东产发凭借其在供应链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排名第94位,估值530亿元。

除上述跻身百强榜的3家企业外,丰巢科技、滴滴货运、顺丰快运、中通快运、准时达、日日顺等中国物流企业也在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丰巢科技是该榜单上的“老朋友”,已连续6年登上榜单,此次凭借自身在末端物流行业的9年沉淀成功上榜,排名第270位,估值250亿元;滴滴货运通过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企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排名第320位,估值210亿元;顺丰速运作为高端物流服务的代表,已连续4年入围榜单,此次以205亿元的估值位列第373位;中通快运以完善的服务网络和高效的运营模式,深受消费者青睐,位列榜单第495位,估值155亿元;凭借在精准配送和供应链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准时达和日日顺分别排名第537位和第759位,估值分别为140亿元和110亿元。

作为科技物流领域的独角兽代表,福佑卡车连续第4年入围该榜单,并且是整车运输领域惟一入榜企业。此外,G7、极智嘉、蜀海等中国物流企业也成功跻身全球独角兽榜单,它们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通过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彰显出中国物流行业的卓越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02

数智化注入新动能

独角兽企业具有成长性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等特质,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快递物流行业数字化变革加速推进,物流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更是为这一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大动能。不难发现,今年入围的物流独角兽企业普遍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积极赋能传统快递物流产业,推动其实现更高层次的转型升级,这已成为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

以菜鸟网络为例,过去几年,其持续打造和优化自身数智化物流体系,并于2014年率先在国内推出标准化电子面单系统,仅用不到三年时间,推动中国物流行业包裹数字化率从不足5%提升至80%以上。不仅如此,菜鸟网络还推出包含自动化、数字化供应链及智能硬件在内的一站式物流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物流价值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除菜鸟网络外,以顺丰速运、中通快运为代表的快递公司纷纷加大信息化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输送分拣设备在各大分拨中心普及应用。随着快递企业将数字化创新付诸实践,针对末端配送、干线运输、仓储分拣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不断落地,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其中,在末端配送领域,此次上榜的丰巢科技面向市场推出多款无人配送车辆,可实现24小时自动化配送,有效提升派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物流园区,京东产发通过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和多元化增值服务,为全行业提供现代化标准仓库、一体化智能产业园、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综合解决方案,助推物流园区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在干线运输领域,福佑卡车致力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运输车辆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运作,进而实现效率跃迁和成本优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智能供应链建设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成熟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日日顺已针对多个细分行业推出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对物流装备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不同作业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同时形成包括订单优化管理、仓储管理、运力调度、智能路由规划以及智能装备在内的超过20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超过40套信息系统,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贯穿于供应链服务的核心业务环节,为提供高效稳定的供应链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化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加速器”,可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帮助物流企业提升运营效率、节约成本,为消费端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从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单中的中国快递物流企业来看,这些独角兽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中均有出色表现,精准把握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应用、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快递物流时效及服务质量持续优化,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助力整个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既在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也为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03

大而不强难题仍存

物流独角兽企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对数字化创新的深度探索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从次日达、次晨达到半日达,从无人配送的广泛应用到快递进村的创新实践,这些措施为快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近年来,大陆快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据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大陆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刷新行业历史纪录。进入2024年,行业依然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截至4月29日,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这一数据的达成较2023年提前了32天。

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规模优势加速显现,进一步凸显快递物流业的蓬勃生机和强劲动力。但与此同时,业界也应正视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依旧显著,“大而不强”的特质仍然突出,且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态势十分严峻。

“快递物流行业因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加入战局,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点从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中便可见一斑。”物流行业专家孔震表示,近年来,大陆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快递公司营收增速更是远超大盘整体表现。不过,由于这些企业过度依赖以价换量的竞争策略,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各大快递企业也被“卷”得精疲力尽,单票价格和盈利能力一度触底。此外,业务模式相对单一,网络化、一体化服务能力尚显不足,使得大陆快递物流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不仅如此,国内快递企业整体服务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末端配送环节,车辆品质不达标、配送货车不符合市场多元化需求等问题依然突出;快递派送不电联、不上门、服务态度差等症结深受消费者诟病;网点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仍待改善;整个行业呈现微利化、无利化态势,导致部分快递加盟网点出现罢工、倒闭的情况,严重影响快递服务质量。

此外,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目前国内快递物流巨头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积极开展跨境物流业务,但总体规模上还远不及国际顶尖快递企业,尚未建立起全球性快递体系,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依然有较大的降本空间。

中国快递物流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

04

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总体来看,大陆快递物流行业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发展,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发展,从单一物流向综合物流发展。同时,在政策监管的积极引导下,饱受“价格战”困扰的快递物流业正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发展环境也迎来扭转性改观的新局面,市场竞争正逐步由价格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

在相对良性的市场竞争及稳定的商流环境下,快递物流企业正积极培育并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发展,更助力中国快递物流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电商巨头对快递物流的深度整合以及政策环境的持续规范,国内快递物流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提质增效已成为引领行业前行的主旋律。对于快递物流企业而言,继续依赖粗放的竞争模式进行扩张,很可能会在下一阶段竞争中‘掉队’。因此,企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以及商业模式的革新,打破同质化服务的低价竞争局面,从而在价值链中实现不断进阶。”物流行业专家戴定一强调,在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核心竞争力将聚焦在“服务”与“效率”两大关键点上。现如今,快递行业对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仅仅依靠成本优势来获取利润的空间将逐渐缩小。未来,只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服务溢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成本内卷的漩涡,顺应行业变革的潮流,迈向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高品质服务将成为决定性的竞争要素。”贯铄资本首席执行官赵小敏同样强调,相关企业只有在经营策略、管理模式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才能真正稳固在行业中的地位。因此,在制定未来战略规划时,快递物流企业务必要注重协调发展,加快创新转型的步伐,推动产品分类精细化、服务分层个性化,持续升维业务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深度拓展,逐步实现向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

目前来看,快递物流行业“质效之战”已经打响,多家快递公司均在调整竞争策略,从“盲目扩张”向“精益管理”转变,着重提升配送效率、扩大物流网络、升级配送体系、优化末端环节等;与此同时,发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头部快递物流公司还在不断加快创新转型,在供应链升级、“快递进村”、“快递出海”等方面谋求新突破。

以“快递进村”为例,各大快递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农产品“品多、质鲜、量大”的特点,通过创新揽收模式、加大冷链技术投入、优化运输路径、延伸服务链条等举措,显著提升农村地区服务能力水平,推动农产品寄递业务规模化发展。数据显示,当前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为农村生产服务、促进农村消费、联通城乡经济、畅通市场循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综合化和国际化是快递物流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快递物流企业面临的第二场关键战役。业内普遍认为,面向未来,国内快递物流企业需要积极推进快递出海战略,持续增强跨境网络建设力度,加速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快递物流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同时,还需加快海外仓和物流枢纽建设,加强与国际电商、物流企业的合作,持续优化全链条跨境服务,为保证国际供应链安全构筑稳定可靠的新发展途径。

与此同时,快递物流行业也将迎来资源整合的新阶段。随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快速发展,高时效性的供应链将推动快递物流企业加快向综合性服务平台转变。这些平台将基于数字化产业链物流需求,提供高效、一体化、定制化的供应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效率、管理、服务质量、渠道建设、信息化管控能力以及商业模式等要素,都将成为快递物流企业在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优势要素。

可以预见,随着资源要素条件的持续优化,快递物流行业的分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弱势企业可能会逐步失去市场份额,而那些管理能力更强、服务品质更佳、成本管控更优的企业将进一步展现竞争优势。同时,国家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加大对快递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商贸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业务规模,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将加速资源整合的步伐,努力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快递物流企业。

文: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