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作者:滄海一書客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1929年1月10日晚7時,張學良所住的大帥府老虎廳會議室中突然傳出兩聲槍響。

不久之後一個足以改變東北局勢的消息被火速傳出,楊宇霆、常蔭槐已死,自此張學良除掉了最後的阻礙徹底掌握了東北軍。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可晚年在接受采訪時張學良卻慨自己此生最後悔的事,就是槍殺楊宇霆。甚至有傳言稱當年楊宇霆之死并非張學良自身所願而是天意。

那當年在張學良和楊宇霆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才讓張學良做出了這個足以後悔一生的決定呢?當時又發生了什麼才讓張學良覺得楊宇霆之死是天意呢?

繼承東北王

1928年6月4日淩晨5點30分“東北王”張作霖正坐在他的專列中準備傳回沈陽,窗外夜色已經漸漸褪去,天邊已經挂上了一抹魚肚白,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

可就當火車途經三洞橋時,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三洞橋中間的一座花崗岩橋墩突然冒出沖天火光。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橋上的鋼軌、橋梁被炸得彎彎曲曲,而張作霖的專用車廂也已經四分五裂,當時被僅剩一個底盤。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事件發生時張學良正在灤州視察部隊,收到父親遇襲的消息後他立刻聯系了駐紮在附近的楊宇霆希望他能夠暫時掌管奉天。

可誰想楊宇霆傲慢的說到:我可以聽你父親的話,但你還不夠格,我們之間看法做法都不一緻。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此時的張學良根本來不及多想,見到楊宇霆不願接管奉天他也沒有強求,轉身就傳回了帥府,開始處理張作霖給他留下的爛攤子。

張作霖去世後東北群龍無首,6月23日張學良主持了東三省軍民聯合會議,準備确定新的大帥人選。

照理說作為張作霖的兒子,當時張學良坐上這個位置名正言順根本不用開什麼會,可在當時除了張作霖之外,還有兩個人也有資格争奪帥位,他們分别是張作霖的兩個結拜兄弟,張作相和楊宇霆。

當時在東北軍中可分為兩大陣營,一派是以楊宇霆為首,在日本士官學校留過學的“士官派”,另一派則是以張作相為首的早年間一直跟随張作霖的“元老派”。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會議剛一開始就有人建議張作相擔任當時東北軍的總司令,張作相聽後連忙推脫,表示子承父業才是正道,自己全力支援張學良上位。

而有了張作向的支援後張學良幾乎是穩操勝券,是以楊宇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表示自己也願意支援張學良。

雖然口頭上表示了支援,但楊宇霆根本沒把張學良放在心上,平時每當張學良有事請教他時,楊宇霆都會不耐煩地說道:“你不懂,别瞎摻和”。平日裡見到張學良也不稱總司令而是一口一個“小六子”叫着。

這些張學良都還可以默默忍受,可之後楊宇霆做的事情卻是越來越過分,甚至讓他漸漸起了殺心。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得寸進尺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便開始謀劃“改旗易幟”,當時各方軍閥紛紛派人前往東北商讨,當時唐生智派劉興、白崇禧派葉琪先後到了沈陽。

當時這兩人準備先找楊宇霆探探張學良的口風,可誰想楊宇霆在得知了他們的來以後直接拍着胸脯表示關外的事他就可以做主,張學良就是個小孩子不用理他。

不久之後張學良在街上偶遇了劉興,他大為驚訝詢問對方來這裡幹嘛。劉興不知張揚二人之間的沖突于是将之前的事情和盤托出,張學良這才知道楊宇霆居然背着他和地方軍閥偷偷談判。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第二天他就找到楊宇霆質問他到底是什麼意思,楊宇霆聽後表示:你我可以分開走嘛,你走你的中央路線我走我的地方路線。

聽到這話張學良險些沒被氣炸,楊宇霆這話幾乎是把東北分裂放在了明面上。而他自然不會同意對方的做法。

最後在張學良的要求下東北改旗易幟,宣布服從國民黨的上司,而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楊宇霆雖然沒有公開表示什麼。

但在沈陽地區,原本的“張家旗”紛紛換上了國民政府的旗幟後,唯獨楊宇霆家門口的旗子沒有變化。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可以看到沒有了張作霖的震懾之後楊宇霆的野心已經暴露無疑。而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張學良對他殺心大起。

1929年1月5日,楊宇霆在楊公館為母親做壽,東北地區的元老、官員紛紛到場賀壽。張學良也帶着原配夫人于鳳至前往現場道賀。

張學良來到楊公館後副官就立刻高聲喊道:“總司令到!”當時現場除了奉系軍閥之外還有白崇禧、閻錫山和蔣介石派來的代表。

按照張學良當時的身份,這些人本該起身相迎,可在副官喊完之後現場除了幾人點頭示意之外,居然都對他視若無睹。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而就在此時楊宇霆來到了門口,衆人當即面色大變,紛紛起身相賀,楊宇霆在看到張學良後也沒握手,隻是随意的朝着屋裡指了指道:“找個地方歇會,吃了飯再走。”

當晚回到帥府後張學良大發雷霆,就連于鳳至都對他說:你看你哪裡像東北的主人?楊宇霆才是東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性,他眼裡面還有你嗎?

血染老虎廳

盡管楊宇霆已經在當時成為了奉系軍閥中的第一人,可他卻還想壯大自己的勢力,于是他開始大肆提拔自己的親信,常蔭槐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楊宇霆的左膀右臂常蔭槐先當時兼任着奉天交通委員會委員長和黑龍江主席一職。照理說常蔭槐走到這一步已經算是頂點了,可楊宇霆卻覺得還不太夠。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1929年1月10日,楊宇霆帶着常蔭槐來到帥府要求成立所謂的“東北鐵路督辦公署”,并要求将東北鐵路督辦一職任命給常蔭槐。

張作霖聽着楊宇霆的霧裡要求簡直肺都要氣炸了,他常蔭槐身兼兩職還不夠多麼,這楊宇霆難道是要他當遍東北所有的官?

不過他也沒有當場發作,而是委婉拒絕試圖安撫兩人,可誰想楊宇霆根本不吃這套,他對張學良說到:“别跟我咬文嚼字的,說那些沒用,趕緊簽字!”

甚至就連一旁的常蔭槐也對張學良吼道:趕緊簽字!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見狀張學良強行壓下怒火,推脫天色太晚要他們今晚再來,吃完飯在簽字也不遲。

聽到這話二人才答應下來,随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帥府。

二人走後張學良氣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于鳳至聽到動靜後趕忙來到客廳問他怎麼這麼生氣。

張學良将剛才的事情講了一遍之後,說到:“他們欺人太甚!”

不過雖然氣憤之極但是礙于兩家的交情他還是有些舉棋不定,據說當時張學良摸出一塊銀元占蔔,并在心中默念如果銀元連抛三次都是正面那就是老天爺讓我殺這二人。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結果他連抛三次居然真的全是正面,此時張學良已經沒有了婦人之仁,他當即把侍衛長叫了過來,向他安排了晚上的計劃。

晚飯之後楊宇霆和常蔭槐果然再次來到了帥府,二人在老虎廳坐下後等了許久也沒看到張學良的身影,楊宇霆不禁有些生氣高聲喊道:“小六子,小六子!”

張學良趕忙從屋内出來一番寒暄之後他收到了侍衛長的信号:“前院已處理完畢。”張學良頓時送了一口氣。

原來在當時帥府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手槍及其它武器都要卸掉,随從也不能帶進帥府,剛才侍衛長就是去處理楊宇霆帶來的侍衛了。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張學良和二人寒暄一番之後讓侍衛去樓上取兩個西瓜來解解渴,沒過一會侍衛就空着手回來了,說太太正在樓上洗澡,她要張學良自己去拿。

聞言張學良就上了二樓,而就在他上樓之後不久侍衛長就帶人來到了老虎廳,還不待楊、常二人反應過來,侍衛們就一擁而上将他們按在桌上。

接着大聲說道:“奉長官命:楊宇霆、常蔭槐阻撓國家統一,立予處死,即刻執行。”随即老虎廳内槍聲大作,第二天楊、常的死訊就被傳了出去。

對于楊宇霆被殺一事,張學良在晚年一直都懊惱不已,認為楊宇霆不該殺也不能殺。而胡适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楊宇霆不死,東北不失。”

張學良晚年坦言:我本來不迷信,但殺楊宇霆後,我不得不信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站在張學良的角度來說楊宇霆功高震主,甚至隐隐有了奪權的趨勢,他殺楊宇霆是迫不得已。

不過在楊宇霆死後東北對各方關系的處境确實更加艱難了,而張學良也沒有足夠手段來處理這種局面,以至于造成了後來的種種惡果。

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軍不開一槍撤出東北;此後張學良又因西安事變被蔣介石扣押半生,可以說自從楊宇霆死後種種糟糕的事情都找到了張學良的身上。

也難怪後來不少人覺得張學良殺掉楊宇霆是一手昏招,不過話說回來難道楊宇霆不死,便能憑借一己之力扭轉當時的局勢嗎?恐怕也很難說。

參考資料:張學良從“阿鬥”變成“少帥”的轉折點:殺楊宇霆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