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船政學堂-中國近代海軍事業的搖籃

作者:學習時報

5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傳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發展》的署名文章。在這篇署名文章中以及訪法期間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會見記者時,習近平主席兩次提及一段中法有關福建船政的往事。

閩江岸邊,羅星塔下,一座重新規劃布局的中國船政文化城恢宏鋪展開來。我們首先來到在船政學堂舊址上複建的格緻園,“格緻”是清末對科學的統稱,此名源自《禮記·大學》中的“格物緻知”。園内主要包括船政衙門、前後學堂等。福建船政創辦之始,就開辦了船政學堂。以“格緻”冠名,頗具中西融合的意蘊。

在園區綠色的草坪上,分别安置了3個主題雕塑:時代圖騰、文明演進、百年風帆,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造船廠廢棄的齒輪、錨定等,鏽迹斑斑,佐以锃亮的不鏽鋼鋼管,更顯曆史滄桑和時代氣息。

1866年,時任閩浙總督的清朝封疆大吏左宗棠上書朝廷:“竊維東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陸。”從國家安危的角度陳述了在馬尾建立船政的重要性:“臣愚以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上書之後,左宗棠在忐忑中等待。他心裡明白,林則徐也曾送出有關設廠造船和建設新式海軍的奏折,卻被道光皇帝粗暴地駁回。但他未曾料想,朝廷準許了奏請:“實系當今應辦急務。”

清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在福建馬尾創辦總理船政,也稱“船政”,其主管官員稱為船政大臣,大臣的辦公機構稱作“總理船政事務衙門”。船政直隸中央,因設在福建馬尾,故亦稱福建船政。殊不知,“船政”可是一個新詞,除了建廠、造船、買船,建立水師、延請外國專家,制定相關政策,辦理對外交涉等一系列事宜外,還有一項重要内容:辦學,興辦有别于舊學(私塾、國學、官學)的新式教育。新學堂起初定名是“求是堂藝局”,藝局是學習技藝的地方。“求是”出自《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之說。最先設定于福州,1867年搬遷至馬尾,更名為船政學堂。

1866年10月,左宗棠被調任陝甘總督,在奉命出使西域之前,竭力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繼承了左宗棠把培育人才放在第一位的辦學理念,提出“船政根本在于學堂”“創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學”“海防根本,首在育才”。

在福建船政創辦及發展過程中,有位外國人參與其事20餘年,發揮了諸多重要作用,他就是曾被聘為船政正監督的法國人普羅斯佩·日意格。左宗棠引薦了日意格,同他一起選址馬尾,并聘任他為正監督;沈葆桢接手後,發現日意格辦事認真、積極肯幹、為人低調,可堪重用,并奏請賞加其提督銜、賞戴花翎。日意格也不負所望,在船政發轫時期,組建的外國技術團隊初期共45人,以法國人居多,将西方的先進技術、裝置、人才和管理經驗從歐洲帶到馬尾。在他的幫助下,中國建立第一個現代造船廠,造出了中國最早的以蒸汽為動力的千噸級輪船“萬年清”号、亞洲國家自造的第一艘木質巡洋艦“揚武”号。他在船政期間還編寫了大陸最早的一部中法詞典《福州船政學校常用技術詞典》,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交往架起溝通之橋。即便合同期滿,他也沒有馬上離開船政,而是繼續處理船政學生赴歐留學事宜,擔任留學生洋監督。1877年,船政學堂向歐洲派遣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為中國了解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率先打開了一扇門窗。

船政學堂當時設立的制造學堂,聘請法國教習教授法文、算術、實體、化學等學問,由于地理位置靠前,亦稱“前學堂”。1868年又增設繪事院(或稱繪畫學堂)和藝圃(或稱藝徒學堂),3所學堂都引進法國技術、聘用法國教習,用法文進行教學,合稱為“法文學堂”。船政學堂由此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所法國式大學。

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内,我們驚喜地見到了普羅斯佩·日意格的半身塑像,這是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法國外交部捐贈給福州市的,成為中法友誼的又一見證。這尊塑像的由來還有故事。日意格去世不久,清廷出于對他的感激與懷念,精心打制了一尊日意格半身塑像,托專人帶到法國,作為禮物送給了日意格的家人。歲月流轉,真情永在。2014年2月22日,時任法國外長洛朗·法比尤斯參訪馬尾,有感日意格在中法交往中的貢獻,表示将複制一尊清政府送給日意格家族的日意格塑像,回贈給馬尾。

福建船政在馬尾開展了建船廠、辦學堂、引人才、造兵艦、制飛機、興海軍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創下諸多“之最”:開近代中國對外開放之先河,中國制造肇端之地,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現代航空業的萌生地,近代先進科學技術之倡首……誠如展館所展示的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對船政文化保護與傳承調研時所講:“曆史上有這麼多第一,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我們要樹立信心,奮力開拓,努力争創更多的第一來。”

臨别之際,再一次環顧以船政建築群為基礎的中國船政文化城,這裡不僅列入首批中國工業遺産保護目錄,還是全國儲存最好、體系最完整的近代工業文化遺産。在這裡能夠感受中國近代“科技救國”“實業救國”的拳拳之心,還能隔空聽到中國近代“東學西傳”和“西學東漸”先聲。蓦然擡頭,望見碼頭上龍門塔吊高挂船政精神的8個字:“愛國、科學、創新、圖強”,不由駐足,伫立凝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