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船政学堂-中国近代海军事业的摇篮

作者:学习时报

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在这篇署名文章中以及访法期间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一段中法有关福建船政的往事。

闽江岸边,罗星塔下,一座重新规划布局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恢宏铺展开来。我们首先来到在船政学堂旧址上复建的格致园,“格致”是清末对科学的统称,此名源自《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园内主要包括船政衙门、前后学堂等。福建船政创办之始,就开办了船政学堂。以“格致”冠名,颇具中西融合的意蕴。

在园区绿色的草坪上,分别安置了3个主题雕塑:时代图腾、文明演进、百年风帆,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造船厂废弃的齿轮、锚定等,锈迹斑斑,佐以锃亮的不锈钢钢管,更显历史沧桑和时代气息。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清朝封疆大吏左宗棠上书朝廷:“窃维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从国家安危的角度陈述了在马尾创建船政的重要性:“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上书之后,左宗棠在忐忑中等待。他心里明白,林则徐也曾提交有关设厂造船和建设新式海军的奏折,却被道光皇帝粗暴地驳回。但他未曾料想,朝廷批准了奏请:“实系当今应办急务。”

清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在福建马尾创办总理船政,也称“船政”,其主管官员称为船政大臣,大臣的办公机构称作“总理船政事务衙门”。船政直隶中央,因设在福建马尾,故亦称福建船政。殊不知,“船政”可是一个新词,除了建厂、造船、买船,创建水师、延请外国专家,制定相关政策,办理对外交涉等一系列事宜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办学,兴办有别于旧学(私塾、国学、官学)的新式教育。新学堂起初定名是“求是堂艺局”,艺局是学习技艺的地方。“求是”出自《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说。最先设置于福州,1867年搬迁至马尾,更名为船政学堂。

1866年10月,左宗棠被调任陕甘总督,在奉命出使西域之前,竭力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继承了左宗棠把培育人才放在第一位的办学理念,提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海防根本,首在育才”。

在福建船政创办及发展过程中,有位外国人参与其事20余年,发挥了诸多重要作用,他就是曾被聘为船政正监督的法国人普罗斯佩·日意格。左宗棠引荐了日意格,同他一起选址马尾,并聘任他为正监督;沈葆桢接手后,发现日意格办事认真、积极肯干、为人低调,可堪重用,并奏请赏加其提督衔、赏戴花翎。日意格也不负所望,在船政发轫时期,组建的外国技术团队初期共45人,以法国人居多,将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从欧洲带到马尾。在他的帮助下,中国创建第一个现代造船厂,造出了中国最早的以蒸汽为动力的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亚洲国家自造的第一艘木质巡洋舰“扬武”号。他在船政期间还编写了大陆最早的一部中法词典《福州船政学校常用技术词典》,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交往架起沟通之桥。即便合同期满,他也没有马上离开船政,而是继续处理船政学生赴欧留学事宜,担任留学生洋监督。1877年,船政学堂向欧洲派遣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为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率先打开了一扇门窗。

船政学堂当时设立的制造学堂,聘请法国教习教授法文、算术、物理、化学等学问,由于地理位置靠前,亦称“前学堂”。1868年又增设绘事院(或称绘画学堂)和艺圃(或称艺徒学堂),3所学堂都引进法国技术、聘用法国教习,用法文进行教学,合称为“法文学堂”。船政学堂由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法国式大学。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我们惊喜地见到了普罗斯佩·日意格的半身塑像,这是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外交部捐赠给福州市的,成为中法友谊的又一见证。这尊塑像的由来还有故事。日意格去世不久,清廷出于对他的感激与怀念,精心打制了一尊日意格半身塑像,托专人带到法国,作为礼物送给了日意格的家人。岁月流转,真情永在。2014年2月22日,时任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参访马尾,有感日意格在中法交往中的贡献,表示将复制一尊清政府送给日意格家族的日意格塑像,回赠给马尾。

福建船政在马尾开展了建船厂、办学堂、引人才、造兵舰、制飞机、兴海军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创下诸多“之最”: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中国制造肇端之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近代先进科学技术之倡首……诚如展馆所展示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对船政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时所讲:“历史上有这么多第一,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我们要树立信心,奋力开拓,努力争创更多的第一来。”

临别之际,再一次环顾以船政建筑群为基础的中国船政文化城,这里不仅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目录,还是全国保存最好、体系最完整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在这里能够感受中国近代“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拳拳之心,还能隔空听到中国近代“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先声。蓦然抬头,望见码头上龙门塔吊高挂船政精神的8个字:“爱国、科学、创新、图强”,不由驻足,伫立凝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