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作者:魯政委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政府,商品住宅,去庫存

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本文探讨商品房收儲去庫存所需的潛在收購規模以及可能方案。

假設以自然資源部發文中提及的18個月住宅去化周期作為合意的庫存水準,則政府潛在的收購規模為4月末各地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積與合意庫存水準之間的軋內插補點。資料可得的90個城市中,潛在收購規模占商品住宅可售面積比例的中樞為29.7%,中位數為27.8%。加總上述90個城市,潛在的商品住宅收購面積約為1.53億平方米。按照90城商品住宅銷售占全國的比例推算,全國潛在的住宅收購面積約5.66億平方米。

截至2024年3月末,大陸百城住宅租金收益率約為2.18%,而同期大陸10年期地方政府債到期收益率約為2.53%。假設公租房租金為市場租金的85%,為保障住宅收儲主體收益能夠覆寫融資成本,則商品住宅的收購價格或不超過市場價格的73.2%,共需資金4.55萬億。折價收購過程可能涉及債務重組或相關主體讓利。

若資本金按照資金總量的25-30%計算,則實際資本金資金需求約在1.14至1.36萬億之間,或可通過專項債等方式籌集;杠杆資金依據項目回報率的差異,可來自商業機構或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

通過住房收儲化解存量庫存有助于改善市場供需,但庫存水準與價格水準并非簡單的反向關系,房價企穩回升還需要進一步激發終端需求并改善市場預期。

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近期部分城市嘗試探索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本文測算若在全國範圍内由政府收購商品房所需的潛在收購規模,并探讨可能的收購方案。 一、潛在收購規模估算 全國層面,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截至2024年3月末,大陸商品住宅待售面積約為3.9億平方米,除以過去12個月商品住宅銷售面積滾動均值,顯示現房住房庫存出清周期快速增加,已超過曆史高位,表明近年來房地産庫存壓力上行顯著。為穩定樓市預期、加快市場出清,或需要政府收購商品住房。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4月29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地市應暫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去化周期介于18個月(不含)至36個月的地市應按照“盤活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出讓住宅用地。可見18個月和36個月是住宅庫存健康程度的重要節點。 地市層面,中指資料庫統計了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積,即取得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可以進行預售和銷售的商品住宅面積[1]。截至2024年4月資料顯示,全國有資料的83個城市中,共有68個城市商品住宅出清周期超過18個月,其中26個城市出清周期超過36個月,僅有15個城市商品庫存落在18個月範圍内。其中,平均出清周期為33.1個月,中位數為28.2個月。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假設通過政府收購的方式将商品住宅庫存降低至合意水準,即将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18個月,則可估算政府大緻的收購規模。以過去12個月(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各地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均值,乘以18個月,可得城市相對健康的住宅庫存水準,則政府潛在的收購規模即為4月末商品住宅可售面積減去上述計算的合意水準。 資料可得的90個城市中,潛在收購規模占4月末商品住宅可售面積比例的中樞為29.7%,中位數為27.8%。加總資料可得的90個城市,潛在的商品住宅收購面積約為1.53億平方米。需要注意的是,該水準僅為資料可得的90城加總。1-3月上述90城住宅銷售面積占全國住宅累計銷售面積的比例為27.0%,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全國需要收購的商品住宅總面積為約5.65萬億平米。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二、收購的折價幅度 政府收購商品住宅,将其改造為公共租賃住房,則未來現金流主要是公租房房租。截至2024年3月末,大陸百城住宅租金收益率約為2.18%,而同期大陸10年期地方政府債到期收益率約為2.53%[2]。若以市場價格進行收購,則租金回報率低于融資成本。考慮到公共租賃住房的社會屬性,其租金或低于市場價格。目前保租房租金定價通常不高于周邊可比房源的80%-90%,按85%推算,租金回報率可能進一步下降至1.85%。為保障住宅收儲主體收益能夠覆寫融資成本,減少地方政府債務新增,則需要折價從市場進行收購。若能夠覆寫2.53%的資金成本,則商品住宅的收購價格需折價至不高于市場價格的73.2%。在實際操作中,如要折價收購商品住宅,可能需要債務重組或者相關主體讓利。 三、實際需要的資金量估算 将潛在收購面積,乘以截至4月末[3]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其中90城收購面積使用所在城市的銷售價格,其餘收購面積使用全國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則約需要6.21萬億元資金,接近2023年全年商品住宅銷售額的60.3%。 若按市場價的73.2%折價進行收購,則約需要4.55萬億資金。由于收購主體或是房地産開發企業或者城投公司,其可以通過金融市場加杠杆進行融資。若政府需要投入的資本金按照資金總量的25-30%計算,則實際資本金需求約在1.14至1.36萬億元之間,可以考慮通過專項債等方式籌集資本金。杠杆資金方面,依據不同項目回報率的不同,杠杆資金既可以來自金融機構也可以來自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 但值得注意的是,曆史上房地産庫存和價格并不是簡單的反向關系,去庫存有助于穩房價、穩預期,但是降低庫存水準并不是保障房價上漲的萬應錠。房價企穩回升仍依賴終端需求以及預期的改善。

注:[1]《CREIS中指資料常用名額說明》。[2]3月均值。[3]若4月末價格不可得,則使用3月末價格。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

免 責 聲 明

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簡稱“興業研究公司”)提供,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準則,并以合法管道獲得,但不保證報告所述資訊的準确性及完整性,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自認該資訊是準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賴。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反映本報告初次公開釋出時的判斷,我司有權随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資訊,但不保證及時釋出。本報告内容僅供報告閱讀者參考,一切商業決策均将由報告閱讀者綜合各方資訊後自行作出,對于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導緻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後果,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相關研判是基于研究員本人的知識和傾向所做出的,應視為研究員的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所在機構。我司可根據客觀情況或不同資料來源或分析而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提供資訊不一緻或表達不同觀點的報告。研究員本人自認為秉承了客觀中立立場,但對報告中的相關資訊表達與我司業務利益存在直接或間接關聯不做任何保證,相關風險務請報告閱讀者獨立做出評估,我司和研究員本人不承擔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中的資訊及表達的觀點并不構成任何要約或投資建議,不能作為任何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我司未采取行動以確定此報告中所指的資訊适合個别的投資者或任何的個體,我司也不推薦基于本報告采取任何行動。

報告中的任何表述,均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見或其他偏見,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該從這些角度加以解讀,我司和研究員本人對任何基于這些偏見角度了解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保留采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制和發表。除非是已被公開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則,均應被視為非公開的研讨性分析行為。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節和修改。

我司對于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宏觀市場 | 商品住宅收儲的潛在規模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