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地證監局、行業協會出手了!

作者: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投資者是市場之本,近日,證監會舉辦新“國九條”出台後首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專題活動,集中出台了發行監管、交易監管、投資者權益保護、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等系列制度規則,充分展現了保護投資者的鮮明導向。

近日,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行業協會積極解讀投資者保護政策制度,介紹了各自的經驗做法以及宣傳教育活動情況,并将圍繞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提升機構專業服務水準、嚴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等工作重點,多措并舉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

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多形式多管道宣傳活動

多地證監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堅決貫徹落實新“國九條”精神和證監會有關部署,同步開展“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相關專題活動,并将投資者保護工作貫穿于日常工作的全流程各方面。

在活動當天,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了多形式多管道的投教防非宣傳活動。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當天,上海證監局舉辦權益保護集市嘉年華活動,關聯全國20餘家證券基金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在上海陸家嘴中心綠地共同為投資者打造特色投教活動,通過打卡集章、參與互動等方式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與。

黑龍江證監局指導轄區行業協會和各類市場主體積極開展“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系列活動,活動聚焦“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推動高品質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主題,圍繞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服務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嚴厲打擊證券期貨基金違法違規行為等重點内容,多管道廣泛宣傳證券期貨基金法律法規、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規則和非訴訟糾紛化解機制,幫助投資者普及投資知識,樹立理性投資意識和理性維權意識。

廈門證監局組織指導地方行業協會、轄區多家證券期貨機構,聯合廈門街道辦、社群、居委會等各方力量,在海濱公園等地舉辦了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投資者保護宣傳系列活動。同時,廈門證監局在投教中突出創新,打造閩南特色,持續發力,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等,不斷提升投資者教育特色服務水準。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組織開展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暨“全國防範非法證券期貨基金宣傳月(以下簡稱防非宣傳月)”活動。

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協會近年來陸續釋出《投訴處理辦法》《糾紛調解規則》《舉報工作辦法(試行)》等自律規則,向投資者明确投訴、舉報受理範圍,實作投訴舉報事項分類處理,進一步提升線索品質和投訴舉報事項辦理效率。

投資者教育方面,協會2023年釋出了《公募基金投資者教育工作指引(試行)》,強化基金行業的投教工作和考評;持續組織“基金行業進社群”系列貼近老百姓、走進群衆的投教活動;在協會創設的“基金行業在行動”品牌活動中,協會投資者教育委員會走進社群街道、機關企業、科研院校,觸及“一老一小”重點人群,持續擴大行業投資者教育的影響力與覆寫面。

多措并舉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

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理念,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行業協會,圍繞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提升行業機構專業服務水準、嚴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等重點,将投資者保護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一是在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方面,上海證監局推動轄區上市公司積極開展現金分紅、回購,更好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聚焦提升上市公司品質,今年以來,圍繞更好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等主題,局上司帶隊調研走訪8家上市公司,推動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的問題。

廈門證監局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和投資價值。強化上市輔導監管,嚴把入口關,切實把造假者、“帶病闖關者”擋在門外;加強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落實好打假防假、推動分紅、規範減持、完善治理等重點工作,督促上市公司及“關鍵少數”強化投資者保護主體責任等。

二是在提升行業機構專業服務水準方面,黑龍江證監局壓實主體責任,對所有證券期貨機構以及上市公司、新三闆挂牌公司等市場主體提出要求,要暢通投資者服務電話,耐心細緻處理各類投訴、咨詢、建議,妥善化解沖突糾紛,以實際行動踐行投資者保護工作,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廈門證監局督促轄區證券期貨機構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端正經營理念,加強投資者适當性管理,規範量化交易等行為,着力弘揚“五要五不”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培育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文化。

上海證監局推動上海公募基金管理人落實費率改革要求,目前轄區存量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已全部完成費率調降,後續還将組織轄區内行業機構完成首次股票交易傭金費率調降。積極弘揚“五要五不”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指導上海證券、基金、期貨同業公會開展行業文化建設,引導行業機構樹立正确經營理念。

三是持續加大證券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廈門證監局深入落實強化“零容忍”執法實施方案,推動建立轄區資本市場打假防假綜合懲防體系,健全證券執法司法協調機制,着力提高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嚴厲打擊财務造假、欺詐發行、資金占用、欺詐客戶等違法侵權行為等。2023年以來,廈門證監局主辦各類案件13起,對2起上市公司财務造假、财務“洗澡”案從嚴作出行政處罰,罰款總額8156萬元,并對1家公司實際控制人實施終身市場禁入。

上海證監局堅決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嚴肅查處上海鳳凰、太和水、上實發展等财務資訊虛假記載案件。今年以來,共對22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處以罰沒款超3100萬元。同時,上海局加強與上海市有關部門的協作,共同織密投資者保護之網。

四是持續完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在投訴處理過程中積極運用調解等手段多元化解糾紛,推動源頭預防,就地實質化解糾紛,全面推動基金領域訴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實,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海證監局指導上海資本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就地便民增設調解辦公室,與85家證券經營機構簽署《證券業務糾紛調解合作協定》,2022年以來累計調解成功沖突糾紛1312件,達成和解金額約4300萬元。同時,推動轄區證券、基金、期貨業主要經營機構在業務合同中加入“先行調解示範條款”,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實作了良好的社會治理成效。推動探索在涉衆型仲裁糾紛領域采用“示範仲裁裁決+平行案件調解”模式,提高糾紛化解效率,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

廈門證監局充分發揮中證調解工作站糾紛調處功能,推動“示範判決+專業調解”、股東代位訴訟、股東支援訴訟、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當事人承諾在轄區落地并常态化開展,更加有力支援投資者獲得賠償救濟,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在拓寬投資者維權救濟方式方面,廈門證監局督促1家操縱财務造假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主動公開承諾,自願替代公司承擔8000萬元的民事賠償責任,并提供等值股票質押,成為資本市場上由實控人主動承諾出資補償投資者的創新案例。

編輯:小茉

稽核:木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