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作者:農财網種業寶典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從農業強國建設來看,培育新質生産力要找到着力點”

“要助力蔬菜産業‘南移西跨’發展,要建構現代設施和省力化生産技術體系,要提升土壤地力水準,要科學探索植物工廠發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大陸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蔬菜産業面臨哪些困境?未來,新質生産力如何助力産業發展?

2024中國蔬菜産業大會于5月16日在安徽和縣開幕。大會以“蔬寫和美 科創未來”為主題,設定1場開幕式,1場主旨報告會,4場專題交流會,全方位、多層次探讨蔬菜産業提質更新新路徑,推動全鍊條協同發展。來自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家有關協會、學會上司,以及全國各地的農業管理部門、科研院所、蔬菜協會、蔬菜企業等負責人和種植大戶代表共500多人參會。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2024中國蔬菜産業大會在安徽和縣開幕

聚焦一粒種,一條鍊

蔬菜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農産品,占食物消費總量的41%。

近年來,大陸蔬菜産業持續穩定發展,種植面積連續6年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産量突破8億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不斷優化的産業布局和日趨完備的市場流通體系,讓市場上的蔬菜基本實作了周年均衡供應、花色品種豐富、品質總體有保證。”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李增裕在會上表示。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李增裕

同時,大陸蔬菜生産規模快速擴大。過去十年間蔬菜播種面積由18836.3千公頃擴增到22434.1千公頃,過去5年間蔬菜播種面積增加超過10%,且蔬菜産業布局明顯向西部擴張,廣西、四川、貴州等省份成為新晉的蔬菜主産區,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然而,蔬菜産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科技創新不足、生産成本增加、自然災害頻發等帶來的壓力。例如,極端氣候對蔬菜産業的影響仍然巨大;主産區“用工難、用工貴”等問題仍然突出;蔬菜流通成本高、采後損耗大;價格總體比較低迷,局部性滞銷事件增多等。

“目前設施長季節栽培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種子90%以上依賴進口,且蔬菜生産人工成本已占蔬菜生産成本的58%,無人種菜的局面已出現。” 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張友軍表示。

面對這些問題,蔬菜産業發展要統籌保數量、保多樣、保品質,堅持市場導向,加快科技創新,強化政策支撐,大力推行标準化生産,塑強産業鍊條,培育品牌精品,深化産銷對接,建構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适應、同資源環境相比對的現代蔬菜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全面提升蔬菜産業品質效益和競争力。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中國蔬菜協會會長楊雄年

實作“智”生産,“慧”種菜

“80後”不想種地,“90後”不懂種地,“00後”不問種地,“誰來種地”是亟需破解的難題。

蔬菜的無人化、少人化生産離不開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大陸的重要戰略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指出,盡管農業生産受地形、氣候等因素影響,具有複雜性,難以用簡單數字模型進行精細表達,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能有效實作資料和知識的動态化管理,使得農業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煥發出大活力。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

“農業新質生産力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具有高科技、高知識、高人力資本、高效能、高品質等特征。”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副所長姜長雲表示。從農業強國建設來看,培育新質生産力要找到着力點,關鍵在于提升成本、價格競争力和品牌品質競争力。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副所長姜長雲

随着國際環境的變化,保證糧食安全和農産品的有效供給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蔬菜園藝作物與糧争地的沖突日益凸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主任喻景權表示,面向社會變化,要助力蔬菜産業“南移西跨”發展;面向疊代更新,要建構現代設施和省力化生産技術體系;面向“大健康”,提升蔬菜品質品質;面對可持續發展,要提升土壤地力水準;面向未來,要科學探索植物工廠發展。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主任喻景權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張友軍

打造南和縣,北壽光

安徽是農業大省,也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這裡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氣候條件适宜,農産品品種資源豐富。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朱永東介紹,安徽将蔬菜産業作為十大千億級有機食品産業之一重點發展,大力推進蔬菜生産的标準化、設施化、資訊化、智能化、品牌化,着力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的“菜籃子”。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鄉村振興局局長、一級巡視員朱永東

在生産布局方面,安徽已形成皖北沿淮沿江反季節蔬菜、大中城市郊區綠葉類蔬菜、皖南和大别山區高山蔬菜、沿江沿巢湖水生蔬菜、黃山和九華山旅遊區蔬菜等5大特色優勢産區,湧現出和縣辣椒、銅陵白姜等農産品優勢區,産業叢集效應日益凸顯。

在市場保供方面,安徽建設了蔬菜應急保供基地3629家,蔬菜類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38個,蔬菜的周年化生産、均衡性供應能力不斷提高。2023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1181萬畝、産量2630萬噸,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464.4萬畝、居全國第3位。

在強鍊增效方面,安徽建成國家級蔬菜标準園165個,培育蔬菜産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以和縣蔬菜産業網際網路建設為試點,蔬菜生産全環節網際網路模式初步建構。2023年,全省蔬菜全産業鍊産值1637億元,同比增長15.8%。

而素有“中國蔬菜之鄉”美譽的和縣,持續做大做強蔬菜産業,着力打造“南和縣,北壽光”。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夏迎鋒介紹,在上級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下,和縣走出了一條綠色蔬菜發展之路。2023年和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3萬畝,年産各類優質蔬菜瓜果108萬噸,總産值達31億元,銷往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夏迎鋒

針對安徽未來的農業發展, 安徽省蔬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嚴從生建議,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産業結構調整與創新,促進産業轉型更新;加快提升現代化生産水準,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提升生産經營組織化水準,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全面提升産品品質,實作産業提質增效。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安徽省蔬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長嚴從生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和縣人民政府縣長劉淩晨進行和縣蔬菜産業推介

凝聚大合力,強共識

小滿時節前,長江中下遊平原一片夏種、夏收繁忙景象。而在安徽和縣,2024中國蔬菜産業大會現場,230個蔬菜品種、70餘台農機裝置正在田間等待與會者檢閱。

作為蔬菜行業的年度盛會,中國蔬菜産業大會已成為全國蔬菜産業交流的品牌和風向标平台。

大會每年在全國蔬菜主産區大縣巡回舉辦,圍繞蔬菜産業發展的中心任務,宣講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的宏觀政策,釋出權威蔬菜産業資訊,宣傳推介新産品、新技術、新裝備,研讨蔬菜産業重大問題。

“從2013年至今,大會已先後在山東、江蘇、河北、江西、雲南、甯夏、湖南全國7個省份舉辦了9屆,搭起了政府和産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中國蔬菜協會會長楊雄年表示。

本次大會開幕式上還進行了系列宣講和項目釋出,為蔬菜産業發展再添新動力。

立足産區優勢,會上釋出花椰菜、胡蘿蔔和洋蔥三個蔬菜品種的産業地圖。這是中國蔬菜協會第二次釋出中國蔬菜産業地圖,對原有的蔬菜産業地圖進行了補充與完善,以滿足行業對不同蔬菜品種的需求。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花椰菜、胡蘿蔔、洋蔥産業地圖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着眼産業需求,會上釋出了中國蔬菜協會“揭榜挂帥”項目。項目創新采用行業社會組織搭台、蔬菜企業或主産區發榜的模式,直戳産業實際痛點、反映産業一線需求、要求成果切實可用,有助于高效連結科研力量,以最快的速度破解蔬菜産業關鍵技術難題。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中國蔬菜協會“揭榜挂帥”項目釋出

聚焦産能創新,會上釋出了一批重磅成果。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釋出了各農業科學院近年來的蔬菜創新成果;中國蔬菜協會通過成果征集、組織評審,遴選出10項優秀的蔬菜機械化創新成果并予以釋出。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四大直轄市釋出蔬菜創新成果釋出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十項優秀的蔬菜機械化創新成果頒獎儀式

據悉,本次大會将延續至5月17日,期間将舉行蔬菜種業科技創新、機械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品牌建立典型經驗等4場交流會,及230個蔬菜新品種觀摩和蔬菜機械化展演展示。

大會精彩瞬間↓↓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大國蔬菜的科技路!

作者丨喻珺 潘鳳儀攝影丨譚家富編輯丨農财君聯系農财君丨18565265490

KNOW MO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