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千萬征地補償款“被理财”?央廣網評:農民利益不容任何形式被侵占

作者:紅星新聞

山東淄博經開區彭家村村集體三千多萬元的征地補償款,在大部分村民不知情不同意的情況下,被當地政府擅自用于“理财”。面對村民的一系列疑問,多級政府部門均無法解答。

三千萬征地補償款“被理财”?央廣網評:農民利益不容任何形式被侵占

彭家村黨務村務公開欄(記者管昕 攝)

三千萬征地補償款“被理财”?央廣網評:農民利益不容任何形式被侵占

彭家村被征收的169.383畝地塊雜草叢生(記者管昕 攝)

當地最新回應:

成立專班、落實整改!

淄博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回應表示:對報道中指出的問題,淄博經開區管委會成立由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城投公司、區政務協調部和傅家鎮等組成的工作專班,按照流程和職責分工,對彭家村土地征收手續及相關的征收補償款事宜調查核實。

在核查中發現,由于彭家村曆史沖突突出、班子建設尚不健全,為了保障土地補償款的資金安全,同時考慮到補償款的保值、增值,采取了以上款項由區城投統一代管。彭家村若在村民福利、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日常開支及合理重大開支方面有資金使用需求,可随時提出使用申請。故該款項并非實質性的投資理财,不存在資金風險。同時确實存在群衆告知工作覆寫面不夠廣的問題。下一步當地将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會議進行告知解釋并公示公開,同時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按照多數村民意見落實整改。

淄博經開區管委會還表示,将要求相關部門各司其職,迅速完善程式,依法依規確定資金代管到位,嚴格按照資金管理程式進行使用,確定資金全額用于村莊發展及村民福利。同時,全面排查同類及相關問題,杜絕出現村級資金代管和使用不到位的情況,切實保證好老百姓切身利益。

三千萬征地補償款“被理财”?央廣網評:農民利益不容任何形式被侵占

彭家村村民聯名簽字并按有手印的《征求意見書》(記者管昕 攝)

央廣網評

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的生産資料,土地補償款涉及失地農民的切身利益,不容任何形式的被侵占挪用。報道中彭家村的征地補償款已被挪用一年之久,到現在卻才通知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讨論“被征地社會養老保障資金”一項的配置設定方案,而至此村民才陸續聽說被征地一事。當地政府這種亂作為,無疑嚴重傷害了農民最基本的知情權。

保護農民利益,首先要確定農民對涉及自身利害事宜的知情權,征地及後續補償也必須在公開合法的前提下進行。根據大陸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通過法定程式對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收為國有土地,并規定了從釋出征地預公告、補償安置方案,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土地征收審批,以及釋出正式征地公告、補償安置公告等一系列法定流程,且多個環節環環相扣。譬如,“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應當有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村委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參加,以評估結果為申請征收土地的重要依據。”如果當地政府依法依規進行征地工作,便不可能出現征地完成一年後村民尚不知情的情形。

征地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社會保障費等四項,依法要足額撥付到位、專款專用。至于補償款具體如何配置設定使用,則屬于村民自治事宜,應由村集體議事機構決策。但從彭家村村委會到當地鎮政府都說不清錢款去向,而且“其他村的征地補償款也存在類似情況”,這不僅是對被征地農民切身利益和作為村集體成員自治權利的侵犯,同時也侵蝕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基層治理效能,有違依法行政的法治精神。

今年中央一号檔案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确提出“提升鄉村治理水準”。鄉村的有效治理,自治是基礎和内在驅動力,法治則是前提和根本保障,必須在法治化環境下和軌道上強化農民的主體性地位,讓涉農事項由農民自己“議事”“主事”,才能切實保障農民權益不受侵害,有效激發農民内驅力和積極性,真正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和基層治理效能。面對村民的合理主張,村委會和當地政府要說清楚補償款目前去向、接下來的配置設定方案,依法確定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來源:央廣網綜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央視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