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上紅山文化玉器博物館•第三集》173号 174号

作者:内蒙笑公

頂豬龍牛神

編号: 0173 簡稱:頂豬龍牛神。

全稱: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雙色綠松石頂豬龍牛神。

資料:重1270克,高205毫米、寬75毫米、厚65毫米。

材質:雙色綠松石雕成,經幾千年的滄桑,依然如新。

造型:牛神頂豬龍,水滴眼内眦聯,花鼻梁,手撫膝蹲坐,咯吱 窩 2 孔,

腳間1孔。

紋飾:紋飾與造型一緻。牛鼻梁刻有一圈裝飾性網格紋。

論述:

173号牛神,頭頂上雙角夾豬龍,花鼻梁,造型獨特。牛神即神農氏—炎帝一族,農耕部落;豬龍即“豬寶”,确切地說是能繁育仔豬的“老母豬”。 …紅山文化地區是耕種和養豬并舉,是多種經營。

牛神踩龜

編号: 0174 簡稱:牛神踩龜。

全稱: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雙色綠松石牛神踩龜。

資料:重1089克,高200毫米、寬75毫米、厚65毫米。

材質:雙色綠松石雕成,經幾千年的滄桑,依然如新。

造型:牛神角彎成孔,吻前伸,手撫膝站于龜背,龜昂首闊步,咯吱窩2孔。 腳間1孔。

紋飾:紋飾與造型一緻。

論述:

174号牛神,是真正的“牛首人體”,雙角彎連接配接成孔,嘴巴伸得老長,站于龜背之上,…讓人想到了《西遊記》中的唐僧,最後一出就是過通天河,坐在老龜的背上過河,忘了替老鼋龜向如來佛問“年壽”,被老龜摔到河裡,變成了落湯雞,還濕了經卷。…牛神指“神農氏—炎帝”(農耕部落),再有神龜相助,還有什麼不可跨越的呢?!

烏龜,屬半水半陸、變溫冬眠、雜食、爬行卵生動物,性情溫和,耐饑餓,數月不進食仍能正常生存,最大特點是壽命長,能活100歲、300歲、甚至上千歲。…

烏龜渾身是寶,肉能補益氣血,龜闆(腹甲)是一味中藥。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補心養血的功效。…人們認為龜有預測吉兇的靈性,是人與神之間的媒介,殷商時代就用龜甲占蔔, 把占蔔的結果刻在龜甲上,就成了“甲骨文”。 …

大陸古人是崇拜龜的,龜與鶴同為長壽的象征。在古代,龜被人們看做是吉祥如意、剛顔不屈、先知先行的動物,是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的玄武(龜蛇合體)。“龜”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文化中。

《網上紅山文化玉器博物館•第三集》173号 174号
《網上紅山文化玉器博物館•第三集》173号 174号
《網上紅山文化玉器博物館•第三集》173号 174号
《網上紅山文化玉器博物館•第三集》173号 174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