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作者:清晨談科技

驚聞美國政府要将針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提高到100%,這着實有點”左右開弓”的意味。

同時,針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汽車,美國還要額外征收2.5%的新關稅!難道中國汽車在美國市場要翻車了?此消息一出,不少吃瓜群衆感到有些懵圈:中國電動車不是賣得風生水起嗎?怎麼美國政府說加稅就加稅?

然而,在美國使絕招的同時,中國新勢力造車企業也沒閑着。

就在美國傳出加稅消息的同一天,零跑汽車和歐洲汽車巨頭Stellantis集團宣布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計劃在短短幾個月内迅速進軍歐洲,年底将銷售網絡從零擴充至200家。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這一出可謂相當大膽,零跑這是要逆天啊!

仔細盤點一下,新勢力造車人出海似乎都挺猛的。

蔚來、理想、小鵬等企業紛紛将觸角伸向海外,動作頻頻。

對标特斯拉、奔馳,想憑自己的實力在全球市場立足,這股勁頭不得不佩服。

新勢力們瞄準的不隻是歐美,印度、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同樣在其全球化版圖之内。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中國制造要走出去,走向世界,這股精氣神有點”燃”。

但”國貨之光”闖蕩海外,并非一帆風順。

除了要克服技術、供應鍊、品牌等種種挑戰外,貿易保護主義也是一大阻礙。

行業裡人盡皆知,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多個市場異軍突起,已經引起不少國家的警惕和焦慮。

美國此番加稅,背後是對中國企業快速崛起的擔憂。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歐盟也曾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各種手段都用上了。

面對外部壓力,中國車企也很無奈,沒人想打貿易戰,但競争和博弈卻在所難免。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

随着各國”碳中和”目标的出台,電氣化浪潮席卷全球。

在這場新能源”金礦”的争奪中,中國企業不可能缺席。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零跑與Stellantis聯姻,算是開了個好頭。

雙方優勢互補,零跑可借此進入歐洲市場,學習國際先進經驗;而Stellantis則可共享零跑的電動化技術成果,可謂一舉多得。

但這隻是開始,未來中歐新能源車企間的競合博弈将更加激烈,難保不會擦槍走火,擦出”火花”。

零跑國際的誕生,也許是新勢力造車的一個縮影。

它們在全球市場摸爬滾打,一邊探索商業模式和盈利之道,一邊應對外部的重重阻力,危機和機遇并存。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這需要企業家有魄力、有勇氣,還要有足夠韌性。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勢力要在海外立足,同樣需要時間和耐心。

有人說,前有狼,後有虎,中國造車新勢力前途未蔔。

但創新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隻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相信路就在腳下。

期待中國車企在全球舞台上奮勇争先,讓世界見證中國創新的力量。

當“國貨之光”零跑出海遇上貿易保護,誰之過?

也期待各國政府能以開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國企業,不要讓貿易争端扼殺這個時代最美好的創新果實。

路漫漫其修遠兮,零跑們,加油!新勢力們,加油!中國汽車,加油!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與我互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