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作者:江瀚

這些年,伴随着蘋果的高速發展,蘋果稅也成為了蘋果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是一直以來,高昂的蘋果稅都是蘋果生态中各個開發者最诟病的事情,蘋果更是去年在中國收了400億的蘋果稅,這種雁過拔毛的行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少一點?

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一、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

據财聯社的報道,蘋果今年Q1其營收、淨利同比分别下滑4.3%、2.2%,但服務闆塊仍然逆勢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4.2%,系收入增速最快業務,成為蘋果第二大營收來源,占總營收的26%。蘋果CEO庫克表示,本季服務營收創下曆史新高,并預計下一财季服務收入仍将實作兩位數增長。

據悉,服務闆塊主要包括訂閱服務、保修、搜尋引擎的許可協定和支付收入等。值得注意的是,該闆塊之下的“蘋果稅”長期遭業内诟病——蘋果使用者向軟體付費須通過蘋果的購買系統,蘋果會抽取30%管道費,這一費用被稱作“蘋果稅”,始于2011年。

蘋果官網顯示,據分析機構Analysis Group統計,2022年蘋果應用商店中國數字商品/服務交易額為210億美元,若按蘋果服務業務去年Q4 11.3%的營收增速,91%來自大型開發者,全球通用稅率30%,9%的交易額來自小型開發者,全球通用稅率15%測算,2023年中國區“蘋果稅”超過400億元。另外,今年1月,美國法院在已生效的反壟斷判決中認定,“蘋果稅”收入在減去一系列成本之後,營運利潤率高達75%。

今年1月App Store美國地區政策調整,正式支援第三方支付方式,蘋果抽成比例從之前的30%(小企業15%)降至27%(小企業12%)。

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二、蘋果的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蘋果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其商業模式和政策一直備受關注。特别是在中國市場,蘋果公司通過其獨特的App Store平台和支付機制,每年收取的所謂“蘋果稅”高達數百億人民币,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首先,“蘋果稅”指的是蘋果公司在其App Store平台上,對開發者通過應用内購買(IAP)收取的30%管道費。當使用者通過蘋果裝置購買應用内商品或服務時,這筆交易必須通過蘋果的支付系統完成,而蘋果則會從中抽取30%的費用。這一費用被稱作“蘋果稅”,它幾乎涵蓋了蘋果應用中的所有支付場景。這種抽成模式以蘋果生态的封閉性為前提。在蘋果建構的封閉生态中,使用者無法繞過App Store直接下載下傳應用,開發者也無法選擇其他支付平台,隻能接受蘋果的抽成政策。這種強制性的支付方式使得開發者在定價和利潤配置設定上缺乏自主權,進而引發了廣泛的不滿和争議。

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其次,蘋果稅的合理性不斷受到質疑,尤其是它是否構成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由于iOS裝置上無法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蘋果實質上壟斷了在其平台上應用的分發,開發者别無選擇,隻能接受蘋果稅,否則就無法觸及龐大的iOS使用者群體。這種封閉生态下的強制性支付管道,限制了市場競争,可能導緻消費者支付更高的價格,同時也壓縮了開發者的利潤空間。在全球範圍内,包括中國、歐盟、美國等地,監管機構和法院開始對蘋果的這種做法進行調查和裁決,試圖評估其是否違反了反壟斷法律。

第三,蘋果稅間接影響到了消費者的體驗和支出。在蘋果生态系統内,由于開發者需将蘋果稅的成本納入考量,部分成本最終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例如,使用者在iOS端購買視訊會員、直播打賞、遊戲内購等,相較于Android平台可能會發現價格更高。這種現象不僅增加了使用者的經濟負擔,還可能降低了他們在應用内的消費意願,進而影響到整個應用生态的活力和多樣性。

蘋果在中國1年收400億蘋果稅?雁過拔毛啥時候能少點?

第四,随着全球範圍内對數字平台監管力度的加強,蘋果稅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蘋果自身也在嘗試調整政策,如前文提到的對小規模開發者的費率優惠,以緩解外界壓力。同時,蘋果生态系統的吸引力雖然依舊強大,但其優勢并非不可撼動。随着使用者對隐私、開放性和成本效益意識的提高,以及競争對手生态系統的成熟,蘋果稅的合理性将持續受到拷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