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作者:春仁醫者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逐瘀湯,是大家熟知的血府逐瘀湯;為什麼說血府逐瘀湯能通周的瘀堵,而不是說血府逐瘀湯能通周身的血管堵塞?因為血府逐瘀湯除了化血管的瘀滞,還能經絡的瘀滞,亦能化離經之血。

今天跟大家聊聊,被稱為“活血化瘀方之首”的血府逐瘀湯當中的6種活血化瘀成分:當歸、桃仁、紅花、赤芍、川芎、川牛膝,它們之間化瘀的時候各有什麼不同以及搭配使用有什麼功效增強或者減低副作用的問題。

血府逐瘀湯有什麼功效?

血府逐瘀湯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所緻疼痛、失眠、胸悶、易怒等症,類似于西醫的冠心病、心絞痛、頑固性失眠、焦慮症等症。

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桃仁為血府逐瘀湯的君藥,使用劑量最大,其活血作用主要原理為擴張血管壁,抑制血液凝固,改善血液流通的環境;因其有小毒,入藥一般采用炒桃仁或者僤桃仁,以減低其藥物毒性;此外植物種子多具有油脂性,是以桃仁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如《世醫得效方》中五仁湯(桃仁、苦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用于腸道津液不足所緻便秘;肺與大腸相表裡,通腸便能利于肺氣的速降,桃仁兼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如《備急千金要方》中葦莖湯(桃仁、薏苡仁、葦莖)用于熱毒痰瘀所緻咳喘、咯腥臭膿痰。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桃仁

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紅花與桃仁相配,共同構成血府逐瘀湯的君藥;其活血機理主要為擴張血管和抑制血小闆聚集,增加動脈血液流量;紅花有藏紅花與川紅花之别,相較之下,藏紅花力量較強,活血較著,藏紅花雖名為藏紅花,原産地并非西藏,而是來自于西柏利亞;桃仁、紅花經常配伍使用,除了血府逐瘀湯,還有用于養血活血的桃紅四物湯;紅花活血力強,常用于心腦血管疾病、外傷瘀滞以及婦科調經。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紅花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當歸被稱為“血中聖藥”,更有“十方九歸”之說,可見其養血補血的功效值得肯定;當歸性溫,其活血機制為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速,抑制血栓形成;常用于婦科調經、氣血不足、外科跌打損傷等方面的治療,不僅能夠入藥,亦可入食療(如當歸生姜羊肉湯)或老百姓炖湯喜歡加入少許當歸。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當歸

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赤芍活血化瘀的機理為增加動脈的血流量,抑制血小闆的聚集;赤芍藥臨床運用分為酒赤芍和炒赤芍:酒赤芍以酒為輔料,其性偏溫,擅長活血散瘀,而清熱涼血之力稍遜,常用于婦科痛經、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治療;炒赤芍偏于緩和,活血而不傷陰,常用于内科瘀滞所緻疼痛而熱像偏重者。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赤芍藥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川芎自古有着“血中氣藥”的美譽,因其走竄力強,能化周身瘀血,上達于巅頂,下至于足底;其活血化瘀的機理為含有較多的揮發油和芎棗苷,改善微循環,加速血液流速;關于川芎的明細可參考:這味中藥,化從頭到腳的瘀血,身體各個部位的血管堵塞都能通一遍。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川芎

川牛膝—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

川牛膝主要成分為甾酮類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的功效;此藥能夠引火、瘀下行,長于治療下半身的疾病,諸如腰痛、下肢關節疼痛、下焦濕熱等疾病;常用飲片品種有三類:川牛膝、鹽川牛膝、酒川牛膝,鹽制偏于入腎,酒制偏于活血。

血府逐瘀湯,能通一身上下瘀滞,詳細盤點方中6種活血化瘀成分

川牛膝

以上内容便是血府逐瘀湯方中6種具有化瘀功效成分的解析,桃仁紅的活血、當歸的養血補血、赤芍的涼血、川芎的行血、川牛膝的引血,雖名為血府(胸腔)逐瘀,實為一身上下血脈、經絡不同之瘀血、瘀氣皆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