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求于人還态度據傲,南韓外長沒聽懂中方的意思但老大卻懂了

作者:财經文化評論

#精品長文創作季#南韓外長終于來到了中國并與中國外長進行了會談,表面上看,這次南韓外長訪華是應大陸外長的邀請而來,但實際上是南韓有求于大陸而來,但從會談情況看,中方弄懂了南韓的意思,但中方三點講話韓外長卻沒有懂,老大卻懂了而且非常擔憂。原因何在呢?

有求于人還态度據傲,南韓外長沒聽懂中方的意思但老大卻懂了

韓方有求于我方,因為南韓目前的處境非常艱難特别是投靠老大以後日子反而更難過了

求人應該有一個求人的樣子,南韓外長來中國之前,南韓已經面臨非常惡劣的環境和難以解決的難題。

一是南韓總統的支援率已經降至24%,達到了30多年來南韓曆任總統的最低點,韓方急需通過與中方緩和關系來給自己的政績加分。

二是半島局勢在韓美日的刺激下日益增大了不确定性,而面對朝方日益增強的軍事能力,韓方也是心裡越來越感受到風險在加大,急需求助中方為半島局勢降溫。

三是緩和韓中關系強化經濟合作,因為南韓沒有想到自己加入西方陣營對付中方以後日子過得更慘了,急需緩和與中方的經貿關系謀取自身的經濟利益。

本來中韓經貿關系密切,南韓也賺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搭上了大陸經濟發展的快車賺得盆滿缽滿。但南韓卻一心投靠了西方陣營全面放棄了中國市場而,并積極地與盟友一起對大陸的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打擊,還在大陸的核心利益台海、南海問題上上蹿下跳,希望抑制中國的發展同時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和經濟發展能力。但劇本卻拿反了,老百姓的日子反而過得更慘了。

南韓經濟面臨了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導緻經濟處于經濟崩潰邊緣,南韓2023年的GDP增長率僅為1.4%,創下了近三年來南韓經濟增長的最低水準。

南韓曾經的優勢汽車産業已經遠遠被大陸市場所抛棄,南韓汽車行業正逐漸退出大陸的主流市場,2023年南韓的起亞、現代等品牌汽車在大陸的銷售量暴跌了30%。南韓造船業的市場佔有率正被中國取代,截至今年3月全球總造船訂單中國占了59%,而南韓占僅有24%。

南韓曾經不可一世的半導體由于積極參與歐美對大陸的制裁,導緻原有的半導體特别是晶片行業的優勢難以出貨,随着大陸晶片自主研發,南韓的半導體銷售額下降了37.5%,直接導緻了南韓對華由貿易順差成為貿易逆差。

南韓因為向主人效忠而對華赴韓旅遊采取了各種不友好的政策,導緻以中國遊客為主的南韓旅遊業遭到重創,現在形成反轉大量的南韓人來華旅遊,而南韓一直期待的中國去南韓旅遊熱潮并沒有如願出現,反而越來越被國人抛棄。特别是南韓的物價水準大幅度上漲,也急需與中方緩和關系而解決經濟難題。

有求于人還态度據傲,南韓外長沒聽懂中方的意思但老大卻懂了

中南韓會談本來是南韓有求于我,韓方的态度卻非常據傲,中方雖然态度十分客氣但立場堅定不會讓步!

韓方無論是地緣政治、半島穩定、經濟發展以及中日韓峰會等議題上求中國“幫忙”。但南韓外長的态度卻是倨傲在此前,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誰是大小王,還以為自己是“會牌”呢?誰都能管。

南韓以前先是聲稱應該按照慣例中方外長先去通路南韓,然後再通路中方,結果中方沒有理睬;最後韓方隻能降低身份自己先通路中方,這種小國寡民心态也展現在了與中國外長的會見之中。

韓方在與中方會談時,實際上心态與南韓的現實并不相稱,與所謀求的求人态度反差過大,想求人又不想有一個好的态度。

5月14日南韓外長介紹與中方會談的細節,本來想在氣勢上給自己加分和解脫,卻實際上透露出已經談崩了!

朝方說目前趨冷的韓中關系是在嘗試糾正,南韓對華關系仍處于調節、變化調整的階段。本來想跟中方示好,卻非要說是關系調整,本來是南韓自己放棄與中國的友好關系,卻還要說是修正以前比較好的關系;本來是想讓中方幫助他們解決目前的困局,卻稱現階段謀求打造雙邊關系可持續發展。直白的意思就是:調整太友好的關系到正常的關系,但不承認主動示好。虛僞吧?

關于半島問題,朝方表示中國主動發揮的作用被削弱,韓方對中方的期望值也有所降低。意思就是中方沒有答應幫忙,結論就是談崩了。

韓方說雙方談了一些敏感性内容,不對外洩露,直白地了解就是雙方各說各的, “暢所欲言”沒有形成結論性意見。

本來這次是韓方外長來尋求中方幫助的,但韓方的靜态卻好像是中方有求于韓方式的,而且感覺上好像是韓方外長居高臨下訓話中方。

但現實呢?韓方外長表态稱,韓方不贊成零和博弈,希望同中方增進互信、擴大共識、聚焦合作,避免地緣政治因素的制約,共同開啟中韓合作的新局面。

而中方強調了三個底線,第一個底線是合力推動中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要求韓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必須妥善慎重處理涉台問題。第二個底線是中韓經貿關系發展符合時代潮流,中韓經貿合作的規模大,希望中韓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第三個底線是中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中國經濟對韓方有巨大的機遇,南韓要從本國利益出發慎重選擇。

有求于人還态度據傲,南韓外長沒聽懂中方的意思但老大卻懂了

韓方要的中國沒有答應,中方的要求韓方沒有懂,但老大懂了卻非常擔憂

南韓和日本都是美國插手亞太局勢、對抗中國的馬前卒,都是制約中國、介入南海和東海的跳闆,更是希望借助日本和南韓之手禍亂台海、擾亂中國的發展、給中國制造麻煩和混亂。

美國一方面是在南韓部署包括薩德飛彈等形成對中國和北韓的戰略威懾;另一方面挑動南韓與北韓的關系制造半島危機,進而在大陸周邊制造各種混亂。

在科技和經濟上通過限制南韓半導體産業特别是三星、海力士等晶片巨頭的對華出口管制,打壓和限制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影響和限制中國對南韓和北韓的影響力。

但在南韓完全投靠歐美以後,事實上已經破壞了中韓合作的基礎,如果不能解決根本性的戰略選擇,中韓的經濟合作基礎就已經不再存在,隻剩下各取所需的經濟貿易往來。在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巨大的市場利益之下,南韓要想搭上中國經濟的快車就非常困難了。

中韓外長的會談,既釋放了兩國關系緩和的信号,中韓關系強調的是“實用主義外交”與美方“價值觀外交”的博弈,中方提倡的兩國之間互相尊重、合作共赢正在成為國際主流。這一點南韓沒有聽懂,還在強調自己的架子、形象、傲慢和無知,而美國卻已經看懂了,進而也是美國最擔心的局面會出現,即接下來的中日韓峰會如果提前凝聚共識,日韓與中國無論是在經貿合作還是地緣政治上的的走近都是美國最擔心的和不願意看到的。(麒鑒說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