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作者:紅色文化網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收到一些留言來信,有批評,有規勸,也有責罵。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我了解這些網友朋友的用心,誠無意得罪諸君。如果我文章中視訊中哪些話使您感到不愉快,首先應該檢讨的是我。

如下一些認識,不對的,還請大家批評。

①這些來信讓我感到震驚,一個落馬的官員有這麼多的人為他說話,可見他一定是做了很多讓老百姓感到滿意的事情,才會有今天這個結果。謝謝你們告訴我這些我以前不知道的事實。

②中紀委和國家監委拿下這個幹部,并沒有披露具體的事實,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朱書記落馬,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③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改變南陽的面貌,同時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老百姓看不着也不知道?如果隻有第一種可能,那就是組織上處理錯了;如果第二種可能也存在,完全可以解釋今天輿論對他的兩種反應。

④指控我落井下石,這可能冤枉我了,在朱書記風頭正勁的時候,我曾有三次批評他,都是因為具體的事情。否則也就不存在他動員了很多關系,專程跑北京,拉上許多熟面孔,請我吃飯,要我閉嘴了。

⑤我贊成臨江釣月講的,功是功,過是過,前鐵道部長劉志軍發展中國高鐵的貢獻,比朱是西可能還要大一些,還不是照樣落馬了,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我們現在還不時興将功補過。

⑥總督燕淳風說我不了解朱書記,沒有資格評論。應該到南陽去了解一下老百姓對朱書記的評價。謝謝您的叮咛和囑咐,我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我注意到了包括您在内的一些人對朱書記的正面評價,我同樣看到了中紀委國家監委對他的處理決定。

⑦我隻陳述了朱書記派人到北京來捂我嘴的事實,并沒有說,也不認為,捂我嘴是導緻他落馬的原因。

⑧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的改變與一把手的關系的确比較大,相信諸位陳述的事實,了解你們改變家鄉面貌的急切心情,但朱是西同志同時存在腐敗或其他方面的問題也是可能的,一碼歸一碼,不能一概而論。

⑨朱是西同志調換過很多工作,他究竟是在哪個崗位上工作的時候犯了錯誤,現在我們并不清楚。假如問題出現在駐馬店而非南陽,假如他在南陽工作,非但沒有瑕疵,而且全都是正面的,積極的,努力的,向上的,必須充分肯定的,那怎麼辦?我們也隻能說可惜了。

司馬南:聽說有人要為朱是西送萬民傘?

一個奇怪的發現:幾乎所有留言歌頌朱是西,表揚朱是西的人,均自稱南陽人,或聽南陽人自述朱是西是個好幹部。

今年是朱是西到南陽工作第三個年頭,此種現象或許證明了朱這三年在南陽工作,确實成績有目共睹,老百姓有獲得感,認同他的工作。然而,已經這把年紀了,工作過的地方很多,為什麼不見南陽以外的,例如駐馬店或其他的一些地方的讀者,來為其鳴不平?朱是西在其他的地方工作怎麼樣?三年來工作有成績,得到部分南陽百姓的稱頌,是否标志着三年來他沒有其他的問題?三年來沒有其他的問題,是否就此推論出三年之前他的工作中、生活中也沒有問題,經得起組織的審查?

看得出來,有人共情能力特别強,對朱書記有強烈同情,對司馬南有強烈憎惡,故此甚至主張把司馬南抓進去,把朱書記放出來……

如果有證據證明司馬南該抓進去,朱書記該放出來,你說的是對的,你有你表達意見的權利,中紀委國家監委有依法依規辦事的權力,情緒不能代替證據,萬民傘情結無法改變事情的性質。

南陽有着悠久的曆史,地方戲擁有廣泛的群衆基礎,舊時百姓為頌揚地方官的德政有贈送傘的傳統。其傘之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書贈送人之名氏。

到了清代,這個習俗被大大發揚了,地方官離任,這個地方的紳士商人(注意,都是地方有頭有臉的,而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都得表示一點挽留的意思,後來弄成了盛熾的形式主義,每每聲勢浩大送“萬民傘”,意思是這個父母官,像傘一樣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傘越多,這個官越有面子,于是面子工程愈演愈烈,流于濫俗。

這裡當然不排除确有好官清官實行德政被人民懷念,當這個官被撤職或者降職的時候,人民感念其德行送萬民傘,甚至攔轎,這是好官清官的功德使然,尤是人民有情有義的表現。

我由衷地相信,那些對朱是西表示留戀,彰頌其政績的讀者都是真心實意的,甚至是從官與官的對比中發現朱是西辦了好事,好官難得。我了解你們的感情,絕無意拂逆你們的感情,然餘繼登有言:“人所見不同,若有拂逆,不可加罪。”我的這個了解,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諸位的認同。

部分人印象中的好官清官,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的官,與違反黨紀政紀乃至違反國家法律,是否絕對不相容?

(2024年5月14日晚,寫于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8号,5月15日早晨菜市場買菜,又追加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