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開播了。
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火出了圈。
那英,被封為“樂壇守門人”?
音綜天花闆的回歸,掀起了一陣一陣的連鎖反應。
節目播出後,整個内娛和樂壇都炸開了鍋。
原本以為有那英這樣的歌手在場,這季的冠軍應該是已經闆上釘釘。觀衆可能也沒想到,我們居然輸地那麼慘。
《歌手》采取的是線上直播、全開麥,歌手們的壓力非常大,萬一唱劈了又得挂幾天熱搜。
那英天後的實力擺在那,發揮還算穩定。
汪蘇泷和楊丞琳“垂死掙紮”,海來阿木和二手玫瑰則是在劍走偏鋒,網友直指他們在舞台上做法事。
與中國歌手不同的是,外國歌手的表現簡直是降維打擊。
美國女歌手Chanté Moore松弛自在的台風和超強的實力,毫無懸念的拿下了第一名。
她收到節目邀約的時候還直言是不是過去當評委。
新生代歌手Faouzia Ouihya的好嗓音讓人虎軀一震,轉音流暢、共鳴飽滿、爆發力強。
她們兩位在看國内歌手唱歌時的表情,也從期待變成微微的無語。
仿佛就在說:就這??老娘來這幹嘛...
所有歌手的表現都被網友們拿出來損,一場屬于網絡樂子人的狂歡開始了。
先是那英一句“你上去試試”刷屏全網,而後又是一個“我要洋人死”的表情包出圈。
《歌手》變成了《那英曆險記》、格萊美大戰草莓音樂節、五旬老太守國門、葉赫那拉是她的姓,抵禦外敵是她的命......
熱搜上全是網友們的梗,場面逐漸失控。
粉絲紛紛去其他歌手的評論區裡留言,叫他們停止演唱會,别跑通告,先去《歌手》拯救那英。
韓紅第一個站出來應戰,李佳薇、袁娅維、林志炫等歌手也出來回應了。
史前未有的熱鬧。
可以說,《歌手》一手掀翻了華語樂壇的面具。
“那英梗”盤活音樂綜藝?
《歌手》已經十一年了,它的起點可以說是非常高。
但是在中間的幾季裡,《歌手》的資料整體不太樂觀,《當打之年》開播第二日的資料隻有幾千萬,往日輝煌不再,《歌手》也陷入了停滞的境地。
《歌手》停播的這三年裡,其他音綜也沒有達到爆火出圈的程度,不溫不熱,無功無過。《天賜的聲音》豆瓣評分6.0,《蒙面唱将》隻有4.9分……
在電視台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音綜很容易出爆款。
電視台時代的音綜具備強大的市場号召力,素人可以報名參加,而且成名有比較固定的流程。
《星光大道》《超女》《快男》之類的節目就掀起了全民高潮,成為了音綜頂流。
但是随着衛視的沒落和短視訊的發展,音綜的出圈越來越難了。
賽制雷同、嘉賓重複,甚至是舞台的觀感都很難讓人眼前一亮,觀衆遲早膩味。
他們不是沒有創新過,但是賽道擁擠,觀衆審美更新,想要成功何其困難。
幾乎所有音綜都面臨着“該上的都已經上過,不想上的請不上”的困境。
老牌歌手就那麼幾個,他們上過的音綜數不過來,而新生代的歌手很多都還不成熟,能打的根本沒幾個,觀衆們看來看去還是毛不易和單依純……
在國内的綜藝市場裡,音綜依然是數量最多的,但是全民款的大爆音綜很久沒有了。
音綜這兩年又井噴了,但是幾乎都是垂直類的。
比如《樂隊的夏天》,這類主打垂直的的節目能夠很快積累忠實使用者。
觀衆在看的時候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也更容易被節目内容打動。他們期待每一季的樂隊和選曲,在每一期都能誕生出起碼一首大熱歌曲,樂隊和歌曲的走紅更加容易。
其實,觀衆還是需要音綜的,但他們的要求更進階了,口味變得更加挑剔。
本來直播+無修音是音綜的基槽,最開始的音綜大多也是遵循了這個模式。
但是,這幾年的音綜幾乎都是錄播+後期修音,導緻很多不在現場的觀衆聽不出瑕疵,和在家聽棚内錄制版沒什麼差別。
同時,他們也很在乎節目内容的真實性和情感共鳴、故事性。
他們不再局限于某一種類型或風格。
對于節目中歌手的演唱技巧、音樂制作和編曲、改編方面的要求更高。
觀衆們對于藝術和音樂的了解能力變高了,鑒賞能力也水漲船高。
《歌手》的再次爆火,讓網友們認識到了歐美樂壇和華語樂壇之間的差距。
歐美歌手真的就比國内歌手要厲害?
華語樂壇真不如老外?
歐美和中國的流行樂歌手,受到市場和環境的影響,都有不一樣的特色。
歌手自身的音色和唱法,也是影響着觀衆對他們實力的認識。
歐美講究“到位”,中國講究的是“味道”。
流行歌曲的演唱内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演唱風格與演唱方法。
有學者指出,國内的流行樂歌手在大方向上接受了民族聲樂字正腔圓,在發聲方法上接受了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
在早期,國内歌手演唱流行歌曲時,技術比較單一化,演唱多以真聲為主,而且沿用了民族唱法的吐字咬字。
真聲是人運用自然嗓音未經修飾所發出的聲音,形成聲帶整體振動、局部振動或邊緣振動。
真聲的發音比較自然,同時也在自然音區之内。
即便加入了一些假聲和修飾,也是以真聲為基礎和主導展開的。
中國語言的構成則有十三轍,有四聲,“重字頭”“滿字腹”“輕字尾”,基于語言習慣所形成的這種方式也對唱法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到了後期才把氣聲唱法、柔聲唱法等運用到了演唱中。
歐美流行唱法更強調真假聲的混合,以及整首歌曲聲音的集中運用。
歐美流行音樂相對于中國流行音樂,有着更多成熟的音樂風格。
在不同音樂風格中,有着不同的演唱特點。
他們注重聲音的純淨度和爆發力,強調呼吸的深沉、均勻、和控制,注重聲帶的松弛和喉嚨的打開。
很多歐美歌手的嗓音本身就很渾厚飽滿,他們能夠在真假、美聲之中來回切換,有一種“什麼都能,什麼都可以”的感覺,聲音的曲線非常自然。
同時,二者對流行音樂的編寫重點不同。
歐美音樂的編曲中會運用很多的音樂元素,不同樂器的融入讓音樂更加有活力。很多歐美音樂人擅長獨立采樣、調制音色,側重律動感。
而中國流行音樂在編曲上不止借鑒了歐美音樂的強項,還會帶上有民族色彩的東西。
編曲比較依賴傳統樂器現有的音色,強調人聲旋律。
是以我們能發現,很多歌裡面,出現最多的是鋼琴和弦樂。
華語歌手們真的不能被一場“現場直播”吓退。
修音、假唱、半開麥,打的畢竟不是觀衆的臉。
還是早點讓音樂回歸純粹吧。
參考資料:
- [1]徐元勇. 論中國流行音樂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J]. 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40 (06): 21-25.
- [2]徐元勇. 論歐美英文流行歌曲的演唱 [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0, (03): 86-92+188.
- [3]白麗萍. 淺談歐美流行音樂及其對大陸流行音樂的影響 [J].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07, (04): 177-179.
- [4]周葳葳. 走向衆聲喧“華”[D]. 東北師範大學,2022.DOI:10.27011/d.cnki.gdbsu.2022.0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