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作者:印客美学

《歌手2024》开播了。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火出了圈。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那英,被封为“乐坛守门人”?

音综天花板的回归,掀起了一阵一阵的连锁反应。

节目播出后,整个内娱和乐坛都炸开了锅。

原本以为有那英这样的歌手在场,这季的冠军应该是已经板上钉钉。观众可能也没想到,我们居然输地那么惨。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歌手》采取的是线上直播、全开麦,歌手们的压力非常大,万一唱劈了又得挂几天热搜。

那英天后的实力摆在那,发挥还算稳定。

汪苏泷和杨丞琳“垂死挣扎”,海来阿木和二手玫瑰则是在剑走偏锋,网友直指他们在舞台上做法事。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与中国歌手不同的是,外国歌手的表现简直是降维打击。

美国女歌手Chanté Moore松弛自在的台风和超强的实力,毫无悬念的拿下了第一名。

她收到节目邀约的时候还直言是不是过去当评委。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新生代歌手Faouzia Ouihya的好嗓音让人虎躯一震,转音流畅、共鸣饱满、爆发力强。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她们两位在看国内歌手唱歌时的表情,也从期待变成微微的无语。

仿佛就在说:就这??老娘来这干嘛...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所有歌手的表现都被网友们拿出来损,一场属于网络乐子人的狂欢开始了。

先是那英一句“你上去试试”刷屏全网,而后又是一个“我要洋人死”的表情包出圈。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歌手》变成了《那英历险记》、格莱美大战草莓音乐节、五旬老太守国门、叶赫那拉是她的姓,抵御外敌是她的命......

热搜上全是网友们的梗,场面逐渐失控。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粉丝纷纷去其他歌手的评论区里留言,叫他们停止演唱会,别跑通告,先去《歌手》拯救那英。

韩红第一个站出来应战,李佳薇、袁娅维、林志炫等歌手也出来回应了。

史前未有的热闹。

可以说,《歌手》一手掀翻了华语乐坛的面具。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那英梗”盘活音乐综艺?

《歌手》已经十一年了,它的起点可以说是非常高。

但是在中间的几季里,《歌手》的数据整体不太乐观,《当打之年》开播第二日的数据只有几千万,往日辉煌不再,《歌手》也陷入了停滞的境地。

《歌手》停播的这三年里,其他音综也没有达到爆火出圈的程度,不温不热,无功无过。《天赐的声音》豆瓣评分6.0,《蒙面唱将》只有4.9分……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在电视台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音综很容易出爆款。

电视台时代的音综具备强大的市场号召力,素人可以报名参加,而且成名有比较固定的流程。

《星光大道》《超女》《快男》之类的节目就掀起了全民高潮,成为了音综顶流。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但是随着卫视的没落和短视频的发展,音综的出圈越来越难了。

赛制雷同、嘉宾重复,甚至是舞台的观感都很难让人眼前一亮,观众迟早腻味。

他们不是没有创新过,但是赛道拥挤,观众审美升级,想要成功何其困难。

几乎所有音综都面临着“该上的都已经上过,不想上的请不上”的困境。

老牌歌手就那么几个,他们上过的音综数不过来,而新生代的歌手很多都还不成熟,能打的根本没几个,观众们看来看去还是毛不易和单依纯……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在国内的综艺市场里,音综依然是数量最多的,但是全民款的大爆音综很久没有了。

音综这两年又井喷了,但是几乎都是垂直类的。

比如《乐队的夏天》,这类主打垂直的的节目能够很快积累忠实用户。

观众在看的时候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也更容易被节目内容打动。他们期待每一季的乐队和选曲,在每一期都能诞生出起码一首大热歌曲,乐队和歌曲的走红更加容易。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其实,观众还是需要音综的,但他们的要求更高级了,口味变得更加挑剔。

本来直播+无修音是音综的基槽,最开始的音综大多也是遵循了这个模式。

但是,这几年的音综几乎都是录播+后期修音,导致很多不在现场的观众听不出瑕疵,和在家听棚内录制版没什么区别。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同时,他们也很在乎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感共鸣、故事性。

他们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类型或风格。

对于节目中歌手的演唱技巧、音乐制作和编曲、改编方面的要求更高。

观众们对于艺术和音乐的理解能力变高了,鉴赏能力也水涨船高。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歌手》的再次爆火,让网友们认识到了欧美乐坛和华语乐坛之间的差距。

欧美歌手真的就比国内歌手要厉害?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华语乐坛真不如老外?

欧美和中国的流行乐歌手,受到市场和环境的影响,都有不一样的特色。

歌手自身的音色和唱法,也是影响着观众对他们实力的认识。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欧美讲究“到位”,中国讲究的是“味道”。

流行歌曲的演唱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演唱风格与演唱方法。

有学者指出,国内的流行乐歌手在大方向上接受了民族声乐字正腔圆,在发声方法上接受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

在早期,国内歌手演唱流行歌曲时,技术比较单一化,演唱多以真声为主,而且沿用了民族唱法的吐字咬字。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真声是人运用自然嗓音未经修饰所发出的声音,形成声带整体振动、局部振动或边缘振动。

真声的发音比较自然,同时也在自然音区之内。

即便加入了一些假声和修饰,也是以真声为基础和主导展开的。

中国语言的构成则有十三辙,有四声,“重字头”“满字腹”“轻字尾”,基于语言习惯所形成的这种方式也对唱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后期才把气声唱法、柔声唱法等运用到了演唱中。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欧美流行唱法更强调真假声的混合,以及整首歌曲声音的集中运用。

欧美流行音乐相对于中国流行音乐,有着更多成熟的音乐风格。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在不同音乐风格中,有着不同的演唱特点。

他们注重声音的纯净度和爆发力,强调呼吸的深沉、均匀、和控制,注重声带的松弛和喉咙的打开。

很多欧美歌手的嗓音本身就很浑厚饱满,他们能够在真假、美声之中来回切换,有一种“什么都能,什么都可以”的感觉,声音的曲线非常自然。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同时,二者对流行音乐的编写重点不同。

欧美音乐的编曲中会运用很多的音乐元素,不同乐器的融入让音乐更加有活力。很多欧美音乐人擅长独立采样、调制音色,侧重律动感。

而中国流行音乐在编曲上不止借鉴了欧美音乐的强项,还会带上有民族色彩的东西。

编曲比较依赖传统乐器现有的音色,强调人声旋律。

所以我们能发现,很多歌里面,出现最多的是钢琴和弦乐。

“那英梗”,居然盘活了死寂的乐综?

华语歌手们真的不能被一场“现场直播”吓退。

修音、假唱、半开麦,打的毕竟不是观众的脸。

还是早点让音乐回归纯粹吧。

参考资料:

  • [1]徐元勇. 论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0 (06): 21-25.
  • [2]徐元勇. 论欧美英文流行歌曲的演唱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 (03): 86-92+188.
  • [3]白丽萍. 浅谈欧美流行音乐及其对大陆流行音乐的影响 [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 (04): 177-179.
  • [4]周葳葳. 走向众声喧“华”[D]. 东北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1/d.cnki.gdbsu.2022.00161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