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作者:奇點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有句話叫“病從口入”,這對人類成立,沒想到對細胞來說,也是“成立”的。

近期,《細胞·代謝》雜志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會導緻肺動脈高壓(PH)等緻命疾病的血管硬化問題,成因竟與部分細胞的“貪吃”有關……

原來,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激素、發炎、環境/機械應激等因素會激活常駐的肺動脈外膜成纖維細胞(PAAF),使PAAF搖身一變為針對谷氨酰胺和絲氨酸的“貪吃鬼”,這兩種氨基酸是膠原蛋白生物合成的關鍵原材料。

由此,PAAF成了膠原蛋白生産大戶,膠原蛋白在血管周圍的沉積促進了血管硬化并導緻了PH等疾病。

好消息是,抑制相關代謝途徑,或者隻是簡單地減少飲食中谷氨酰胺和絲氨酸的攝入,都能有效減少血管硬化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這把,食療大勝利。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論文題圖

膠原蛋白的異常沉積是血管硬化的直接誘因之一。膠原蛋白是一類比較特殊的蛋白,它的氨基酸序列中最常見的基序就是甘氨酸-脯氨酸-X、或甘氨酸-X-羟脯氨酸,其中X是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外的任意氨基酸。

不難看出,膠原蛋白中甘氨酸含量尤其豐富,根據相關研究統計占比可達三分之一,其次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也能占20%左右。

按理來說正常細胞根本供應不上這麼大的需求,是以研究者們猜測,在PH的進展中,肯定有相關的新陳代謝變化。

使用PH相關IL-6等發炎因子或機械條件刺激PAAF後,研究者果然觀察到了代謝的轉變,主要是甘氨酸和脯氨酸代謝通路的富集,同時也觀察到了培養基中谷氨酰胺和絲氨酸的減少。

谷氨酰胺和絲氨酸是細胞生物合成甘氨酸、脯氨酸的主要原材料。很顯然,PAAF增加了谷氨酰胺和絲氨酸的攝取,以合成更多的膠原蛋白。研究者還分析了PH患者的血漿,同樣觀察到類似的氨基酸水準變化。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相關代謝途徑

進一步分析發現,PAAF代謝轉換是由YAP/TAZ通路介導的。

那麼,這套機制是否能夠被我們反向利用來治療PH呢?

研究者給野百合堿誘導的PH大鼠分别/聯合使用了脯氨酸和甘氨酸生物合成相關酶的抑制劑,CB-839和SHIN1,以減少二者的合成。實驗結果顯示,二者的抑制均可顯著降低肺血管膠原含量和主動脈硬化程度。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抑制甘氨酸和脯氨酸生物合成可改善PH相關病理

當研究者調整大鼠飲食,使其鼠糧中幾乎不含谷氨酰胺和絲氨酸,大鼠循環中這兩種氨基酸水準迅速下降,血糖變化不顯著。優化飲食後,PH大鼠肺血管膠原含量、主動脈硬化程度同樣觀察到了顯著的改善。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小動脈肌化也有顯著改善

也就是說,僅僅改變飲食,也可能給PH帶來不錯的治療效果。

本論文的通訊作者在采訪中表示,這是我們首次發現可以有效治療PH的飲食政策,給PH治療提供了生活方式幹預的新選擇。

此外,研究者們還在嘗試利用PET和谷氨酰胺示蹤開發新的PH診斷方法,通過尋找“貪吃”谷氨酰胺的PAAF細胞,我們就能夠提早發現PH,及時施以治療、延緩疾病進展。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5041312400130X?via%3Dihub

[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05/240502141221.htm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細胞·代謝》:血管硬化,竟源于“貪吃”!科學家揭秘血管周圍膠原蛋白沉積原因,減少谷氨酰胺和絲氨酸飲食攝入或可治療肺動脈高壓

本文作者丨代絲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