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充電樁戰火重燃,特來電、星星充電上演“龍虎鬥”

作者:韭菜财經v
充電樁戰火重燃,特來電、星星充電上演“龍虎鬥”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小米Su7真的太火了,上市40天鎖單量超過10萬供不應求,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也促進了充電樁行業的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4月份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5.9%和33.5%,市場占有率達到36%。中國充電聯盟資料顯示,2024年3月比2024年2月公共充電樁增加8.3萬台,3月同比增長48.6%。

新能源汽車繼續狂飙,市場對充電樁技術和服務的不斷提升的要求,充電技術和模式的創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充電樁産業常見的問題,比如充電樁“充電難”、“充電慢”、“裝置故障率高”等等再次被翻出來讨論和鞭屍。

顯然新能源汽車駛入加速車道,充電樁需求會越來越強勁,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将面臨更多的挑戰和競争。

一季報喜憂參半

新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對于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使用者對于充電設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利好充電樁營運商。據國家發改委資料,2023全年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5.8%和37.9%;大陸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與之對應的現象是,車企、第三方充電樁廠商加速建設充“電樁網絡”,充電樁數量不斷攀升。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資料顯示,2023年公共充電樁增量為92.9萬台,同比上升42.7%;預計2024年新增公共充電樁108.4萬台。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車企加速自建充電、換電站,搶食充電樁市場佔有率,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面臨更大的競争壓力。

充電樁誕生之初,國内充電樁營運主體主要是第三方營運商和第三方充電服務平台,後來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汽車領頭羊陸續自建充電樁網絡、換電站,并向其它品牌開放,補能競争愈加激烈。

對于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自建充電網絡有諸多好處。一是,提高車企的競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他們的電動汽車;二是,通過向使用者提供充電服務可以為車企帶來額外的盈利機會;三是,通過提供高品質的充電設施和優質的充電服務,車企可以增強消費者對其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誠度。

随着時間的推移,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為車企間争奪銷量的利器,越來越多車企宣布自建充電網絡布局計劃,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據不完全統計,奔馳預計到2026年底,将在中國安裝至少1,00個大功率充電站和約7,000個充電樁;大衆集團計劃到2025年之前與其多個合作夥伴在全球範圍内安裝4.5萬台快速充電樁,其中約1.7萬台位于中國市場;小米集團宣布将正式進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計劃自建充電樁網絡……

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合作夥伴,也是競争對手,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需要靈活應對,不僅要積極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合作,還要提升自身的競争優勢,才有希望在新能源汽車産業中保持穩定發展。

星星充電聚焦超充,轉型全面數字化能源服務

作為國内最大的充電樁營運商之一,星星充電曆經充電樁産業快速發展的時代,實作了快速擴張和成長,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新時代充電樁産業的充分内卷。

十年前,新能源汽車概念正火,但充電是最大瓶頸之一。星星充電以解決充電難題為使命,為電動汽車使用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充電服務,逐漸在行業内站穩腳跟。随着時間的推移,市場結束野蠻生長狀态,轉而進入精細化競争階段,更好的産品、更快的效率、更高效的服務成為新的競争焦點,“超快充”成為新趨勢。

為順應市場發展,星星充電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打造一個覆寫廣泛、高效可靠的超充網絡,并宣布打造數字基礎設施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拓寬服務版圖提高自身競争力,進而拉開與其他友商的差距。

在産品方面,星星充電打造多元産品矩陣,已完成從360kW到960kW,從風冷到液冷,從單槍到雙槍的全産品布局,不僅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還豐富了超充應用新場景。

據網絡公開資料,星星充電平台已覆寫全國350多個城市和地區,注冊使用者超2000萬,服務各類合作夥伴超15000家,平台營運充電場站超80000座。星星充電還計劃未來十年,将建成全國超10000座含液冷終端的超級充電站,全國推廣城市126座。

在技術方面,星星充電潛心專研“超充技術”,還整合産業鍊優質資源與多家龍頭企業組建“續航聯盟”,共同推動超充技術的研發。據悉,星星充電的“超充”産品全系支援1000V高壓平台,主機最高功率可達960kW,額定電流600A且支援最大800A的電流輸出。

在生态方面,星星充電創新營運模式,營造智能充電樁共享生态,以促進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的保護。星星充電已經與50多家國内外知名車企的建立生态合作聯系,其中包括梅賽德斯-奔馳、寶馬、保時捷、捷豹路虎、理想、東風、沃爾沃等等。

總之,星星充電通過将充電樁業務延伸至數字化能源服務,為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者體驗。這一舉措不僅可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智能的能源服務,也為星星充電自身在能源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潛力。

充電樁戰火重燃,特來電、星星充電上演“龍虎鬥”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特來電布局樁到網,深挖“充電+”綜合服務體

同樣是充電樁行業的領頭羊,特來電也積極從充電樁業務切入新能源産業鍊中,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近期,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年度成績單:2023年實作營業總收入146.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4.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44%。

其中,電力裝置“智能制造+內建服務”實作收入85.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25%,毛利潤20.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25%;電動汽車充電網業務(特來電)實作營業收入60.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21%;毛利潤13.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57%,實作扭轉虧。

在充電樁營運商普遍為盈利發愁之際,特來電成功實作扭虧為盈,說明其在充電樁營運領域有着一定的競争優勢和實力。究其原因,特來電通過“樁到網”布局,實作了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效的轉變。

一來,“樁變網”實作廣覆寫。與傳統的單充電樁相比,特來電充電網具有覆寫範圍廣、支援大規模充電等優勢,可以在不同地點建設充電樁,覆寫更多的充電需求點,更符合越來越多樣化的新能源補能趨勢。

根據充電聯盟統計,在公共充電領域,截至2023年底,特銳德營運公共充電終端52.3萬台,其中直流充電終端31.3萬台,市場佔有率約為26%,排名全國第一;2023年全年公司充電量達93億度,市場佔有率約為26%,排名全國第一。

二來,“樁成網”實作高效能。與傳統的充電樁相比,特來電的充電網技術模式可以通過智能化的管理系統,對充電樁進行遠端監控、排程和維護,提高充電效率和可靠性,解決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沖擊。

三來,“樁到網”實作高品質。充電樁服務品質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充電速度慢、裝置故障率高、充電樁維護不及時等,這些問題給使用者充電體驗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和不便。

特來電重構充電網技術路線,可以對充電樁的運作狀态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確定充電樁的正常運作,提供高品質的充電服務。據了解,圍繞充電網技術,特來電攻克了世界20項核心及卡脖子關鍵技術,獲得知識産權1300餘項。

值得一提的是,特銳德官方透露:“公司已聯合百餘家生态合作夥伴,覆寫金融、保險、車後服務市場、電池能源、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深度挖掘“充電+X”商業價值,緻力于做中國最強最大充電網生态營運商。”

不得不說,随着科技的發展和應用的推廣,充電樁與其他基礎服務将逐漸實作互聯互通,形成一個智能化的“補能網絡”,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特來電深耕“充電+X”推動充電基礎設施與其他領域的深度融合,也将擷取更多的商業機會。

從拼規模、拼技術到拼生态,卷度更勝以往

國産新能源汽車品牌高歌猛進,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充電樁行業将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競争從拼規模、拼技術到拼生态,内卷程度更勝以往。

在規模方面,龐大的充電樁數量和覆寫面,能彰顯第三方營運商的地位和實力。

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通過大規模的投資和布局,建設龐大和密集的充電樁網絡,可以提高充電站點的覆寫率,滿足使用者在不同地點的充電需求,進而增強了他們對充電樁營運商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在技術方面,更先進和更智能的充電技術,能保證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的競争優勢。

随着技術的發展,充電樁技術也在不斷進化,從傳統的慢充到快充、交流充電到直流充電等等,第三方營運商持續跟進充電技術,可以提供更快、更穩定的充電服務,滿足使用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保持市場競争力。

在生态方面,完善和開放的充電生态系統,可以為第三方充電營運商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支援,進而實作可持續發展。充電營運商與多個車企、能源企業和充電裝置制造商等建立合作關系,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統,可以擴大業務範圍,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充電服務,開展更多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創新。

綜上所述,建設充電樁生态,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未來充電樁市場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屆時第三方充電樁營運商之間的競争卷度更勝以往,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頭部品牌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也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