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作者:國關大俠客

在現階段的中美博弈中,中國的經濟總量正在逐漸趕上美國,有學者分析稱,中美在2050年前至少要相持三個階段,最後達到共存共治的狀态,而到2030年則是美國被中國迎頭趕上、導緻其心理不平衡和危機感爆發的集中時間段,尤其是美國面對着經濟、金融和各方面沖突問題的挑戰,美國可能會按捺不住自己的急切心情,不惜進一步激化中美沖突。今年美國大選後,明年将會組建新一屆政府,無論是共和黨極右翼還是民主黨建制派上台,都會對中國展開更為猛烈的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要盡全力頂住美國的猛攻,盡量延長中美關系中的緩沖期,進而推遲中美最終攤牌甚至是正面沖突,将中美博弈推向第二個和第三個階段。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近日,觀察者網釋出的題為《此刻美國的内憂外患,恰恰預示了明年有一場猛攻将至》的文章指出,中美之間在未來30年内有着三個階段的戰略相持期,而且每個階段中中美關系都表現為較長戰略激化和較短戰略緩沖交替的局面。第一個階段為2020至2030年第一個十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趕上美國;第二個十年就是綜合國力趕上美國;第三個十年則是中國在主要領域包括主要科技領域趕上美國。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這樣的判斷,符合中國此前的發展戰略,以及國際智庫對中美博弈所作出的相關預測。2049年是新中國建國百年,中國此前就提出到建國一百周年時實作現代化強國目标,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到時中國在經濟總量、綜合國力、科技等關鍵領域都将迎頭趕上,美國霸權也會逐漸消解,最終達到中美共存共治的局面。此外,根據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此前釋出的2020年戰略報告,将中美戰略競争的時間段定為2020至2050年,認為這三十年是中美全方位博弈的關鍵時期。是以,文章認為中美戰略相持長達30年,也不是空穴來風的。

那麼何謂“戰略相持”呢?顧名思義,就是在中美博弈中,産生了力量對比上的相對平衡,誰也不能壓過誰,這就是相持,而且又是戰略上的長時間段,且分為三個十年,是以就叫做“戰略相持”。其實,這最早是《論持久戰》中的經典概念,不過與其不同的是,一是當時中日之間處于你死我活的戰争狀态,雙方兵戎相見,中國人民經過了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才赢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二是中美戰略相持的下一階段并不是戰略反攻,而是中美關系進入到了一種共存共治的相對平和狀态。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不過,衆所周知,美國過去幾十年為了維護自身霸權所做的努力,包括對外攻伐和金融掠奪等,都大幅消耗乃至透支了國力,再加上制造業轉移外流,根本無法回到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的“輝煌時期”。随着時間的推移,美國已經内憂外患,蘊藏生長了三大潛在危機: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一是債務危機。目前,美國聯邦債務已經達到了34.7萬億美元,是美國2023年全年GDP的142%,就連償還債務利息就要用年度預算的三分之一,相當于現在美國3.3億人口中每個人都背負着10萬多美元的債務。美國“寅吃卯糧”的做法已經讓聯邦财政産生了巨大虧空,兩黨不斷拿債務上限做文章,美國政府已經多次面臨“關門”危機。而美國對借債“上瘾”才是最可怕的,債台高築、債務總額不斷上漲,必然會拉高全社會的利率,企業借貸成本升高、投資相對減少,導緻相關行業疲軟,将會嚴重拖累美國制造業發展。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二是經濟危機。巨大的通脹和股市泡沫,讓美國經濟難以為繼,這樣下去必然會在某個高點爆發出來或崩潰。尤其是美國利用強勢美元霸權,肆無忌憚地超發貨币、無限量化寬松,把自己的通脹危機轉嫁給别國和世界市場,但這也不是萬能的,美國現在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房地産市場都充斥着虛假泡沫,一旦惡化甚至被戳破,美國經濟增長必然遭受資産高泡沫的反噬,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三是戰略危機。美國現在多線出擊,四處拱火澆油,進一步透支了自身國力,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以及外溢所造成的各種危機,讓美國應接不暇,布林肯此前通路中東,就是為了盡量穩住自己在中東的腳跟,而烏克蘭似乎成了美歐援助的“無底洞”,也造成了美國國内沖突分歧的激化,尤其是在此選情激烈時刻。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面對這種情況,今年底無論是共和黨特朗普還是民主黨拜登勝選,明年也就是2025年新一屆政府都會上台,都可能對中國展開猛烈攻擊,中美就将進入新的戰略激化期。特别是新一屆美國政府将會至少執政到2029年,也就是迫近第一個階段結束時間,再加上在經濟總量上中國所給予美國的壓力巨大,美國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總量排名,可能會不擇手段對中國出重拳,中國必須防備可能到來的嚴峻形勢。

中美戰略相持為三個階段,美國内憂外患,2025年或有一場猛攻将至

其實,拜登上台後這幾年,美國政府已經從此前特朗普時期的“非理性反華”,即特朗普團隊的蓬佩奧、博爾頓和班農等極右翼所力主的對華強硬,轉到了“理性打壓”,即布林肯、耶倫、雷蒙多等所倡導的“精确打擊”,更加注重搞對華包圍而力求不“誤傷”其他領域,比如拜登提出的“小院高牆”以及聚焦高科技領域的“脫鈎斷鍊”,是以這也出現了中美戰略激化期和戰略緩沖期的交替。總之,如果拜登赢得連任,隻會繼續現在的政策,可能還要變本加厲,“精确打擊”的力度會更重;若特朗普再次上台,其對華态度可能會更加強硬,對華打壓遏制也會更加猛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