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作者:謀略與兵法

俗話說:“船載萬斤,掌舵一人。”在任何組織中,上司者(尤其是一把手)的作用的至關重要的,他們的抉擇不但直接決定他們個人的命運,還關系到“一船人”的興衰榮辱。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跟着他不會“上錯賊船”呢?筆者研究謀略與兵法多年,總結過曆史上多位謀略家“擇主而事”的經驗,個人認為以下三點,可以作為判斷标準。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一、看其能否駕馭複雜的局面

統禦能力,是上司者最核心的能力。如果具備統禦能力,即便他暫時不在其位,那麼他也會是一個“無冕之王”(比如沛縣時期的劉邦)。如果不具備統禦能力,即便他身處高位,那麼他也隻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比如東漢末年的漢獻帝)。那麼如何看出一個人有沒有統禦能力呢?關鍵就要看他能否駕馭複雜的局面。大部分上司者上位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去接手前任留下的“爛攤子”。如果能夠控制得住局面,他才算“坐穩位子”;如果局面失控,不但他會從高位上跌落,甚至還會身敗名裂。舉兩個大家熟悉的案例,康熙即位之初,就面臨鳌拜及其黨羽的“逼宮”。而他兒子雍正接班後,也同樣遭遇到“八爺黨”的包圍。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那麼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從哪裡來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高人指點。高端的智慧和謀略,從來都是在小圈子中傳播和傳承。比如少年康熙背後有孝莊太後的言傳身教,而孝莊太後的謀略智慧又來源于皇太極和多爾衮。第二,勤奮好學。劉備早年就是到處拜師學藝,才可能在家道中落之後獲得雄才大略。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二、看其能否平衡多方面的利益

作為上司者,是組織的代言人,更是組織内外多方勢力的代表。是以,能否平衡多方面的利益,也是衡量上司者是否高明的重要标準之一。一個組織往往涉及到衆多利益相關者,如股東、員工、客戶、合作夥伴等。高明的上司者能夠在不同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實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上司者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那麼他上司的組織内部就是紛争不斷,内耗加劇。即便他個人能力再強大,也會像一個“救火隊員”一樣到處“滅火”,疲于奔命。一個反面案例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由于滅秦後他采取錯誤的分封政策,不能平衡好各路諸侯的利益,以至于他剛剛“衣錦還鄉”,就不得不前往齊國平叛,這就給其主要對手劉邦留出了“暗度陳倉”的機會。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那麼如何才能平衡好多方利益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一些地方需要注意。第一,抓住關鍵角色。對于組織有重要影響的關鍵角色和實力派人物,一定要格外關照,不能敷衍了事。第二,配置設定利益的規則相對公平和透明,不落人口實。第三,虛名與實惠并用。根據具體對象,投其所好,對症下藥。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三、看其能否處理棘手的問題

一位上司者在面對棘手問題時,所展現出出色的應對能力,也是衡量其水準高低的重要水準。無論是突發的危機事件,還是長期積累的系統難題,高明的上司者都能夠冷靜思考,周密策劃,并迅速采取行動。

同時,高明的上司者還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不會被困難和挫折所打敗,而是能夠在逆境中保持冷靜,堅定信心,帶領團隊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怎樣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謀略家隻看這三點,簡單且直擊要害

例如,在楚漢戰争的僵持階段,漢王劉邦面臨下屬韓信的坐地起價(請求封“假齊王”),沒有氣急敗壞,而是順水推舟式地“弄假成真”。這種靈機應變能力,就是大部分上司者望塵莫及的。

總而言之,判斷一個上司者是否高明,需要從駕馭複雜局面、平衡多方面的利益以及處理棘手問題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這些要點不僅展現了上司者的能力和智慧,也反映了他們的格局和胸懷。隻有具備這些特質的上司者,才能夠帶領團隊在激烈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也才值得更多人追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