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作者:谋略与兵法

俗话说:“船载万斤,掌舵一人。”在任何组织中,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的作用的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抉择不但直接决定他们个人的命运,还关系到“一船人”的兴衰荣辱。那么如何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跟着他不会“上错贼船”呢?笔者研究谋略与兵法多年,总结过历史上多位谋略家“择主而事”的经验,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可以作为判断标准。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一、看其能否驾驭复杂的局面

统御能力,是领导者最核心的能力。如果具备统御能力,即便他暂时不在其位,那么他也会是一个“无冕之王”(比如沛县时期的刘邦)。如果不具备统御能力,即便他身处高位,那么他也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比如东汉末年的汉献帝)。那么如何看出一个人有没有统御能力呢?关键就要看他能否驾驭复杂的局面。大部分领导者上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去接手前任留下的“烂摊子”。如果能够控制得住局面,他才算“坐稳位子”;如果局面失控,不但他会从高位上跌落,甚至还会身败名裂。举两个大家熟悉的案例,康熙即位之初,就面临鳌拜及其党羽的“逼宫”。而他儿子雍正接班后,也同样遭遇到“八爷党”的包围。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那么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高人指点。高端的智慧和谋略,从来都是在小圈子中传播和传承。比如少年康熙背后有孝庄太后的言传身教,而孝庄太后的谋略智慧又来源于皇太极和多尔衮。第二,勤奋好学。刘备早年就是到处拜师学艺,才可能在家道中落之后获得雄才大略。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二、看其能否平衡多方面的利益

作为领导者,是组织的代言人,更是组织内外多方势力的代表。因此,能否平衡多方面的利益,也是衡量领导者是否高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组织往往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高明的领导者能够在不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领导者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那么他领导的组织内部就是纷争不断,内耗加剧。即便他个人能力再强大,也会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到处“灭火”,疲于奔命。一个反面案例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由于灭秦后他采取错误的分封政策,不能平衡好各路诸侯的利益,以至于他刚刚“衣锦还乡”,就不得不前往齐国平叛,这就给其主要对手刘邦留出了“暗度陈仓”的机会。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那么如何才能平衡好多方利益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地方需要注意。第一,抓住关键角色。对于组织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角色和实力派人物,一定要格外关照,不能敷衍了事。第二,分配利益的规则相对公平和透明,不落人口实。第三,虚名与实惠并用。根据具体对象,投其所好,对症下药。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三、看其能否处理棘手的问题

一位领导者在面对棘手问题时,所展现出出色的应对能力,也是衡量其水平高低的重要水平。无论是突发的危机事件,还是长期积累的系统难题,高明的领导者都能够冷静思考,周密策划,并迅速采取行动。

同时,高明的领导者还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打败,而是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坚定信心,带领团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怎样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谋略家只看这三点,简单且直击要害

例如,在楚汉战争的僵持阶段,汉王刘邦面临下属韩信的坐地起价(请求封“假齐王”),没有气急败坏,而是顺水推舟式地“弄假成真”。这种灵机应变能力,就是大部分领导者望尘莫及的。

总而言之,判断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需要从驾驭复杂局面、平衡多方面的利益以及处理棘手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些要点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能力和智慧,也反映了他们的格局和胸怀。只有具备这些特质的领导者,才能够带领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值得更多人追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