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作者:孔甲丙

當年在北韓的志願軍需要面臨無數兇狠詭異的情況,其中有一項便是“詭雷”。

然而,志願軍中有一個名叫姚顯儒的戰士,不僅将排雷這項技能發揮到了極緻,更是将自己的愛好與抗美援朝的偉大事業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極為不平凡的光輝業績。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不平凡的戰士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189師566團中有一個文靜的小戰士,他的名字叫姚顯儒,最初走向戰場時,他身邊的戰友們都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文绉绉的小夥将要成就一番大事業。

姚顯儒出生于甘肅靈台,和很多同時代的同齡人類似,由于家境貧困,他連一天學都沒有上過,稍微長大了點,他就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找到個正式的工作,他就被國民黨拉去當了壯丁,那幾年也沒少遭罪。

好在1949年7月解放軍解放了甯夏,姚顯儒就這麼脫離了國民黨隊伍,在聽了解放軍的綱領後,他決定加入這支光榮的隊伍。

解放軍官兵大多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姚顯儒還在隊伍裡遇到了好幾位老鄉,戰鬥之餘,大家也都在暢想着未來。

剿匪作戰當時是部隊中的頭等大事,戰友很快就對姚顯儒刮目相看。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别看他長得文靜,可一旦打起仗來就像戰神附體,有一次他面對十幾個窮兇極惡的匪徒,直接抽出背後的大刀沖了上去,一連砍倒了好幾個,剩下的土匪吓了一跳,趕忙奪路而逃。

當全國趨近于解放,姚顯儒也想着能早點回家了,如今老百姓終于能過上安穩日子了,他也能回家盡孝。

沒想到,美帝國主義将炮火燃燒到了中國邊境,新生的中國再度面臨威脅,姚顯儒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他決定繼續留在部隊,奔赴北韓保衛家園。

就這樣,在1951年2月,姚顯儒被編入志願軍63軍189師566團3連8班,上級考慮到他過去的那股狠勁,提拔他當了班長。

關于姚顯儒真正的傳奇故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而且,他的出名之處倒不是在戰場上有麼多英勇,而是拆地雷。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戰友們眼中,來到北韓的姚顯儒并不愛與人交流,他每天都在忙乎着研究手上的兵器,想辦法了解這些武器的工作原理。

而那些還不認識他的士兵還以為,穿着軍裝的姚顯儒怎麼都得是個政委級别的人物,要麼就是來做說服的教員。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與聯合國軍都有點筋疲力竭的感覺了,美國這個國家的利益總是得靠“速勝”來攫取,若是戰争拖得太久,國内的反戰情緒就會爆棚。

是以,美國必須得想到一些辦法來快速結束戰鬥,不給志願軍喘息的時間。

志願軍其實也不願意打了,隻要美國人願意乖乖退出北韓,那麼一切還都有的談。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經過這麼久的折騰,美國看清了志願軍的恐怖之處,這批來自中國的士兵竟能在條件如此艱苦的情況下打得士氣高漲,那麼美國再在北韓賴着不走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于是,雙方都有了和談的打算。

中國人願意、美國人願意、北韓人願意,反倒是南邊的北韓人不願意了,他們一開始就差點被北韓推平了,萬一美國人真的撤軍了,那麼自己将會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

就這樣,南韓的特工出馬了,他們必須得搞點什麼動靜出來,讓美國人看到希望。

志願軍當然也沒有閑着,隻要雙方還沒有在談判桌上談攏,那麼一切主動權其實還是在戰場上,由于美國的軍事工業十分強大,志願軍大多也都是在晚上出動,隻要夜色降臨,大家就會出門炸美軍崗樓、逮南韓特工,每天都會有新收獲。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在如此攻勢下,美國大兵害怕得連覺都睡不好,幹脆在營地周圍全部埋上地雷,生怕志願軍潛入自己的基地。

最初,志願軍還不知道這一情況,有幾批趁着夜色突襲美軍營地的偵察班吃了虧向後方報告後,志願軍也無法在美軍陣地來去自如。

雖說有困難,可大方向依舊沒有改變。

有一次,志願軍連長唐滿洋接到任務派出一個班的隊伍去對方陣地“搞動靜”,他把這件事安排給了姚顯儒,并囑咐他多加注意。

由于姚顯儒剛來北韓沒多久,他以前隻是聽說過美軍的地雷威力有多大,自己還沒有見過這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大家夥長什麼樣。

來到美軍陣地附近後,姚顯儒帶着4個戰士摸索着前進,沒想到剛走幾步,腳下面就傳來“咯噔”一聲,像是被什麼挂住了。

他低下頭看了一眼,發現了幾根鋼絲,心裡大概有了答案。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在示意其餘戰士原地待命後,他順着鐵絲将周圍的積雪撥開,看到地面上一個黑乎乎的東西。

根據以往的大概研究,姚顯儒判斷自己還沒有完全踩準地雷,他用牙咬斷了鋼絲後,直接抱出了地雷。

行動過後,姚顯儒帶着這顆地雷傳回了營地,他有了新的目标:研究地雷。

為了不連累戰友,他向上級申請要個懂機械的戰士在後方觀看,其他人都站遠點,這樣即便地雷爆炸了,還有人知道自己研究到哪一步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姚顯儒愣是将地雷拆成了一堆零件,撥弄了幾下後,他笑着說:“也就是這麼回事。”

戰友們聽得雲裡霧裡,他卻帶着幾個戰士又去敵方陣地前抱回了好幾顆地雷,緊接着就給大家講述地雷的工作原理。

有幾個年輕的小戰士一下就學會了,這更是讓姚顯儒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後來的日子,姚顯儒就有點“一發不可收拾”了,隔三差五就帶人跑到美軍那邊偷地雷,這把連長唐滿洋都給吓了一跳;有一次,連長看着那一地都是地雷,趕緊說:“你小子,快放回去,還讓不讓人睡個安穩覺了?”

姚顯儒知道連長這是在擔心地雷會爆炸,于是拍着胸脯保證:“放心,我都研究明白了!”

地雷天才

能有說有笑地把敵人的地雷搬回來已經是新鮮事了,可姚顯儒還做了讓人更加驚訝的事情。

有一次,姚顯儒又趁着夜色跑到美軍陣地溜達,他突然發現美軍竟然把地雷改成了連環雷,隻要有一顆爆炸那麼能牽動十幾顆一起爆炸。

那麼對于姚顯儒來說,隻要發現了一顆,就意味着一下能發現十幾顆,這可比之前省事多了。

還沒到一個小時,姚顯儒他們就順利挖出了50多顆地雷。

可他們人太少了,根本不可能把平均一枚七八斤重的地雷給搬回去,其他戰士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隻見姚顯儒拍了一下腦袋對大家說:“你說,他們能給我們埋地雷,那我們為啥不能給他們埋?”

那夜的月光格外蒼白,月光下的戰士們正忙着埋地雷,他們把所有挖出的地雷都按照姚顯儒的訓示埋在了敵人巡視的路上,然後跑到附近用望遠鏡觀察。

美軍白天的活動向來都是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志願軍已經掌握了地雷技術。

姚顯儒他們舉着望遠鏡等了好幾個鐘頭,終于等到了一隊美軍正高傲地開車行駛着。

突然,一陣黑色煙霧沖向夜空,那些被炸的美軍士兵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留下,姚顯儒笑着數了數:“一共來了12個,隻有1個跑掉了。”

美軍前沿指揮所都不敢相信,為什麼自己的士兵會被自己的地雷炸死。

從此以後,地雷反而成為了美軍的噩夢,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在白天埋下的地雷晚上能跑到哪裡去。

這件事在志願軍内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姚顯儒也因“偷地雷”這項本事成為了全軍聞名的人物,還有其他兄弟部隊找他過來作報告,讓大家都聽聽地雷是怎麼挖的。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姚顯儒不僅多了無數“鐵杆粉絲”,還有了幾個“親傳徒弟”,一場轟轟烈烈的“地雷搬家”運動開始了。

他的愛好徹底被培養了起來,在戰友們眼裡,平時不愛說話的姚顯儒變得特别“好動”,他每天都在期待着夜晚早點降臨,然後帶着人去對面拆地雷,就如同農業專家往返試驗田那般。

不管是壓發的、絆線的還是挂樹上、照明的,隻要是地雷,姚顯儒就能拆。

若是遇到了不同的地雷,姚顯儒一定會帶回去一顆重新給大家講解它的工作原理,旁邊的小戰士趕忙用紙和筆記下詳細内容,然後再把這些新知識傳播開來。

如此一來,各個型号的美軍地雷都沒有再對志願軍構成威脅。

不過,由于距離停戰的時間已經比較接近了,姚顯儒的隊伍還是“偷”出了上千顆地雷,其中有三四百顆被他們用于埋伏美軍。

有趣的是,美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不知道那些地雷是從哪來的,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蘇聯參與了戰争,并且給志願軍提供了殺傷性武器。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1952年8月,志願軍總部授予姚顯儒“二級戰鬥英雄”的稱号,和其他戰鬥英雄相比,姚顯儒絕對算是最特殊的那一位,金日成主席親自将一枚北韓勳章挂在了他的胸前。

因為,他所消滅的敵人,從來都沒有看到過他長什麼樣。

随着姚顯儒的事迹廣泛傳播,人們才發現,他除了聰明之外,同樣有着一股狠勁。

有戰友回憶:“1951年5月中旬,我們對美軍580.7陣地發動了夜襲,後來戰鬥變成了白刃戰,我看到姚顯儒抽出大刀就沖着高大的美國大兵去了,一刀就把人家砍死了。”

而姚顯儒當年砍死的美國大兵,隸屬于美軍遊騎兵,這在美軍序列中屬于步兵精英的存在,後來美國在發動其他戰争時,很多特種部隊隊員都有過在遊騎兵部隊服役的經曆。

可即便是如此精銳的部隊士兵,依舊扛不住老姚的一刀。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可能是由于姚顯儒拆地雷的行為太過出名了,人們總是忘記他還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近戰戰神。

1952年9月30日晚,已經歸國的姚顯儒受到了三位上司的接見,這三位上司分别是: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那年的國慶節,他也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次年,著名作家巴金将對他的采訪整理成《掃雷英雄姚顯儒》,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也讓姚顯儒真正做到了享譽全國。

那時的他回想起過去的種種經曆還顯得太過不可思議:務農、辍學、打工、被馬鴻逵抓壯丁、剿匪、戰鬥英雄、名滿天下。

而這一切,隻用了幾年時間。

随後,姚顯儒還是選擇傳回家鄉,天下已無戰事,光榮的戰士依舊是母親的孩子。

自那之後,他就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了。

近半個世紀後的2000年11月,甘肅日報的記者惠程華走進了姚顯儒老人的家中,老人對過去戰争時期發生的一切依舊記憶猶新。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他一遍遍撫摸着自己獲得的軍功章與榮譽證書,思緒也再度飄回了那段炮火洗禮的歲月,他向記者講述了很多那些年發生的故事,還打開了一本儲存完好的相冊,裡面泛黃的照片更是記錄着這些令人驕傲的歲月。

經過詢問後記者也得知,老人雖然年事已高,可他依舊選擇擔任着縣城聯防隊長的職務,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維護治安。

鄰居們眼見記者來了,也争先恐後地對着話筒表示:“姚老人可好了,他平時特别熱心,無論誰家有困難他都會去幫忙,他還會給困難群衆捐款,這些年都捐了2000多元了。”

當那本象征着光榮歲月的相簿被合上,姚顯儒又語重心長地對年輕的記者說:“我們打過仗,才知道今天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呀!”

參考資料

翻開塵封的曆史 惠程華 甘肅日報

戰場英雄榜 戰士闖進雷區 少男少女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
52年,志願軍戰士姚顯儒偷美軍地雷上瘾,連長急了:快給人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