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對180億美元商品加稅,耶倫呼籲中國理性應對,商務部強硬回應

作者:孫緒聞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前期炒作之後,拜登政府宣布對總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加征新的關稅,以保護美國勞工和企業免受所謂“中國産能過剩”的傷害。據觀察者網援引多家外媒14号釋出的消息,美國宣布對電動車、半導體晶片、醫療産品、锂電池、關鍵礦産、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光伏電池等産品加征關稅。消息一出,美國内部怨聲載道,美國科羅拉多州州長派斯對此表示,這次增稅将打擊每個家庭。美國美國财長耶倫則表示,希望中國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回應。

據悉,這套組合拳将在未來三年内分階段實施,承受關稅壓力最大的莫過于當下風頭正酣的電動車,從之前的25%直接躍升至100,锂電池則是從之前的7.5%上升至25%,光伏電池闆直接飙升至50%,港口起重機從之前的零關稅上升到25%,醫療産品更是從零上升到50%。面對着拜登政府發起新一輪關稅攻勢,大陸迅速做出回應。

美對180億美元商品加稅,耶倫呼籲中國理性應對,商務部強硬回應

商務部發言人在回應美方對華加征301關稅時明确指出,美方出于國内政治考量濫用301關稅,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對此強烈不滿,該決定違背了拜登總統的“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承諾,中方将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對于這樣一個結果,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從微觀上看,中國必須對美國的這一破壞全球貿易規則的行徑予以反擊。因為這不僅是在公然打壓中國的經濟發展,推動“脫鈎斷鍊”,更是美國經濟霸權的直接展現。無論是基于自身利益,還是為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中國都有必要做出強硬反制,否則縱容這種霸權霸淩,就是在變相鼓勵美國極端反華勢力。

但是從宏觀角度上來看,中國在此輪關稅戰中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因為拜登政府此次祭出的加征關稅,完全是出于對選票的考量,這使得新出台的關稅政策漏洞百出。以“新三樣”為例,锂電池此次被加征了25%的關稅,加征的幅度要預期的更低,而且被大陸掌握了核心供給的天然石墨,要到2026年才開始加征。

美對180億美元商品加稅,耶倫呼籲中國理性應對,商務部強硬回應

電動車整車的加征幅度最大,但問題在于美國并不是中國車企的目标市場,事實上2023年大陸電動車對美出口才不過1萬多輛,很難将其視為利空。至于光伏電池更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為目前對美出口的光伏産品大多是來自于東南亞産能。需要指出的是,大國博弈曆來講究“一擊必中”,當拜登政府花費數年時間進行複盤,而且是針對單一國家搞出來的關稅壁壘,呈現出四處漏風的狀态,這既不能實作“重振美國制造業”,也無法遏制中國産業更新,甚至起不到保護國内産業的效果。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拜登有資本去向選民們“邀功”。

話雖如此,中國依然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因為美國兩黨惡鬥而引發政治極化,已經成為當下美國政治生态中最惡劣的一部分。拜登能夠喊出對中國電動車加征100%的關稅,難保身為死對頭的特朗普不會承諾加征200%的關稅,實際上特朗普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美對180億美元商品加稅,耶倫呼籲中國理性應對,商務部強硬回應

他在5月15日就對外宣稱:“拜登政府必須在中國其他車輛上也這樣做,因為‘中國現在正在吃我們的午餐’。他們必須在電動汽車以外的領域做到這一點。”對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過去幾年同美國的直接交手,中國的産業更新即便會面臨重重險阻,隻要中國能夠持之以恒的夯實基礎,着眼于廣大的開發中國家市場,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擁抱世界和競争,沖破霸權圍堵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