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發了十幾個産品對抗OpenAl!但這次壓力是山大了

作者:王煜全

要聞背景簡述

生成式AI領域的競争愈演愈烈。

5月14日,OpenAI剛剛釋出了新模型GPT-4o,谷歌就在第二天,5月15日,召開了2024年度I/O開發者大會,釋出了十餘個生成式AI産品。比如,對智語音視覺互動模型GPT-4o的Project Astra、對标視訊生成模型Sora的Veo,以及新版植入Gemini的搜尋等等。

谷歌Deepmind的CEO Demis Hassabis講解了Project Astra的示範視訊。在視訊中,一位從業人員拿着谷歌pixel手機,打開攝像頭,對準辦公桌、電腦螢幕、黑闆、窗外等各個地方,并且用語言直接和AI互動,讓AI說出看到的場景,解決一些程式化難題。

全球風口

,贊31

OpenAI釋出的GPT-4o具有同樣的功能,但差别在于,OpenAI的技術人員在釋出會上直接做了互動示範,而谷歌隻是展示了示範視訊。

那麼,谷歌是否能夠實作對OpenAI的反擊?他們的未來前景如何呢?

以下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美國西部時間周二的早上10點,也就是OpenAI釋出會第二天的同一個時間,谷歌開了自己的 Google I/O大會,這個是專門針對開發商的年度大會,已經好多年了。

那今年谷歌I/O大會看起來又是全力出擊,不管是從搜尋的改進,大量的照片搜尋都越來越智能,還是自己的大模型,提供越來越多的大模型的可選項,以及他們自己的硬體,都是淋漓盡緻地展示出來了。

其中有一部分是由DeepMind的創始人Demis Hassabis親自講解的,和昨天的OpenAI示範非常像,就是用一個手機攝像頭能夠識别出各種的外部物體,而且能夠通過攝像頭來和人互動,一問它什麼情況,它就來回答你。包括說你問它那是什麼程式,它都能識别出來。

谷歌發了十幾個産品對抗OpenAl!但這次壓力是山大了

但是總的來說,我的感覺是這回确實是谷歌壓力大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和OpenAI可以相匹敵的展示不是實時的,而且是由DeepMind的Hassabis展示出來的視訊。

我們知道,DeepMind的特點就是它相對還是偏學術研究一點。但是我們都知道谷歌以前有個硬傷,就是DeepMind始終沒有能和谷歌自己本身的人工智能團隊整合,更不用說他的其他部門能夠充分整合了。

據說過去有一個傳言,應該是真的,就是谷歌的新上任的CEO曾經想把DeepMind團隊和 Google Brain就是谷歌的另一支人工智能的研發團隊融合起來,因為一個公司沒有必要搞兩個人工智能研發團隊。

但是DeepMind的創始人直接找到了Google的創始人,說你當年收購我的時候答應的條件就是保持獨立,我現在還要獨立,結果“太上皇幹政”,谷歌的創始人站出來說,還是不要合并了。是以我們開個玩笑話講,谷歌的未來真是很堪憂。

第一,表面看人工智能成績不斷,但是真正要整合到自己業務可能尚需時日。包括我們說一些展示隻是視訊示範,不是實時操作,而且沒有能和業務來整合。

第二,就是谷歌現在收入最大的業務仍然是搜尋。這個搜尋表面看也有了很多的改進,但是問題來了,它是左右手互搏的,也就是說它的人工智能搜尋肯定會損害傳統搜尋的利益。

第三,就是谷歌需要像微軟一樣徹底地完成一次革命,使得人工智能的先進産品植入到自己的全産品系列當中去。

谷歌發了十幾個産品對抗OpenAl!但這次壓力是山大了

想想看,雖然是體外的産品、體外的公司,但是微軟是多麼堅決地把OpenAI的産品植入到自己的體系裡去,處處都能夠展現人工智能的力量,這個非常重要。

那我們說為什麼谷歌做不到呢?原因就是剛才講的“太上皇幹政”,雖然讓CEO去all in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各部門不能打通,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是以表面看谷歌一片繁榮,似乎還在上司人工智能的進展,尤其是連催生人工智能最大進展的Transformer都是來自谷歌的研究室,但是這恰恰是谷歌的問題。

因為OpenAI現在更多是集中在功能的優化、性能的調優上了,已經不是基本原理的突破了。但是谷歌其實擅長基本原理突破,真到性能調優和使用者體驗改善上,恰恰不是谷歌的優勢。

如果整個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到性能調優階段,谷歌有可能變成“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慢慢被其他競争對手甩下。

是以看起來好像是OpenAI開了一個釋出會,谷歌也做出了類似産品,OpenAI應該緊張,但我們認為恰恰相反,OpenAI又領了先了,因為它在性能調優和使用者體驗上又先走了一步,而谷歌恰恰不擅長。

再加上曾經是自己巨大收入利潤來源的搜尋成了自己的沉重的負擔,到底要不要壯士斷腕,這件事還非常難決策,尤其是CEO沒有這麼大的決策能力,太上皇老在那盯着,天天盯着收入、利潤、業績,你要讓他真正壯士斷腕也不太可能。

是以我們說表面看一片繁榮,但谷歌的業績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年裡往下走。

谷歌發了十幾個産品對抗OpenAl!但這次壓力是山大了

當然這對人工智能産業,或者說對我們人工智能使用者來說,這是個福音。因為從OpenAI和谷歌的釋出會都能看出來,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會進入到叫終端智能的時代,也就是說不管是PC終端還是手機終端,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使用人工智能了。

如果看看網際網路和無線網際網路的資料量對比,就能看出來,一旦進入到手機終端智能的時代,使用者量就會暴增。

我今天也在不斷地試用OpenAI新的GPT-4o,就發現尤其在中午的時候,想連都連不上,GPT直接告訴你連接配接中斷。因為使用者太多,造成伺服器太緊張了。

可見未來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裡會出現一個現象,就是通過手機終端通路GPT的通路數量會暴漲,連着帶動手機上使用的人工智能的數量都會暴漲。

當然我們就認為,在未來兩年有很大的機率會催生一大批基于手機的人工智能APP。我相信其中很多的人工智能原生APP是從中國誕生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中國恰恰擅長于開發移動APP,非常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會改變整個産業的格局、産業的版圖,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新機會,而對使用者來講就會帶來大量的新的使用體驗,這真的是值得期待的時代。

關于OpenAI和谷歌釋出會,關于AI的技術和産業趨勢,我會在今晚的科技特訓營課程中做更多分析和講解,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報名加入。

另外,今年是科技特訓營8周年,創新地圖的小夥伴們為大家準備了8周年福利,5月1号到5月31号,也就是這個月購買科技特訓營會員,就可以獲贈兩個月學時。

心動不如行動,感興趣的朋友抓緊時間掃描下方活動海報中的二維碼,報名加入,讓我們在科技特訓營裡一起看懂未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詳細的産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信号,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