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作者:直新聞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今天(5月15日),李顯龍将在正式卸下新加坡總理職務,将權力移交給黃循财。

說起李顯龍,中國人不可不謂熟知。他率領執政團隊在經過近20年穩定的經濟增長,讓新加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亞洲金融中心之一。

近些年裡,新加坡秉承大國平衡外交政策,不到600萬人口的“彈丸小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海峽兩岸上司人曆史性會面、2018年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曆史性握手以及一年一度的“香格裡拉對話會”,都讓新加坡站在聚光燈之下。

新加坡的“小”與新加坡的“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宛如巨浪中的扁舟,舵手便是極具個人魅力的李顯龍。

被演講耽誤的“華語歌手”

2021年,李顯龍在國慶群衆大會上發表華語演講時,為了鼓勵新加坡群眾走出疫情,唱了兩句華語歌曲《春天裡》。“‘春天裡來百花香,朗裡格朗裡格朗裡格朗’朗朗上口,廣為人知,但最有意思的是最後幾句歌詞,‘不用悲、不用傷,前途自有風和浪……向前進,莫彷徨,黑暗盡處有曙光’。”

視訊加載中...

李顯龍歌唱功底未必有多專業,但是他聲情并茂地用這首源自于1937年中國悲喜劇《十字街頭》的插曲,道出了在苦難的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面對磨難的不屈不撓,台下的觀衆不由動容。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這并不是李顯龍首次“獻藝”。在2013年國慶群衆大會上,李顯龍一連用了六首歌來巧妙地表達他作為政府上司人以及行政團隊的苦衷,這六首歌分别是《往事隻能回味》《我是一隻小小鳥》《月亮惹的禍》《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我在你左右》和《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這種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不僅化解了大會上嚴肅的氛圍,還道出了政府的難處。

在2014年國慶群衆大會上,李顯龍也清唱了一段新加坡本土音樂才子梁文福創作的新謠《細水長流》。借用歌詞“年少時候、誰沒有夢”,來鼓勵國人無論老少都可以做夢,并努力實作夢想。

被工作“耽誤”的演說家

作為政治家,李顯龍另一項為人所稱道的技能是他的演講功力,可謂繪聲繪色、極富感染力。

2024年5月1日,李顯龍發表他總理任内的最後一個重要演講,娓娓道來從政40年、治國20年的辛酸史,哽咽地向觀衆三鞠躬,全場四度歡呼鼓掌緻敬,場面動人。

20年前在總理就職演說上,李顯龍用英語、華語和馬來語發表就職演說,呼籲全體人民與他一起努力,譜寫新加坡故事的新篇章,把新加坡建設成一個人人熱愛、人人有歸屬感,以及人人引以為榮的國家。當時,基層政務人員和普通群眾被李顯龍的雄心壯志感染,為他舉辦慶祝會,一直到午夜。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從2004年的上任伊始到2024年的卸任,李顯龍主政新加坡長達20年。 圖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在離任前夕,李顯龍在接受新加坡中英文媒體采訪時,提到多年的政壇生涯有是否留有遺憾,李顯龍很坦然地說,自己沒有什麼遺憾,應該做的,我們已經做了,成績讓人家去評估,不是我的責任。

被工作“耽誤”的“網紅”

李顯龍的個人魅力同樣在網絡上彰顯。2012年4月20日,李顯龍在個人社交媒體臉書上發出了第一帖,12年以來,被譽為“新加坡第一網紅”的他擁有粉絲170萬人。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圖源:星洲網 圖源:星洲網

在進駐臉書的第二年,李顯龍邀請了15位臉書和推特粉絲與自己共進下午茶,當時他們讨論了很多話題,包包覆房、擁車、科技以及社交媒體等。為了與群眾更好地交流和互動,李顯龍還開通了Ins賬号。

除了與國家和政策有關的資訊,李顯龍最受網民歡迎的,就是他在社媒分享的生活點滴,尤其是他到處走馬看花、标上“#jalanjalan”的文章和照片。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李顯龍臉書看似不經意拍出來的照片,其實構圖很好、很耐看,有時還提供了與衆不同的視角。對此,李顯龍表示對攝影很感興趣,還說自己閑暇時喜歡浏覽攝影網站,學習拍攝有意境的照片。

對于網紅的稱謂,李顯龍說:“自己隻是一個“小紅人”,跟網紅相比,我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李顯龍表示,卸任之後會繼續保留社媒賬戶,也會繼續上文章。

視訊加載中...

除了愛拍照,李顯龍對于自己走紅網絡可謂“花了心思”,團隊為他制作的WhatsApp和Telegram表情包貼紙,包括雙手比愛心、揮手、豎起大拇指,揮動國旗等,供網民下載下傳使用。

被政治“耽誤”的學習天才

新加坡的發展奇迹不隻是靠政策和時機,人文因素也是重要的推動力,語言則是最好的載體。建國之初,李光耀決定用馬來語作為新加坡的國語,後來發現在工作場所,大家用英語溝通更為便利,而新加坡大部分人口都是華人。為了發揮新加坡國際貿易的地位,同時也為了讓各個民族在語言上更平等,李光耀在1980年代實施教材改革,規定中國小課本以英文教學為主,中文作為第二語言。這一切都圍繞着李光耀提出的新加坡建國“兩大支柱”展開,開放的社會和與國際接軌的統一語言。

在家中,李光耀非常重視孩子們多語言教育。在李顯龍很小的時候,李光耀就把李顯龍送到漢語教育的幼稚園,還在課外學習馬來語言。在家的時候,母親柯玉芝和小李顯龍說英文,父親李光耀和他說中文。另外,李顯龍為了學馬來文,閱讀《馬來前鋒報》,這份報紙主要以政論内容見長,這讓李顯龍在很早的時候就注意起時政變化,這為日後李顯龍掌握三門語言行走政壇打下了基礎。

李顯龍近日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在家用華語跟孫輩交流,但是自己的夫人跟他們交流就用英語,希望孩子們長大後可以掌握雙語。從執政者到普通群眾,新加坡的語言優勢不僅讓這座城市國家成為華人聯通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與父母一樣,李顯龍也是一名妥妥的學霸。1971 年,19 歲的李顯龍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服役,并在軍中表現傑出,獲國家獎學金的幫助,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數學專業。三一學院是劍橋最知名的學院,這裡曾經培養出三十幾名諾貝爾得主,包括牛頓、培根、拜倫、羅素等人也是這所名校的畢業生,六位英國首相也曾畢業于三一學院,另外許多英國王室成員比如喬治六世、查爾斯三世也是李顯龍的校友。

李顯龍在數學上的天分讓人驚豔,1973年,他榮獲資深蘭格勒頭銜(Senior Wrangler,指劍橋大學數學系尖子中第一名),1974年又榮獲數學一等榮譽及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文憑(優異)。在劍橋數學榮譽學位考試上,李顯龍破解了31道數學題,比第二名整整多了12題。

如果李顯龍選擇數學作為終身志業方向,那麼世界上可能多了一位傑出的數學家,卻少了一位出色的政治人物。面對導師的挽留,李顯龍寫信說自己一定要回新加坡,因為“留在新加坡是絕對必要的,這不單是我的特殊身份,如果人才外流,将嚴重打擊新加坡的士氣。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屬于新加坡,而且對于世界變成什麼樣或者而國家往什麼方向發展,數學家能做的實在有限。”

李顯龍雖然沒有成為數學家,但是他在數學上的天賦,幫助他日後帶領政府團隊克服了數個經濟危機。1985年,新加坡正值經濟衰退,李顯龍咨詢了近千位各行業專家和學者,為當時的國家經濟委員會起草了一份如何面對經濟大蕭條的報告。在政府采納了委員會提出的系列下重藥的拯救經濟措施後,新加坡經濟在1986年第三季度開始出現起色,然後在1987年強力反彈,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1988年國慶群衆大會上贊揚經貿團隊幫助新加坡走出經濟衰退。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至今日仍然讓人心有餘悸。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産、美國國際集團陷入财務危機,爆發了全球金融海嘯。身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的李顯龍當機立斷,請準使用1500億(加币)的國家儲備為新加坡銀行體系的存款提供擔保。從此以後,投資者對新加坡信心倍增,這有助于新加坡日後成為重要的金融中心。

現任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對李顯龍在工作上的魄力記憶深刻,王瑞傑曾經這樣評價李顯龍:“有他這樣一位智力高、十分敏銳的總理,是新加坡的一大優勢,特别是在那種危機的時刻。”

喪妻又患癌 人生多磨難

李顯龍一生中共經曆兩次婚姻。1978年,學成歸來的李顯龍與馬來西亞籍華人女子黃名揚結婚,他們的故事與父輩也有相似之處。李顯龍的父母曾經在劍橋大學私定終身,若幹年後,李顯龍與黃名揚在劍橋大學相遇,三一學院的數學天才與格頓學院的醫科女學生一見鐘情。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李顯龍與第一任妻子黃名揚 李顯龍與第一任妻子黃名揚

生活并未如計劃那樣順遂。4年以後,黃名揚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因突發心髒病去世,留給李顯龍的是隻有19個月大的大女兒和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小兒子。

30歲之前順風順水的李顯龍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天人永隔的悲恸,他為愛妻的突然離去感到不舍,曾在接受《星期日海峽時報》專訪時形容,痛失妻子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至今,他辦公室的書桌上仍放着黃名揚的照片。

1984年,李顯龍在新加坡大選中以高票當選國會議員,進入新加坡政壇。李顯龍一開始也猶豫過,因為他擔心從政将占用大量業餘時間,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在與父母親商量後,李顯龍放下了擔憂,離開軍隊投身政治。

李顯龍從政的第二年,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任妻子——何晶,二人婚姻美滿,婚後生下兩個兒子,何晶還将李顯龍的另外兩個孩子視若己出。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李顯龍與第二任妻子何晶

但是李顯龍的人生苦難并沒有結束。1992年,李顯龍被診斷患上了淋巴癌,經過3個月的密集化療,李顯龍的癌細胞被完全清除。2015年1月,李顯龍患上前列腺癌,幸好經過手術切除後,他順利康複。兩次患癌的經曆讓李顯龍成為新加坡家喻戶曉的抗癌鬥士,對于與病魔抗争的體會,李顯龍這樣說:“你必須接受一些事情的發生是無法預知或者控制的,接受了以後,繼續過日子。”

在李顯龍二次患癌的同年3月,父親李光耀過世。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剛剛在大病初愈的李顯龍在父親李光耀的國葬儀式上。圖源:《海峽時報》

接班父親 光有政績還不夠

雖然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長子,且多年來在軍政經貿領域都有曆練,但是李顯龍成為總理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1990年11月,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卸任,吳作棟繼任,李顯龍被委任為副總理。這個時候,新加坡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批評李光耀任人唯親的聲音,說李顯龍因為是總理的兒子才被過于器重。

實際上在此之前的一年,李光耀就曾經在人民行動黨的大會上說過,要是讓李顯龍接替自己,對于新加坡或者對于他本人來說都不是好事。李光耀不想讓長子看作是接班人,如果将來有一天李顯龍真的當上了總理,那長子憑借的是自己的實力。

随着1997年吳作棟赢得大選連任總理,李光耀替李顯龍鋪路的說法漸漸平息。擔任副總理的幾年以來,李顯龍獲得了豐富的國家治理經驗,漸漸奠定了政治領袖地位,他在處理國家面臨的諸多棘手問題時顯示出的能力,獲得了國内各部門負責人和國會議員的認可。

李光耀曾經這樣這樣評價長子:“如果我沒當上總理,他(李顯龍)可能早幾年就坐上了那個位置。我不會讓不夠格的家庭成員擔任要職,因為這對新加坡或我本人的曆史功過來說,都是災難。”

2004年8月,在李顯龍從政20年之際,他成為新加坡獨立後的第3任總理,這一年,李顯龍52歲。

“海外華人第一家庭”的沖突公開化

誰是“海外華人第一家庭”,論影響力,新加坡的李氏家族首屈一指。為什麼這麼說?淡馬錫控股名義上隸屬于新加坡政府财政部,但是擔任淡馬錫掌門人長達19年之久的是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在何晶的帶領下,淡馬錫步入黃金時代,掌控着新加坡電信、航空、銀行、地鐵、電力、酒店等一系列的經濟命脈,甚至持有的股票市價占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7%。淡馬錫還涉足對中國的投資,持有國有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股份。

這是經濟上的影響力,在政治上,得益于李家兩代掌門人的智慧,新加坡成功地成為能夠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說得上話”的斡旋力量,前面提及的一年一度“香會”,就成為了中美以及各國對話交流的重要平台。

“海外華人第一家庭”進入到李顯龍這一代,特别是父親李光耀離世後,沖突逐漸公開化。李光耀創立的“人民行動黨”是新加坡第一大黨,這一點沒錯,但是李光耀的最小的兒子——李顯揚卻在他去世以後加入了反對黨“前進黨”,當時正值2020年新加坡大選年。

在哈佛大學經濟學任職的李顯揚長子李繩武,對大伯李顯龍也是頗有微詞,批評新加坡的法律存在不少問題。2017年,李繩武在臉書上轉發了一條《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并附言道“當然,要牢記,新加坡政府有一個聽話的法院體系”。2020年7月29日,新加坡法庭判決李繩武藐視法庭,罰款15000新加坡元或入獄監禁一周,另需要支付16570新加坡元法庭訴訟相關費用。李繩武的态度則是支付罰款,但不認罪。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左一李顯揚,左三李玮玲,右一李顯龍。圖源:《信報》

兩兄弟“互相傷害”就算了,還拉着二姐加入混戰。2017年6月開始,李顯揚和二姐李玮玲透過一系列臉書貼文指責他處理李光耀故居問題上有私心,為賺取政治資本濫用總理權力,“控訴書”長達6頁。

同年7月,李顯龍透過國會發表部長聲明和向群眾公開道歉:“作為你們的總理,我對發生這樣的事情感到十分遺憾,也對此向新加坡人道歉。作為人子,我為這場沖突可能給我的父母帶來的痛苦感到痛心。”

兩次患癌,李顯龍尚能一一勇敢面對,但是面對親人離世和血濃于水的妹妹和弟弟離心,李顯龍那句“會繼續盡我全力無愧于父母,與此同時,也會繼續竭盡所能忠誠地為新加坡服務”讓外界不禁感慨“新加坡第一家庭”也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煩惱。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左起:李顯龍、李玮玲和李顯揚

“小紅點”與大戰略

2015年,新加坡慶祝50周年國慶,活動标志是一個寫有“SG50”字樣的紅色圓圈。起初,其他國家使用“小紅點”這一說法來貶損新加坡,不過很快這個詞被新加坡的政治家和國民化用,以表達雖然國土面積有限,但國民對于新加坡取得的繁榮感到自豪和驕傲。

新加坡的幾代上司人也通過身體力行将國土面積有限的“小紅點”國際影響力發揮出來。如果說李光耀帶領新加坡獨立建國,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把新加坡帶向世界,李顯龍總理則是率領新加坡發揮了全球影響力。

在中美兩個大國關系出現波折之際,李顯龍的觀點可謂相當務實:“目前的世界、目前這個時代,國與國之間最缺乏的是互信。美國跟中國之間,或者甚至說區域裡發生摩擦的時候,經常都是因為國家之間互相猜疑,互相不信任。在這樣的環境裡,新加坡如果是一個可信任的合作夥伴,那我們就能夠脫穎而出。”

視訊加載中...

從意氣風發到白發蒼蒼,32歲從政72歲“交棒”,李顯龍為新加坡社會的發展奉獻了一生,在新加坡總理這個崗位上任職20年。新加坡如今經濟蓬勃發展,競争力顯著提升,并挺過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等重大考驗。李顯龍完善政治制度,推動社會朝更開放、包容和公平的方向前進,以“良善政治”為理念,奠定國家持續成功的基石。今天,新加坡各種名額都名列前茅,這是李顯龍主政20年最好的注解。

正如李顯龍去年11月在人民行動黨大會飽含熱淚說的那樣:“整個成年歲月能為國家服務,是自己莫大的福氣和榮幸。”面對台下經久不息的鼓掌聲和歡呼聲,李顯龍的主政20年,也是新加坡走向世界的20年。

李顯龍說過,拿得起放得下,執政20年,在很多人看來,他也做到了“拿得住”。李顯龍說,卸任後自己可能會參加攝影教育訓練,期待他在社交媒體上會有更多的精彩照片呈現。愛唱華語歌的李顯龍“交棒”愛彈吉他的黃循财,新加坡下一個20年,同樣值得世界關注。

李顯龍:拿得住,放得下丨人物

作者丨楊穎,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