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庚欣:5·20臨近,美國再次掏出了“台灣牌”

作者:直新聞
庚欣:5·20臨近,美國再次掏出了“台灣牌”

直新聞:最近美台透露出曾在四月舉行海上軍演,但又稱是“不期而遇”,您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庚欣:美台之間這種所謂“機遇操演”,是雙方軍事互動的方式之一,其他還包括比如台灣少量軍人到美國去受訓,以及美國軍人到台灣做軍訓指導或協助采購的軍事裝備使用教育訓練等等。這次的所謂“海上不預期相遇行動”,本來是指雙方艦艇不預期相遇時,為了緩和海上的軍事緊張局勢,提供安全的速度和距離、通用通訊語言等應采取的行動等。但美台這次的行動明顯是早有預謀,并不是簡單的“不期而遇”。隻是台方相對比較積極回應,因為他覺得這對于“520就任”等,比較有利。而美方很明顯并不希望過度炒作這樣的行動,但美方也希望讓大家知道一星半點。是以通過媒體透露消息的方式,在事隔一段時間後透露出來,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其實美國在臨近台灣“5·20”節點之際,有一系列的組合動作,日前,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公開炒作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哈爾西号”于5月8日例行性通過台灣海峽,航經依據國際法享有公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水域;該艦通過的台海水道“不屬于任何沿岸國家的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随即指責美國“公開炒作”。并在聲明中稱,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依法依規處置”。

進而,5月10日晚,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舉行吹風會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蓄意歪曲挑戰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于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驅逐蔣介石集團的第2758号決議,炒作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鼓吹支援台灣參加聯合國會議和活動。美國還稱,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不同。這是企圖将美國虛假叙事體系化、系統化,誤導國際輿論,挑戰國際社會一個中國共識。中方明确提醒美方,開曆史倒車必然翻車,打“台灣牌”必然引火燒身,搞“以台制華”必然以失敗告終。

兩個回合之後,今天又有了美國并不“高調公開”地透露美台演習的消息,這本身就反映了美方進退兩難的沖突困境。美台這次在西太平洋所謂的“不期而遇”,聯合操演了一些項目,但是又不願意公開聲張。在時隔一個月之後,才由媒體透露出消息,這個過程和細節告訴了我們很多的信号,值得玩味。

首先,美台之間一直就有軍事往來,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本來按照中美“817公報”所規定:美國應逐漸減少對台灣武器的出售,并經過一段時間直至最後的解決。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本應完全停止向台出售武器,由于考慮到這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中國政府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同意分步驟予以解決。

隻有徹底解決美國售台武器問題,才能排除發展兩國關系中的障礙。美國承諾經過一段時間最後解決這一問題,其含義是指美售台武器經過一段時間就必須完全停止。當然,美國對台灣的關注并不僅僅是幾件武器。他關注的是台灣對于美國對華戰略中的重要存在。但是問題就在于,如果美國這樣的違規軍事行動過度操作了,“台獨”分子又借美國的羽翼而不斷生長的時候,就必然會形成在台海關系上的對立性博弈。這時,美國政府的态度一直就是兩個字:“模糊”。

即使拜登連續所謂“口誤”說出要“協防台灣”,但随之就被美國政府修改過來說美國政府的政策不變,而來勢洶洶的特朗普則明确表示,他不會在“協防台灣”的問題上明确表态,因為那樣,他将在和中國進行談判時處于不利的地位。當然,美國的這些做法,更多還是從自己的實力以及中美關系的實際狀況出發的。現在,我們要區分,第一,美台這樣接觸的主導方是美國,台方再積極也是被動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美國主導”就證明了這個動作表面看起來并不大,但确實是美國對于現在兩岸關系,特别是目前兩岸軍事實力對比等方面的一個綜合評估。

第二,這也表明了美國在“520”之前希望做一點小動作,傳遞一點兒略顯強硬的信号,盡管這些動作力度都不算很大,但是它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一下美國的基本态度,這是我們要把握的重點。

是以,說到底還是中美關系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中美的“第一粒紐扣”要扣好的問題,就是我們中美“到底是敵人還是朋友”,這一條解決好了,其實,台海問題一直也不是一個非要造成中美沖突的問題,更何況美國現在臨近大選,也不希望過度刺激大陸方面,也不願意過度刺激到自己内部的民意情緒,因為在美國,現在一個中東,一個俄烏,已經弄得人仰馬翻,雞飛狗跳。

如果再炒作出一個“台灣有事”,這對于美國的大選也好,美國國内的政情都會有很大的刺激。不是“火上澆油”也是“雪上加霜”,是以他們實際上雖然做了,但也知道這件事情做得“名不正言不順”,是以也不願意公開,同時在力量上美國也已經不是當年頤指氣使的美國了。所有這些細節都在處處向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課題,就是我們面對着這樣的外來勢力和“台獨”勢力互相勾連,但是又色厲内荏、外強中幹的挑釁時,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應對?

無論是台海還是南海,現在我們遇到的情況都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并不是像北韓戰争時期,我們無法選擇、隻能走上戰場的那樣一種情況,而這時就更加考驗我們的智慧、能力和我們綜合的影響力。如果美方以為用這樣的小動作就能改變台海兩岸共屬一個中國,台海兩岸一家,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方向,那美國也太天真了,美國想幹擾這個程序,他隻會适得其反。

庚欣:5·20臨近,美國再次掏出了“台灣牌”

直新聞:普京來訪,您對中俄關系有何觀感?

特約評論員 庚欣:中俄兩國,作為最大的鄰國和全面的戰略協作夥伴,同為世界的主要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都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把中俄雙邊關系置于本國外交優先方向。

在近代史程序中,中國的革命是從俄國“十月革命”開始的。經曆了漫長、錯綜複雜的偉大曆程。今天,中俄兩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但是,中俄都遵循獨立自主原則,建構自己的國家發展模式,走自己的道路,同時雙方又以非常成熟的方式,互相了解、互相借鑒、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在最近這些年的“百年布局”中,更加展現出中俄關系在政治上曆經磨砺的成熟感,正在進入曆史發展的高水準,成為大國關系的典範。

中俄關系發展有着清晰的曆史邏輯和強大的内生動力。特别是近年來,“元首交往”發揮着重要的戰略引領作用。中俄兩國建立了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合作機制,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了重要體制機制保障。這些年來,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保持密切工作聯系,在雙邊和國際場合先後會晤40餘次,為兩國關系和各領域合作謀劃藍圖,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及時溝通對表,為雙邊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牢牢定向把舵。

在“百年變局”的背景下,中俄兩國的政治互信不斷鞏固,打造了大國關系新範式。中俄雙方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堅定支援彼此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援彼此發展振興。兩國關系在發展中愈加成熟、堅韌,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樹立起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國關系典範。

近年來,中俄雙方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新格局。在雙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401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6.3%,中國連續14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兩國雙向投資規模持續增長,能源、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大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地方合作方興未艾,為兩國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雙方各自發展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俄雙方在國際舞台上密切協作,履行大國責任擔當。中俄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國際多邊機制内密切溝通和協作,共同緻力于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積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建構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俄關系已經走過75年風風雨雨。撫今追昔,我們深深感受到,今天的中俄關系來之不易,中俄友誼曆久彌新,必須倍加珍惜。正像習近平主席所說,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俄關系之是以能夠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關鍵在于我們找到了國與國的正确相處之道。

今天,普京總統将通路中國,将進一步推動中俄兩國友好關系更上一層樓。祝願普京總統的通路圓滿成功!

作者丨庚欣,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繼續閱讀